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是在线教育的未来?

观点碰撞:五年沉浮,在线教育再思考

2019-12-06 11:39:3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多知网11月25日消息,在线教育通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快速成长至千亿规模,各类在线教育产品层出不穷,资本也纷纷追捧:在线教育为学生带来了很多选择,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线教育市场蓬勃发展了5年之后,市场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仍然集中在高线城市。万众期待的在线教育产品如何提升它的教育资源?技术又会如何推动在线教育?下一个五年在线教育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在2019 GES未来教育大会上,轻轻家教的创始人刘常科,东方优播的CEO及北京学校优能中学部总监朱宇,佳学慧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赵江华,声网联合创始人陶思明以及腾讯新闻科技品类主编郑可君,围绕 “五年沉浮,在线教育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进行了探讨。

  以下为圆桌分享原文:

   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理解教育产业中的下沉市场?

  朱宇:这个问题问我可能是因为我在做东方优播,如果大家了解的话会知道东方优播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小班直播的课程模式,把一二线的资源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为什么我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进入到三四五线城市?随着这几年国家的不断发展,教育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实际上你会发现在一二线城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还是有各种的渠道和方式的,但是在四五线城市其实很困难。

  随着国家大学扩招越来越厉害,但凡小时候成绩好一点的人,他考试可能就考上一二本,进入到一二线城市去学习了,事实上他会回到自己老家去当老师的概率非常小。

  现在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你老家在四五线城市,会发现在四五线城市里当老师的你们那些同学,可能是你以前小学、初中、高中时候成绩比较差的那波。拿这个例子想说明,其实现在四五线城市确实整个教育资源是非常不平衡的,如果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无论是哪种模式,无论是大班、小班、还是一对一,你能把更多好的教育资源输送到三四五线城市里,帮助中国去解决这样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使得三四五线城市的孩子也能够在最后高考中有统一起跑线的优势,这其实是教育行业往三四五线城市下沉的最重要的目的。

   怎么理解下沉市场?

  刘常科:现在大家谈下沉,我是这样看的,因为我原来做昂立教育期间,我们在全国曾经发展了1500个加盟学校,当时全国体系里可能没有一家机构有我们发展的这么多,而且基本上开在县级城市。会发现我们后来碰到非常大的问题,加盟商在当地,招生我们帮它解决了,但它最痛苦的是老师的留存。

  我们今天谈教育的下沉,下沉到四线、五线城市,我觉得应该是基于这个产业的分工明确所引发的,就是说对四五线城市来说,你招生可能还可以招到,但怎么去做教研、怎么招聘老师、留用老师,这是非常头疼的。

  我们今天谈下沉基本上分两个领域。

  双师课堂,如好未来的双师课,其实就是把一线的招生交给当地,但所有的教学、教研、以及授课这部分都标准化了、后端化了。今天的在线班课、在线一对一也是同样的问题,它也是把相对比较难、相对可以总部集中化的教学、教研,老师的招聘、培养、留存全部在后端标准化了,你城市侧四五线城市是做前端的招生、以及基本学生维护。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下沉是因为技术的改进有了双师直播、有了在线班课、或在线一对一所造成的,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谈下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将高线城市比较好的资源复制到低线城市去?

  赵江华:其实刚才两位老师都已经说的非常好,首先是技术的进步,比如说5G时代的未来马上要到来,包括wifi-6时代的到来,包括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我们会使在三线以下市场的整个下沉,其实是从技术方面成为可能性。再就是说各种共享的可能,让大家不用在每个领域都细细的把它开发出来,而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很多资源,比如说建立自己的分销中心也好,或者是什么中心也好,我们能够touch三四五线的学生。

  大家可以看一下教育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像我们佳学慧是成立于2017年的3月,我们到现在已经有在线少儿数学和语文的思维课程,其实我们是传承了精锐学习力的理念。

  实际上我们在三四五线的学生,对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可能更重要,因为它没有像一二线城市那样,从小就有无数人教你怎么学习的这样一个能力。

  对于三四五线的城市来说,考上哈佛、北大是他几乎不可能去触及的梦想,我们可以从综合素质、学科教育这些方面,比如说大家各有各的优势,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资源或者是自建一个分销系统,或者自建生态链,或者大家联合建生态链。

  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未来的向下面去下沉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和可能,因为下面的这个市场在目前这么冷的经济条件下,这是大家一定会去抢的一块肉,无非是说你如何去满足各个城市学生或者某一类学生的一个垂直需求,一个细分领域的需求。

   在线教育如何在批量可复制的前提之下,兼顾每个地区不同的教学体系?

  朱宇:因为东方优播现在在做的模式要走的就是一个本地化小班的模式,K12的教育或者中小学的培训,你会发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中考和高考,但你会发现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学习情况不一样、家长支付能力不同的孩子,他们事实上所需要的市场东西是不太一样的。

  如果是针对某一类,比如说成绩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上的孩子,特别是中学生,他是希望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有一个好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考好了他才有信心,未来在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能选一个好的学校,他是有同步学习的需求。

  因为你会发现不同的城市我们国家基本上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就算是相同版本的教材,你会发现教学难度、教学进度、教学顺序也是不一样的。就算是顺序、难度都相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基本上都是各个城市自己教育局的教研员去出题,教学的东西真的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你会发现当地的风格有可能会和别的城市不一样。

  如果你希望能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稳步提升,自己学到的东西能够直接在考试上用出来,那你的内容需要考虑本地化。

  越来越多的家长其实也在跟我聊,因为现在市场面上的资源很多,现在有一部分家长有支付能力了,资源帮他筛选出来了,对他本地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本地学习的安排、产品的地域化,它对于这一类,特别是我说的中等到中等偏上,而且是在中学阶段的孩子,他的需求性确实是非常高。

  这块要下沉的时候是需要去考虑的,如果没有做好的话,你会发现家长一开始可能会接受,随着孩子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不能够立马显现出来的时候他可能要着急,他就开始提出这方面的诉求了。

  刘常科:我也补充一下,我们当时做轻轻家教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我们走了一个跟所有电销都不一样的模式,我们通过助教的模式,现在在中国58个城市都有我们直营的分公司,而且不是代理、加盟的形式。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组织、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其实我们当时也在看中国教培市场的现状(线下培训机构),我们号称中国线下培训机构有40万家,但真正走到全国去的只有新东方、好未来。

  当时我们就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其实是被家长的需求给绑架了,家长对孩子的补课需求核心叫同步辅导,像刚才小狼讲的,你要了解孩子的考情学情。

  所以,我们当时走的一条路是到当地,然后把当地的老师拿到平台上,给当地的家长提供相关的教学服务,我们现在能够给家长提供三个产品。

  1、跨城在线的老师辅导。

  2、同城在线的老师辅导。

  3、统称老师上门。

  非常明显,比如在上海,当家长爆出说我孩子在室外小学图书的时候,你要非常清楚这个室外小学在当地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考情学情是怎样的,其实那40万家培训机构的起来,刚开始是公立学校老师出来上课,后来培训机构自己找老师,但它的核心,所有教学、教研都是围绕当地学校的考勤学情进行的。

  比如昂立在上海,我们在上海大概有100多家学校,当然我到南京要重新去做研发,但学而思不一样,它教奥数,它跟学校的教学体系完全不耦合,新东方教英语。所以,新东方和好未来能够走到全国去。而那么多本地机构都很难走出去。比如卓越在广州,它从广州走出去也很难,其实问题就是刚才小狼讲的问题,我们教育培训存在一个非常强的本地考情学情,特别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

  其实我们今天在谈所谓的下沉,一定要考虑,你所有的教学、教研能不能贴近当地的考情学情,如果不能贴近,你可能跟真正家长的消费需求很难耦合到一起,而家长最终是为孩子的学习结果买单。

  孩子最宝贵的是时间,他最终为孩子的结果买单,一定是找寻能够给到他提供这个教学效果的模式或班级的形式。

    过去10年,有哪些关键的技术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陶思明:在线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也就是在这两年非常快,在线教育这个事情起来其实也是非常早的,我们其实有了解,在早期主要是以点播为主,很多的在线教育都是录了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这种更多是以职业教育为主,说白了就是成年人去看,因为他会自律,这样会好很多。

  同时,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5年前),因为公司曾经也调研了在线教育这块市场,发现美国在线教育的渗透率确实是非常高的,美国大概在20%,而中国在线教育的渗透率是非常低的,大概是它的1/10不到。

  但是随着我们4G的普及、移动端设备的普及,在2015年就已经有非常多在线教育的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在2017年、2018年,到今年,我们在一线城市在线教育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已经是完全接近美国的水平了,但这是在一线城市这一块。

  从最近5年来看,我们在线教育在国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任何的发展都是有一些技术设施来推动的,从我们技术的角度来看,技术设施最重要的就是带宽的升级,包括我们4G的网络以及骨干网的拓宽,比如说我们人均512K的网络连带,到现在已经到了按兆这个级别来算。只有在网络带宽情况下面,我们的音视频传输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必要的一个条件,所以我觉得是4G在中国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

  伴随着移动端的普及,随时随地可以参加在线教育的课堂也成为可能,这两点我觉得在过去5年是让我们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G时代马上要来临了,5G跟4G有什么样具体的差别呢?

  陶思明:比较形象地说现在5G最大的应用就是下载,比如说你用4G要下半小时,但现在一分钟甚至是几十秒就可以把它下完了。最直观的一个体验是说,我们4G的标准可能就是在10兆以下,但是我们用的时候是在1兆左右,在5G的时候这个已经可能拓展到100兆以上。

  在这里面的话,最直观的一个体验是说我们的路变得更宽了,比如说国家的骨干网,随着5G的普及,骨干网也会扩宽我们主干网带宽的容量,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5G最直接的一个应用就是让我们传输的信息量能够增加非常多。在现在的在线教育里面,很多都是以240P或者是360P为主,我们认为在1兆以下的带宽传输是目前的主流,最近也慢慢的出现了一些数字教育,钢琴、画画,这种要求的会高一些,在两兆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带宽限制了我们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果5G到来,随着我们带宽的打开,对于我们的服务商来说,可以有非常多的思路来加强跟孩子学习的互动。举一个例子,现在华为智慧屏已经火,写字屏可能是以智慧屏为主,它可能就是说4K或者8K这种分辨率,对孩子的眼睛保护,他看到的信息能够更多,这是显示屏这块。

  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我们的VR会进一步的发展,包括VR的显示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面,随着5G和VR的发展,以后我们这种教学不一定需要看一个2D的图像,真的是3D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应用层面,5G和AI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赵江华:接着陶老师的话说,我觉得5G能够打破在线教育在教学场景设计上面的一些限制,包括教研内容上面的限制。之前大家在线下已经有多年的优秀经验,比如说如何去服务学生,如何更好有效的去取得学生效果,提高效率。

  但实际上一旦把它转换成线上应用场景的时候,其实很多东西你就很难实现了,因为你设计的再好,尤其是在三线以下的学生,他的家庭里面会出现不停的卡顿,不停的延迟,这个时候你的客户体验就会非常差。

  对于年级更低的一些小孩子来说,比如说学前段的孩子,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他基本上不会第二次上课了。我觉得至少是两年以前,企业的困扰都很多,但是现在随着5G速度快速往前去推动,包括我们在商场里面WIFI马上要升级成WIFI-6,包括AI的很多升级,你想它能打破技术场景,能打破你教研的场景,你整个人脑的场景其实把所有的应用场景都可以想象的到。

  以前说直播考古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说天天看盗墓的小说,从来不知道考古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就是说更加回归于教育本质,而且是把外面包含的那些壳的限制把它打破,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朱宇:技术,包括5G和AI到底对我们教育培训行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我们要看看我们教育培训行业到底需要什么,对教育培训行业人最重要的是培训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如果你的效率能够提升的高,学生用比较短的时间,听较少的内容就能掌握这个技能、或某些技巧,就能帮助他成绩提升、以及能力提升,这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或很好的培训了。

  我们的技术到底能够怎么去改变?我们不断想,无论是AI还是其它的信息技术,看能不能帮助我们去衡量我们课堂的有效性,因为通过衡量课堂有效性,我就可以让老师及时做出调整,老师能够调整,他的成长速度也会更快。

  第二,帮助我的有效性能够提的更高,怎么去衡量有效性?像我们现在线下的课堂、以及一部分线上课堂,老师的评价还是很模糊的方式,我们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教培机构评价老师核心方式就是续班率,其实续班率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唯一能看到结果的方式。

  你其它部分在课堂上所有的表现,你在课下给学生的服务,我们是没有办法能够完全去衡量和评价的,如果我们信息足够充分,这个事情就可以去做了。假设今天这是一个老师在讲课,讲课的时候底下所有同学到底是不是很集中注意力在听,信息传达是不是有效,我怎么来进行评判,现在已经通过了一些AI、面部识别的方式来判断,但还是有一些问题。

  问题在哪?比如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现在在捧腹大笑、哈哈大笑,这是代表着你们听的很认真吗?或者你们现在是很严肃的表情看着我,是代表着你们听的很认真吗?其实都有可能。

  他需要跟老师这时候下达的指令、讲述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所以你需要把大量的环境信息、老师的信息、学生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再去做处理,才能够识别这个是否是有效的。

  这么大的信息量,它对处理器和带宽都有很大的需求,如果没有5G、或更多的带宽环境下,是没有办法去实现这一点的。

  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用技术帮助我们提升有效性的很重要的案例,如果未来有5G、或更多的技术公司能够投入这个方向,去和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研究,怎么去帮助评价老师的课堂、和评价课程的有效性,我觉得对整个教育行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何通过技术进行下一步效果的提升?

   刘常科:其实我们经常去比较线上上课和线下上课的差别,你会发现在线下课堂下,比如像学而思培优的小班20个人,其实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在那个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讲孩子的专注度、孩子的心流相对来讲会非常集中于这个课堂教学的,所以他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是会有的。

  但我们今天的在线班课,其实很难让一个孩子变得非常专注,孩子也很难建立他跟他同学之间的互动。如果说未来5G和AR能够把这一点补上去,像我们线下的课堂教学,如果大家去听一下、去看一下小学阶段的课堂,像学而思的奥数课堂,你可能会有感触,有时间房顶都会被掀掉,因为小孩子跟邻座同学之间互相的竞争等之类的,那个环境下会让孩子非常非常专注。

  如果说未来5G和AR能够让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变得非常专注,它才能够有学习结果,才能够让我们的在线教育真正被家长所认可。

    5G技术或AI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当下,VR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朱宇:VR也是在2014年、2015年4G刚出来的时候在市场上非常热的热点,VR也是可能也是我们人类追求交互过程中非常理想的形态,能够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对带宽和对一些设备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在4、5年前那么火的一个热点,在之后就不热了呢,实际上它是受4G带宽的限制,受我们头盔显示设备的限制,VR之前固有的几个缺点是:

  1、带上去会头晕,带几分钟就会眩晕。实际上它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他的带宽不够,在4G的情况下,他传输的带宽在几兆范围,VR要传输的带宽可能是50兆到100兆以上,在这种情况上面你传一个低的带宽图像会不清晰,再就是有延迟。

  你换一个角度看的图像跟你大脑里面预想的有时延的话,你就很容易眩晕了,这是由于带宽的限制。

  2、显示设备。国内的很多低端的显示设备其实是很差的。很高端的,比如说以前Facebook OkerBass这样的,将近10万人民币的显示设备,这也是没办法满足VR的需求。

  在未来,5G是把路变宽了,好的这种设备从10万人民币的价格降到类似于手机这样一个价格的时候普及率才会高起来,这样的话才会有更多的应用。

  具体在教育里面的话,我们的信息量传输的更多了,就可以让教育的服务商有更多的选择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刚开始也说了,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孩子的专注度一旦集中了,如果因为别的一些事情被打散了,那就很难再集中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有更多的形体上的一些东西,或者说他跟学生互动,能够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话,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时间还是会有点长的。

  郑可君:有没有一个大概预估时间呢?

  朱宇:因为5G现在发展是非常快的,北京已经开始大规模的铺了,我估计2020年年底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普及率,再剩下的就是头显的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需要我们的硬件厂商去跟进,可能它不会从教育开始,最早可能会从社交或者是游戏相关的方面开始,因为现在很多VR游戏是在局域网内,5G来了以后可能会做成互联网的一种产品,有商机了之后硬件厂商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预计这个事情在3年到5年之后。

  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之间,家长如何选择?

  刘常科:我觉得家长其实让孩子补课,核心最终要的是孩子的学习结果,钱、便利性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排第二位的,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便利性、钱可能摆在第一位,但最终还是要的是学习结果,因为时间是不可挽回的。

  从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现在线下小班课是被证明有教学效果的,线下一对一被证明是教学效果,在过往K12发展过程中,今天的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有没有教学效果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我相信你一旦得到了什么,你肯定会失去什么。

  比如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对孩子来讲,孩子得到了自由,他在家里非常自由地可以上这个课,父母也可以不用接送他了,但也许你可能失去了无法那么专注,无法获得那个学习结果。

  小狼做的东方优播,我也一直在看这个模式,我觉得长期来看应该还是非常非常有竞争力的,我们原来在线下的班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班课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分班考”,一个班里,只有这些同学水平差不多,老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结果、教学效率才会高。

  你会发现我们现在所谓的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有全国的学生,上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能已经相当于重庆小学5年级的学生了,但大家还在同样一个班级体系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今天的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更像是一种偏教辅的教培,不是教育培训行业,可能更像一个教辅行业,内容为主,加上班主任的服务,这是我们的认知。从教学结果角度进,因为我们有在线课、也有线下上门面对面的课,从效果来讲,我相信大部分学生肯定还是适合面对面。

  我们原来做所有的线下K12补习,主要的用户群不是那些学霸,是中间这部分学员,而他们最的问题是缺乏自制力。

  其实你要研究哪一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自制和自律,他就会有学习结果。新东方前两年在推一个“七步教学法”,你们仔细去研究其实不难,但它所有的落地执行我认为就是一个盯,你真正盯了,学生自然学习效果会起来,你不盯,相对对中间那部分学生来说是必须难的。

  要问我教学效果,我还是认为对很多有自主学习能力、有自律性的学生来讲,可能在线更适合他们,像那些缺乏自律的学生,可能面对面会给他带来更好的学生结果吧!

  陶思明:刘老师已经讲的特别特别好了,我再补充一下,如果我们要去衡量一下这家培训机构最后有没有产生效果,我们要去分析一下最后的有效性跟什么有关系。

  你会发现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它的有效性会跟三个东西有关系。

  1、内容的针对性。他讲的内容,第一看是不是他要考的东西。

  他讲内容的难度是不是正好是这个学生最合适的、最适合的,如果内容不够针对,比如马上考上海高考的学生,你给他讲北京卷,讲的再好,他肯定也不会接受你的课程,难度上也一样,让他自己跳一跳摸得着的难度,能帮助他提升能力的难度是最合适的,过于简单、过于难都不行。

  所以,这一块我们未来可以考虑能不能通过技术去解决,因为我们不靠技术就是靠人,靠人的方式就是靠有经验的老师,什么叫有经验的老师?就是我跟你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通过很短时间的互动,我马上能够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水平,我能根据你的水平去调整我的授课,使得我的课程对你的有效性变得最好。

  那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就能够收集出来这个学生的情况,对他进行更好的分班,或者把信息反馈给老师,让老师能够挑选出最适合这个学生学习的素材和内容,因此这个有效性就一定会上升。所以,第一个就是内容针对性。

  2、课堂讲解的高效性。

  你讲的东西学生爱听,听的明白,记的住,这三点合在一起,就代表你的课堂是有效的,不代表一个老师讲课讲的很精彩就一定是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全是郭德刚的相声,肯定气氛也很活跃,像以前的罗永浩老师,据说70%的时间都是段子,课堂会很热烈,但我很好奇,因为我只能听到他讲段子的部分,从来听不到他讲正课的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他能够把正课的内容高效地传递出来,学生也很爱听,这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这就是像我刚才说的,通过技术方式去干两件事。

  第一,识别和判断这个老师的讲课是不是能帮助学生,有效传递知识的。

  第二,能不能针对这个老师课前给出老师设计课程的方案离,因为不同的老师风格不一样。

  我们觉得培训机构在没有线下课程的状态下,最佳的方式就是标准化,我把所有老师打成一个磨子,这样对我管理、推广是最佳的,但对学生而言一定不是最佳的,对老师而言也不是最佳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有找到背后的规律,用技术手段去告诉这个老师,你适合什么样的风格,适合什么样的方式去传递信息,怎么去设计你的课程内容,干湿比例是什么样的,告诉他了,他按照这个模式去走,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那课堂体验会变得更好。

  3、你课后的服务,课后对学生的管理能够做到有效性,你能够告诉学生该怎么安排时间去做作业,去复习,什么时候来答疑,什么时候进行你学习的调整,这块东西如果有技术帮我们,帮助老师去监督孩子的行为,而且给他一个最合理的日程安排表,复习的情况随时反给老师,老师再去给学生沟通去调整,这一定会使得课后的管理能做好,这样成绩才能做的更到位。

  如果有技术手段能把这三点往前走,才可以真正去改变我们现在教育培训行业最后效果落地的问题。

  郑可君:非常感谢,也想问一下赵总,佳学慧其实针对的用户群体是年龄比较小的4-12岁的少儿,针对这部分儿童的时候,他和年龄偏大一点的用户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在评估教学效果上)?

  赵江华:以前我在精锐7年,其实从小学三年级以上一直到高三的段比较多,在之前做过少儿英语,我会感觉到进入到这块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误区,会觉得你把线上直接搬到线上来就可以了,尤其是早几年大家尝试的时候,实际上现在这样的企业基本上都死得差不多了。

  我们来看学前其实对这些孩子在线下,一开始其实我有做幼儿园的小班,我只做了一个月我就放弃了,因为你用了很长时间才让他安静地坐下来,但是他妈妈从旁边拿着一个包子过去了,他就去追他妈妈去了,这堂课基本上就废了。

  所以,我们觉得在不同年龄段的应用场景不同,后来大家慢慢摸索,也有很多做得比较好的,比如说前几天我听一个同事说你看哪哪家做得很好,他做学前,用了很多教具,学生能坐在这里了。但是事实上我觉得他坐在那里只是第一步,他不一定学到了东西或者他学到了东西不是说对应他这个年龄段生理和心理特点,他的发展需求所需要学到的知识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因为在线教育发展还没有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只是在路上的阶段,所以我觉得大家在这个阶段会有很多误区,但是从效果评估我觉得有一些共性的地方大家是可以去借鉴的,比如说一个非常合理的测评,我觉得这个是一定要的,因为它有分层,尤其是说你要做下沉城市的时候。

  以前我自己有个误区,同样是北上的孩子,因为我们大概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来自于北上,我们觉得北上的孩子成绩是很接近的,事实上坐下来以后发现完全不接近,哪怕在同一个学校的孩子都会差很多,后来我们结合一些技术赋能在全国进行测试,测试下来每个年级按照分数的排名我们就直接切,到多少人就是一个什么班,达不到这个条件你不要进,因为进了你也跟不上,我们会有阶段性的测试,其实这方面线下的机构活到现在大多数都做得很好。

  同时要结合到国家的政策,我觉得大家会活得更好一点,比如说国家现在对通识的讲求,包括二线以上的城市在非刚需段的年纪的时候,他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比较高要求的,我们把这个结合起来,结合这个去阶段性地做综合性的分析,越小的孩子你跟老师之间的服务温度要更强一些。我觉得这个方面效果一定要能够外化,如果不能够外化的东西,不管你是成绩外化,还是素养外化,还是什么外化,不能外化的东西我觉得就是哄你家儿子玩。

   教学的质量和质量评估,如何靠技术解决?

  陶思明:刚才三位老师在教育行业都是从事很多年,也提了非常多的专业意见,我这边从技术的角度再总结一下。第一,我们要有大数据,包括我们的评测,我们通过大数据能够来做一些个性化的配置,我们对孩子这块,每个孩子的个性化以及注意力这块我们需要个性化的方案。我也是孩子的父亲,刚才听了有很多的感触,有些孩子自律性比较强,和玩心或者好奇心比较强真的是不同的方案。

  通过大数据和AI手段能够收集到很多孩子的行为(学习行为),能够做更多定制化的方案,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效和非常有竞争的,大概是这样的。

  郑可君:谢谢,剩下不到10分钟时间,我们来讨论一下未来,想请小狼老师给我们讲讲未来在线教育的前景和机会都在哪儿。

  朱宇:其实未来在线教育的前景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发展状况,你会发现教育行业如果从过往的3000年角度来看,它其实是受技术影响最弱的行业,你会发现我们人类跟2500年前比起来,你的衣食住行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你和那2500年的沟通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了。

  但是如果你要看看在教育的形式上面,其实2500年之前就是孔子的私塾和柏拉图的学院,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时候出现了进院哲学来进行授课,到了后面德国普鲁士小班的教学,到今天为止你会发现没有太大差别了。

  如果过去20年来哪个技术对我们教学有最大改变,我估计就是PPT,PPT20年的时候我们告别了黑板,变成了可以留存下来的电子化课件形式能够呈现,为什么会这么难,因为整个教育领域既要学生参与进去,又是老师参与进去,而这件事情上面又是特别反人性的,学习、教学都很反人性。我自己做老师,有时候上着上着课觉得太麻烦了,学生教了半天还不能提升成绩,心里面会很焦躁。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跟我们其它行业衣食住行用不一样,衣食住行用有强烈的主动性,主动性我会主动去迭代、使用、体验,但是教培行业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回避,尽可能按照我原来的模式,我怎么舒服怎么来,这就会导致去接纳技术的情况跟很多行业比起来会相对比较弱。

  所以,未来很重要的一个点就在于我们的技术,比如说5G和AI技术能够不断拓展,能更多层面去减轻教师的负担。刚才所说的所有环节,其实一个老师以前没有技术的时候,内容得自己准备,课程得自己设计,管理得自己来进行,这三个方面如果先用技术减轻负担,让他在这三个层面上负担大幅下降了,大家愿意用起来,这个对于教师端而言就会很好了,对学生也一样。

  对学生而言,他最不愿意学的地方在于我今天晚上辛辛苦苦做了30道题,明天再一考试成绩比明天还降了10分,我昨天做题的热情全耗进去了,因为行为很低效。对于学生而言,我需要通过技术的方式来去提升效率,我知道针对性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按照时间间隔和方式来去推进,如果老师的负担能够下降,学生的效率能够提升,在可见的未来当中,对于我们整个的教培行业最重要的作用,这是我看的短期未来。

  郑可君:那我也想问一下刘老师,您作为教育领域非常优秀的创业者,我相信台下也有很多做教育的创业者,有什么想给他们讲一讲的,现在大公司竞争格局已经比较固定的情况之下,如何杀出一条血路,能够另辟蹊径去做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创业公司。

  刘常科:我觉得大家最好不用做梦,教育我们如果把它看成服务业的话,其实它的本质还是服务,而不是内容。服务对组织的要求非常高,对人的要求很高,所以你还是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打造你的组织能力,你没有组织能力其它的都是扯的,这是我给大家的第一点。

  刚才主持人问在线教育,虽然我是一个做了二十几年的线下教育机构,但是今天我坚定地看好线上,原因有三个比较大的趋势,其实消费端在发生一个巨大的消费趋势改变,这个改变从到店向到家转移,从线下到线上转移,这个是我们看到的消费者的巨大消费趋势的改变。

  第二点我们看到的巨大改变就是因为有在线教育,你可以跨地域地解决需求供给的匹配,从而会重构这个行业的成本结构。原来教室在这个城市,学生在这个城市,老师也必须住在这个城市。但今天可以老师在北京,学生可以在南京、镇江,我的辅导老师可以在西安。

  我们现在有很多在线教育的全职老师、专职老师,很有意思,他们原来是生活在西安、武汉,你会发现过了几个月他更下沉了,他可能到了黄冈、咸阳,他生活成本更低了,他通过在线可以给一二线城市的学生提供非常好的教学服务,这个其实是我看到在线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跨地域的需求供给匹配可以重构这个行业的成本结构,这件事情会对我们整个教育行业带来重大的改变。

  第三个就是我们刚才谈了技术对这个行业的改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这三个趋势使我坚定地看好在线教育,但是底层的核心还是要打造你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这是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你刚才讲的那三个东西也很难落地的。

        更多消息请戳: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