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敏
“有家长给孩子报名了我这儿的STEAM课程,孩子已经来上课三四周了,家长还会问我,到底什么是STEAM教育。”杨思告诉多知网。
在山西太原,杨思开办了一个创客空间,同时还为公立校提供STEAM课程。杨思发现,对于STEAM教育理解知之甚少的家长并非个例,而做STEAM课程进校的过程中,她也意识到,即使是在太原这样的省会城市,推动学校开设STEAM课程绝非轻而易举。
2015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战略提出,这让创客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推动了STEAM教育的发展。2017国务院颁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事实上,不仅于此,近几年,鼓励发展STEAM教育的政策频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STEAM教育的重要性,这从吸引资本大量入场、一时间风头无两的少儿编程教育赛道的迅猛发展中便可见一斑。
那么,少儿编程教育如火如荼之际,校内STEAM教育又在经历怎样的发展?
师资、课程、设备……每一个都可能成为难题
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STEAM教育被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分支内容。
现如今,公立校开展STEAM教育,形式主要是将STEAM教育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融合,或者作为校本课程(社团课程或选修课程)。
目前,大多数学校开设STEAM教育相关课程还是处于资源匮乏的阶段。
首先,缺乏优质师资。很多学校从事STEAM教育的老师,往往没有接受过STEAM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对于STEAM课程活动的设计能力较弱。很多老师最初是由于个人爱好,一边自学,一边教学生。
2011年11月,西湖边望湖楼上,包括浙江温州中学谢作如老师、常州的管雪沨老师以及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聚在一起,促膝长谈。当时,中国的STEAM教育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这批老师便是国内公立校最早探索STEAM教育的一批老师。
这次聚会之前大家都只是在网上针对STEAM教学有过简单的交流,因此都十分珍惜这次的线下交流。他们最初开始探索STEAM教育,就是出于爱好,也正是这份爱好支持他们一路走到今天。但是,在公立校拥有这份爱好又有条件坚持下来的老师并不是多数。
其次,公立校发展STEAM教育往往缺乏成体系的课程、教材和资源。STEAM教育的课程开发具备一定的门槛,很多学校的老师并不具备独自完成课程体系开发的能力。
杨思向学校输出STEAM教育课程,就是因为很多学校没有人研究开发STEAM教育的课程。杨思所在机构开发课程时,会借鉴利用网上公开的课程和资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组建的“吴俊杰和他的朋友们”课程团队在网上公开发布的开源课程——《创客教育普惠课程》,她为此还会专门到北京景山学校向吴俊杰老师请教。
在杨思心里,像吴老师这样愿意将自己的课程开发成果免费分享出来的老师十分值得敬佩,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课程开发的精力和能力。这样免费的分享,也是在推动STEAM教育的发展。
吴俊杰老师如今在北京景山学校负责六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在课上,吴俊杰会让学生用计算器去生成五线谱一样的线条图片,生成的图片按照学生认为的美和不美分别保存,让人工智能程序去发现看能否找到相应的规律。
吴俊杰老师还会专门去听美术老师的课,和美术老师展开联合教学。他的信息技术课程,早已打破了学科的限制,开始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在景山学校计算机教室后面的柜子里,放着五十多个开源硬件,作教具备用。学校里的创客空间每天都开放,有兴趣的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动手实践。信息技术课堂、创客空间,都成为了吴老师实践STEAM教育的场所。
杨思做STEAM课程进校,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广STEAM教育,学校只需要支付材料成本费、教师课时费,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但在进校时依然不容易得到学校的认可。
此外,STEAM教育还需要一定的器材、设备作为载体,配备合适的器材,这也成为了一些学校的难题。
比如乐高是STEAM教育的一个比较好的呈现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乐高机器人的价格很难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资金是学校发展STEAM教育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事实上,STEAM教学的器材和工具,价格也在降低。以开源硬件为例,据管雪沨老师介绍,很多学校使用的开源硬件,已经从最开始使用国外厂商的Arduino到开始使用国内的掌控板,价格也从399元左右降至99元左右。而开源硬件价格的降低,也是STEAM教育能够走向普及的重要条件。
除了资金之外,近几年,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器材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老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器材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很多学校建设了创客空间,但由于器材没有具体的课程体系支撑,创客空间的使用率极低。
发展STEAM教育,成学校“一把手工程”
师资、课程、设备或许是学校发展STEAM教育的障碍,但事实上,学校能够开展STEAM教育,在于学校对STEAM教育的定位,在于学校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是否支持发展STEAM教育。因为,如果发展STEAM教育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层面的支持,那么各项工作也将迎刃而解。
据了解,浙江一所高中,前几年将发展STEAM教育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而且STEAM教育做得非常出色。但是,近两年学校更换校长之后,新的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定位调整为主抓高考教学质量、主抓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其它一切都要为此让路,如今,学校的创客空间已经基本闲置不用。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对于STEAM教育的定位是“特色”,做STEAM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冲着竞赛去做,用竞赛获奖的名次作为学校开展STEAM教育考核的标准,而不是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原本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创客空间,但是到后来逐渐演变为极少数人服务,而且学校将所有资源投注在了这极少部分学生身上,支持这部分学生参加相关的创客比赛,为学校获得荣誉,将STEAM教育变为了学校极少数人的特权。
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起始年级为小学 3 年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可提前到 1~2 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都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五个模块,小学144学时,初中108学时,即小学每周不少于1课时,初中平均每周为2课时。
管雪沨老师所在的江苏常州天宁区,目前已经做到了区内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够完成应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曾担任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的管雪沨老师,今年转任到常州北郊小学担任校长。到一线担任小学的校长,他希望有机会可以从教学一线抓起,真正去探索STEAM教育的实践和落实。
浙江在新高考改革后,将技术科目列入了“七选三”高考选考科目之一。浙江将技术列为选考科目,从高考人才选拔的层面肯定了技术,其实也肯定了STEAM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今年5月份,多位浙江信息技术老师告诉多知网,浙江省意欲取消技术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使得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非常沮丧。
“未来,编程将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句话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逐渐广为流传,但实现这一目标,似乎依旧道阻且长。
(文中杨思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