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2-3个月不等的社保和工资,且一直以华闻传媒总部尚未拨款为由推脱。”

别让太傻跑了

2019-02-27 17:14:09发布     来源:我叫MKT    作者:Heymkt  

  1、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太傻留学员工的遭遇早在数年前就已埋下隐雷。

  “让你们也尝尝吃苦的滋味!”

  2006年,在工资被拖欠长达半年后,员工们一起向公司讨要说法时,遭到了太傻联合创始人黄果的呵斥。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12年后。只是,剑拔弩张的双方都换了当事人。太傻留学创始人陶谦和黄果以超额百万的业绩完成对赌,轻松套现离场,只留下长年追随他们左右的晏飞(现澄怀科技法人)和一众的员工。可谓铁打的公司,流水的老板。

  五天前,太傻留学员工在微博爆料,“公司拖欠2-3个月不等的社保和工资,且一直以华闻传媒总部尚未拨款为由推脱。”

  

太傻留学员工在办公室拍摄维权照片

  当得悉太傻留学可能面临清算后,百余位客户提出退费申请,却遭拒绝,“所有公章已被收走,无法办理相关流程。”他们只好自发的组织起来,四处发布维权信息,希望博得媒体或相关部门的关注。

  目前,学生的退费诉求尚无任何进展。而员工们的社保刚于2月25日下午5时完成补缴。据了解,此次太傻留学向华闻传媒总部请款一百万,批复下来的50万中,有30几万用于缴纳社保。

  随后,公司要求员工递交辞职信,却绝口不提赔偿事宜。之前还声称等待仲裁调解结果的华闻总部,在员工催付下,只是给出了答复截止日期:3月12日。

  同时,维权员工们打听到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太傻留学之前的账款被某领导非法挪用,并非总部未拨付相关款项。因为太傻留学无力支付遣散费,才导致冲突不断升级,见诸报端。

  可以想象到,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签入太傻时,有怎样的憧憬,此刻就有怎样的失落。

  2、

  对于子公司太傻留学的暴雷,华闻传媒应该不会感到意外。

  这要得益于数起投资失利后练就的大心脏。

  2019年1月31日,各类新闻APP不断跳出“数家上市公司巨亏”的消息。A股公司们报出的预亏数字一路狂飙,数小时的刷屏后,10亿亏损已经荡不起什么涟漪。在这波滚滚天雷中,华闻传媒也跟着击鼓传花,其公告38-48亿的预亏额强势夺取排行榜第三名。

  令人不解的是,华闻传媒去年同期盈利仍有2.77亿元。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其预计出等于自己近半市值的亏损?

来源:华闻传媒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

  华闻传媒解释为:并购重组相关标的的资产涉及计提商誉减值,以及部分金融资产减值。

  先来说金融资产减值。

  在华闻传媒《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中,有提及2017年9月对义乌商阜创赢的3.3亿元投资,因商阜创赢的其他合伙人涉嫌挪用导致无法全部收回,预计全额计提减值。也就是说,华闻传媒遭遇“短信”诈骗,3亿多打了水漂。

  其实,2018年8月就有股民质询,“为什么投资一年过去后,天眼查显示公司并不是商阜创赢的股东?”

  华闻传媒公开回应说,“工商手续尚未办理。”

  而另一起无法收回的10亿元债权投资,更是将公司拉入前实际控制人涉嫌联合“阜兴系”掏空上市公司的舆论旋涡中。

  3、

  再早几年,资本市场表现较好。

  上市公司收购新领域资产,可以引发市场无限遐想。从而拉动股价大幅提升,甚至可高达50%。算下来,仅十几亿的投资款,对于主并方来说实在微不足道。所以,靠天然气业务起家的华闻传媒,在上市20几年来,不断靠收购变换主业,名字和实际控制人也几番变更。

  近期,华闻传媒发布公告:2018年,收购的上海精视、北京澄怀科技、天津掌视亿通等子公司业绩均未达标,集团对上述三家子公司均拟商誉减值全额计提准备。

  历年以来,华闻传媒收购的公司有个普遍特点,都是在勉强完成对赌后,便遭遇业绩大变脸。

  公告中显示,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总额逾20几亿的并购溢价被一笔计入当期利润。这种操作并不会对上市公司运营和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而可以不受财务部“商誉摊销”的新规约束。

  总之,华闻传媒此番“业绩洗澡”后,仍有可能令它重获新生。但是,它旗下太傻留学的棺材板几乎是钉牢了。

  关于太傻留学业绩剧减的原因,华闻传媒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做了说明。通俗点说就是,大环境不好了,政策不友善了,人心散了,遇到欠款老赖了。

  不只是太傻留学,公告中提及的另外两家子公司,业绩不足预期也均受经营环境和政策影响。

  4、

  日薄西山的太傻留学,当年也曾火遍网络。

  2002年,一本被学生们亲切称为“黑宝书”的GRE考研专用词典迅速蹿红。

  红到什么程度呢?80%的清北准留学生都用过。发行仅月余时间,就售出26000多册,雄踞出国考试类图书榜首。此前,在那个位置的一直是俞敏洪编著的“红宝书”。

  能和俞敏洪唱这么一出红黑对手戏的,并非是什么行业大佬,而是一位年仅23岁的武汉大学在校生。而且,此书从编著到发行,他只用了半年时间。

  这着实令人惊艳,就连武大外语学院的教授都不吝赞美,“不容易!很多外语学院的老师,花几年时间都未必编得出来。”

  更多的人只记得黑宝书,几乎模糊了词典的原名《太傻单词》。这本书后来一版再版,封面设计越发精美,词汇结构也更加优化。保持不变的仍是黑色的封面,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是黑洞一般,不断吞噬着准出国留学生们的目光。

太傻单词2003版

  “黑宝书”第一版,作者署名太傻,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陶谦。但是,太傻作为太傻的寄托站(太傻论坛前身)站长的身份人尽皆知。

  尽管陶谦不被同宿舍的学生喜欢,但是在网络世界中,人人以得到“太傻”的回复而雀跃。

  关于“黑宝书”的出版动机,以及署名“太傻”的释义,坊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最为可信的,是关系到陶谦大学恋情的那一个。

  或许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傻太天真,于是给论坛和单词书都冠上了太傻的定语。当年,陶谦和女友约定一起赴美留学,但是女友实在应付不来GRE词汇。在爱情力量的驱使下,陶谦对使用过的GRE试卷逐个单词的进行摘录整理,并结合网友在论坛的分享内容,持续推动书中内容升级。

  当然,也有人说“黑宝书”取得的巨大成绩,是陶谦基于“红宝书”上的二次编撰。无论如何,陶谦成了。他助力女友顺利出国,同时把福利带给了广大出国党。不过尴尬的是,他落单了。

  或许是对录取结果不甚满意,或许是爱情失意后的再次思考,陶谦选择留下来。女朋友没了,还有黑宝书,还有论坛,还有视他为大牛的数万网友。

  那么,一切都有新可能。

  5、

  2003年,陶谦在北京注册澄怀科技(太傻留学)。

  毕业后,这个做事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开始了商业化运作。

  需要交代一下时代背景。2001年的911事件,几乎宣告了面向普通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大门彻底关闭。面对世界上最严苛的签证制度,有意冲击美国名校的学生亟须签证培训,而太傻论坛最初是以分享签证经验的内容为主。

  所以,公司以签证培训起家。那时,太傻的签培费用高达15000-20000元。后来,公司出版的《太傻签证》更是风靡整个留学界。

  尽管盈利,赚得却是辛苦钱。直到2005年,迎来拐点。

  陶谦决定,重点发力美国留学申请业务。手握论坛上优秀学生分享的各种DIY经验,以及做签培服务时收集到的美国大学奖学金发放数据,陶谦意识到,转型做申请业务是个机会。

  他当然选对了。

  到2006年年底,太傻留学已经成为业内美国留学业务的领跑者。不过,囿于政策原因,当年只服务了300多名学生,营收800万左右。

  200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和学校为增加营收,放开了签证和录取政策。在大环境的刺激下,太傻留学的申请业务一日千里,业绩每年都在翻倍增长。

  分享一组数字,太傻留学06年-10年的服务人数:06年,300余人;07年,750人;08年,1500人;09年,3000人。2010年,4000人。

  发展势头凶猛,犹如升天火箭。

  6、

  尽管业绩全线飘红,太傻的管理水平却长期处在洼地。

  陶谦是技术型人才,不太擅长管理。大家对他的印象是,智商极高,情商不足。

  陶谦的聪明,表现在做事极有眼光。比如,01年建论坛,先做美国签证,后做留学申请,在07年初提出背景提升的概念。后调整翻译组架构,增设语培业务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说明了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非常独到。

  或许是不在乎,他对公司很多事情表现得极为冷淡。可能,这也是他日后编写《太傻天书》的起源。《天书》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本书,提倡“无需选择,接受一切,理解一切”,形而上的理念至今对一些人仍有影响。

  陶谦日常痴迷炒股,和团队开会多数是在股市闭市后进行。

  公司曾有传闻,陶谦曾经炒股巨亏,公司账上的钱都被挪去补洞。从前台转岗行政总监的晏飞,则在他的授意下,第一时间将账上的余款全部转至另行开设的账号上,供他炒股使用。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公司很少准时发放工资,而每次资金来源都是上月的签约费用。

  7、

  那个时期,后期团队工作氛围特别好。

  早期的咨询师(后期文案),经常熬夜,特别拼,非常专心的做事情。

  他们白天带新人,晚上忙自己的案子。人人自愿加班,少有怨言。甚至有人一个季度不回家,在公司打地铺,从早忙到晚。

  当时的付出还能够体现到工资上。销售月薪两三万,熟手文案也能月入过万。饱经锤炼的咨询师非常抢手,甚至有猎头出价30万年薪挖人。

  处在发展期的太傻,人手一直比较紧缺。

  08年,太傻营收过亿,仍只有三家分公司的规模。与此对应的,北京后勤保障团队仅有5人。到2010年,销售包括市场在内,最多不超过11个。

  2006年,太傻团队仅有40余人。到07年,在业绩大幅提升的压力之下,太傻开始快速扩充团队,疯狂招人。但是一下进人太多,人员素质不受控制。因为缺少必要的培训时间,新人刚刚到岗就被堆满了客户,导致每天客诉不断。

  太傻销售有句口头禅,“前五十,没问题。”

太傻留学宣传涉嫌违反《广告法》

  甚至对任何一位学生都敢承诺全额奖学金,“反正退费也不影响收入,该签还是要签的。”这股风气和太傻原D姓总监有关。她作风彪悍,对团队的掌控极强

  在她的带领下,销售作战能力极强,可以连续几个月不休息。就是这样的一支几人团队,疯狂抬起了太傻的营收。

  因为销售人员的过度承诺,导致前后期冲突不断升级,一度到了两个部门水火不容的地步。陶谦没做任何调整。

  8、

  创业的筚路蓝缕,是多数人喜闻乐见的故事。

  可是陶谦并没有经历太多困境,只有一次重大危机:黑中介之战。

  留学行业从来都是零和博弈。太傻留学的崛起,让业内大佬惊慌不已。

  害怕不只来自太傻业绩长虹,更因为它以一副行业颠覆者的姿态站在客户面前:反中介,反包办,国内首家推出留学咨询模式的机构。至今在太傻留学的百科词条里,仍留有这样的表述。

 

来源:太傻网百科词条

  尽管太傻论坛多以DIY学生为主,但是论坛和“黑宝书”的强大口碑,使得太傻留学的咨询模式被迅速认可并扩大影响。

  彼时,留学行业正处于信息不互通、文书不给看,邮箱密码不共享,典型的中介服务业态。而美国留学业务再次兴起,其不同的服务和申请逻辑,留学公司原有的中介代理模式不再通用。加之太傻留学“推翻中介”的肆意宣传,使得老牌中介们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以留学协会为首,澳际和金吉列两大巨头参团的队伍,开始了“打黑”行动。

  师出则有名。“两大”之所以底气十足,不仅因为长期混迹圈层得到的身份认同,更是各自持有“免死金牌”。

  1999年8月,教育部颁发第五号令,把留学中介业务定义为“特殊服务行业”,所有机构需先获得“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证书”,才有资格从事留学业务。而资质获取的办法极为简单粗暴,缴纳一百万押金。那个年代,一百万不是小数字。而签发第一批资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各地教育部门不再提供办理相关手续。

  正是在市场和政策的双向加持下,大机构的成长得到了有效庇护。

  没有留学资质,就是“黑中介”。这是太傻被狠狠扼住喉咙的原因。

  陶谦之所以推出留学咨询模式,外界猜测原因有二。一是太傻留学没有留学资质,必须要避其锋芒,以咨询模式打擦边球。二是陶谦本人颇有远见,他看透了美国留学的申请逻辑,只有咨询模式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在双重因素的推动下,太傻留学一举奠定了美国高端留学业务的龙头地位,也为行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也招来了强劲的对手。

  这是一场关乎生存和政治正确的战争。

  竞争对手的打击很凶猛:央视记者暗访,京报各种报道,工商局甚至上门将普通员工和财务办公用的电脑悉数查封。

  眼瞅着太傻摇摇欲坠,风波却在数天后悄声平息了。

  9、

  原因要归于黄果。

  黄果是陶谦的爱人,也是太傻联合创始人之一。

  陶谦在黄果面前,总是一副没啥地位的模样。员工们一直对84年出生的黄果非常好奇,常常私下猜测她的家世背景。有人说她是富二代,家人操持房地产生意。也有人说她是军二代,家族权力显赫。

  凭着家族的能量,黄果化解了太傻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太傻早期的员工们对此却不以为意,“或许这是她对太傻仅有的贡献吧。”

  2009年,黄果正式介入公司管理。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陶谦负责技术和服务,黄果则接管市场和销售。

  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全力创收。非左右业绩的事情,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倘若因为客诉影响到业绩,他们便会强势过问。比如,2009年,两人突然开始重视客户退费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生生将高达40%的退费率压至10%以内。

  2012年,太傻留学收购持有留学牌照的北京成功起航,并成立中介组。此番操作,引来无数同行的责骂,“你不是看不上中介吗?怎么又来吃这碗饭了?”

  同行的非议,不会带给陶谦、黄果丝毫触动,反而愈发坚定了他们的决心。2012年,在“双微”夹击之下,论坛失势,导致太傻自主招生的能力大幅减弱。公司没有考虑转战移动端,反而在论坛上打起硬广来更加丧心病狂。

  从此,太傻不再是可以踏实做事的地方。有想法的人们纷纷逃离。

  10、

  2009年起,太傻留学开启了资本化运作。

  夫妻两人的尝试不止一次。当时,几乎成功并购威久留学。最暧昧时,两家的网站都是链接到一起的。随后,又传出有意收购华尔街英语的消息,最终价格没有谈拢。陶谦和黄果几番进退后,发现独立IPO无望,遂和新东方接触,讨论打包卖掉的可能性。

  陶谦黄果的多次折腾,终是功不唐捐。2013年7月,太傻留学作价6.98亿卖身华闻传媒。

  上市公司为了验证收购标的的盈利能力,通常会要求被收购方签署对赌协议。太傻留学与华闻传媒签署5年对赌协议,从2013年起,至2017年结束。

来源:教育行业观察

  其中,太傻留学未达成2013年的利润对赌,实际完成3,174.89万元,完成率66.83%,未完成部分于第二年增补。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太傻留学对赌业绩完成的有惊无险。而完成对赌之后的公司,常被创始人弃如敝履。对于主并方来说,也仅是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

  普通人很难想象,一家教育公司的历史使命竟然只是帮助创始人退出,帮助上市公司提振股票。那一个个焦急等待退费的学生,一个个被欠薪的员工,引不起资本的丁点注意。

  目前,太傻留学公众号仍在维持运营,网站客服也咨询正常。一切迹象都预示着太傻留学此次是有目的性的裁员,力图将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也从侧面坐实了“晏飞注册新公司”的传闻。

  接下来,太傻留学是否会新瓶装旧酒,改名重生?我们不得而知。

  有人评论说时代过去了。

  天涯论坛也曾豪言上市,在微博出现后收入和用户量急速缩水。作为同时代产物的太傻论坛, 俨然成了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的知识仓库。但是它曾将互联网流量概念引入留学行业,让老板们知晓网络的神奇。

  11、

  大环境不好了是吗?

  查理芒格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