2016年10月26日,新浪微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年度盛会“微博影响力峰会”。在教育专场散会后的晚宴上,新浪微博教育组负责人佟振和考虫教学教研副总裁尹延坐到一起,聊了起来。
“考虫做得很不错,微博全站#四六级#相关的标签有10亿的总阅读量,我们以后可以更深入的合作。”
“好啊,我们好像也有几个亿的阅读量。”尹延掏出手机,点开标签#考虫四六级系统班#,上面的数字定格在4.3亿。
在没有任何官方推广,也没有渠道投放的背景下,这个才创建一年的话题阅读量可以用非常惊人来形容了,佟振反复确认了好几次,说了一句,“那你们确实做的非常好。”
但佟振所不知道的是,2017年,考虫四六级系统班已经售出25万人次,考研系统班10万人次,成为大学生群体里异常火爆的现象级产品,每到开学季,全国2600多所大学的校园快递点里常常堆满明黄色的考虫“炸药包”(多知网注:考虫赠送的教材资料),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微博中搜索“考虫”,可以得到一千万条以上原创的内容结果,知乎、贴吧、百度知道更是海量一片倒的好评。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成长的互联网教育新兴品牌,在教培行业里却以极其低调的方式存在——没什么人了解,更没有多少人谈论。
在百度新闻中以“考虫”作为标题进行搜索,居然没有任何结果。考虫高级技术总监袁哲挖一名百度资深工程师,当时聊的很好,结果他回去一搜,给袁哲发来微信消息,“一条新闻都没有,你们不会是骗子吧?”
不仅“外行人”不了解,很多教育圈的竞品公司也看不懂考虫,王伟在加入考虫负责VIP事业部之前,曾经在一家老牌考研培训机构任职九年。这家公司多次开会讨论考虫的产品和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得出的结论都只能是“他们的销售数据应该是假的”。
考虫甚至连融资这种大事,都很难在互联网上搜到只言片语。2016年底,考虫完成经纬创投领投、北极光跟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一年时间过去了,除了在内部会上有所提及,外界鲜有人知晓。只有招聘网站上的归类,考虫被悄悄列入了“B轮”。
“在规模达到足够安全之前,我希望越少人注意到我们越好。”考虫的创始人兼CEO李好宇说。
考虫的产品形态简而言之就是纯在线的超级大班课。以四六级为例,班型甚至高达万人。如果竞品达到与之相当的规模,可以有非常好的毛利,但如果低于它一半甚至更多,面临的就是长期亏损。所以对于考虫,规模是已构建出的壁垒。也只有规模,才能给李好宇足够的安全感。
2015年8月27日,考虫第一期系统班上线,199元的四级课程一个半小时内抢掉2000份,这是当时教育行业里为数不多需要“抢”的课程产品。随后很快出现了二三十家模式、设计甚至连文案都几乎完全一样的竞品,半年之后,活下来的只有网易旗下有道精品课和新东方在线的酷学,其他基本都已经关闭或转型。
2017年,是考虫创办的第二个年头。这一年,考虫营收超过1亿元,主产品付费学员超过40万人次,市场占有率超过第二名、第三名之和,这样的规模让李好宇觉得刚刚“初步安全”。真正给他信心的是几个远高于业内的的数据:注册用户转化到购买系统班的比例高达40%;100多次课程的系统班平均到课率超过40%,前十次课总到课率接近90%;营销费用占比不到5%,几乎全部依赖口碑传播……
“用户真正喜欢我们的产品,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个事情就成了。”
……
以上文字节选自《培训行业这一年2017》。这是在线教育品牌考虫的第一次深度报道。创办仅一年多,考虫年营收已经超过了1亿元。在飞速奔跑的过程中,考虫验证了互联网模式下超级大班的打法,并且不断反复迭代,推出新品。这其中,考虫都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探索,创始人李好宇手中的“王牌”又是什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018年1月8日《培训行业这一年 2017》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