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复课后,B端和C端会均衡发展。

C端实现盈利,B端触达8000家线下琴行,快陪练商业逻辑是什么?

2020-04-26 09:26:43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 张以慧  

  快陪练将发力B端,坚持2B2C的模式,线下复课后,B端和C端会均衡发展。

  来源|多知网

  文| 张以慧

  |unsplash

  最近,快陪练获得新一轮融资,其新推出的B端产品“云笛课堂”也浮出水面。快陪练CEO陆文勇告诉多知网,云笛课堂在去年Q4季度就已经推出,9月上线测试,12月测试完毕,1月已经正式推广。

  “当初要做B端业务最核心的原因有两点:第一,陪练业务和教学业务密不可分,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这是必然的优化趋势;第二,行业的流量是细分且垂直的,用户掌握在琴行和工作室的老师手中,比起与之竞争,不如选择与拥有流量的人进行合作。”陆文勇说道。

  快陪练B端产品“云笛课堂”是全品类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不仅适用于钢琴,还适用于古筝、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二胡、琵琶、乐理课等音乐乐器课程。

  疫情突发,在线需求猛增,快陪练C端被带动快跑,营收和新增用户均比预期高30%-50%,而B端业务陡然上涨,涌入8000多名注册合作伙伴。

  3月26日,快陪练宣布已实现持续盈利,现金流由负转正。陆文勇指出:“当前正发力B端,但C端仍占快陪练目前的主要营收,未来,会坚持2B2C的方式,线下复课后,B端和C端会均衡发展。”

  01

  B端爆发,云笛课堂获8000余家注册合作伙伴

  疫情突发,陆文勇做出两个预判:在线教育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钢琴陪练业务会增长;疫情在两个月内很难结束,线下的琴行和老师将面临一次转型危机,急需获得线上教学能力。其中,后者与快陪练推出B端业务不谋而合。

  “去年的时候,很多线下琴行并不愿意去转型线上,这是一个难点。但今年发生疫情后,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机构都是愿意的。”

  但疫情下,线下的音乐培训不得不转移到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快陪练提前在家开工,在大年初三开始筹备,大年初五开展推广工作。

  首先是在线上课功能的开发。此前,快陪练并不提供在线钢琴教学功能,仅是陪练功能。快陪练在原先基础品类与教室功能的基础上,使用了新产品云笛课堂的在线平台,来实现在线教学功能。

  其次,从大年初五至今,快陪练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近万名老师的培训,指导老师如何使用线上教室和直播。

  同时,考虑到会有大量的机构和老师去使用云笛课堂,快陪练进行了人员的临时调整,本身几十名做C端业务的员工,被调到To B业务来进行服务,还提供了免费账户开通与免费充值,对接专业客服,以保证随时有人、有技术去提供服务。

  为了满足线下机构转型线上的迫切需要,快陪练开放了大量公益课堂。对此,陆文勇解释:“目的有三:一是帮助琴行和老师解决疫情期间的经营与上课问题;二是帮助他们在疫情期间实现自我成长;三是希望他们能通过线上公益课这一媒介,让家长感受到线上学习的价值。”

  整个疫情期间,快陪练的B端服务大多数是免费的。其中,2月份是全部免费,3月份则是向线下琴行与老师赠送余额以供使用。

  作为结果,云笛课堂在疫情期间服务了大量音乐课程的老师与家长,有了8000多名注册合作伙伴。

  然而,在这些注册合作伙伴中,大约只有一半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家长还没有适应线上学乐器这件事;其二,老师此前没有经过相应培训,对线上授课并不熟悉。但在已经转上线的学员中,“完课率还不错,基本都能达到50%-80%”。

  此外,相较于已经发展成熟的K12和在线英语,素质教育类全面线上化难度更大。例如钢琴等音乐教育,受限于乐器、弹奏手法示范、琴谱、乐器在视频内成像及声音传输过程中的音准问题等,而传统的B端服务商大多是针对K12和在线英语,不太适用于音乐教育。

  而云笛课堂则是音乐全品类开发,目前基础功能已经完成,教室场景的开发还在完善之中。陆文勇认为:“对于不同乐器品类的课程来说,服务的基础需求是一样的,比如双向视频、画板、琴谱等教室功能,但对教室的场景需求有所不同,需要开发不同的产品模块,以供用户按需选择、进入不同教室。”

  据陆文勇介绍,在艺术类线下机构中,音乐类已经有50%-80%成功转到线上,美术类还在转型,舞蹈类会慢一些。

  “我们没有指望大家的教学都转到线上,”陆文勇说,“B端方面,我认为此次疫情后,他们会自己开展线上的陪练课,因为整个行业里陪练的业绩都在上升,他们能够意识到线上陪练的重要性。”

  在陆文勇的规划中,快陪练会坚持2B2C,但不会去做主课,因此,快陪练不会和合作伙伴产生直接的竞争关系。相反,云笛课堂和B端机构的明确分工,将会降低获客成本,增加双方的利润。

  陆文勇透露,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优先B端合作伙伴的需求,线上化后,合作伙伴可以选择自己收费、排课、找老师,也可以选择和快陪练合作进行分成,快陪练会根据对方的选择和需求去提供平台、老师等帮助;同时,一旦和B端机构产生合作关系,未来平台上所有访问的用户都会被推送至机构一端。

  “如果线下机构的业务发展起来,合作伙伴使用快陪练的系统,这符合最初寻求合作的初衷,对快陪练来说也是一种优势:整个陪练模式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线索成本与获客成本太高,如果这两个环节能够通过合作交由机构和老师去完成,快陪练的成本将极大降低,且能够更加专注于平台与师资的提升。”陆文勇说道。

  在他看来,做音乐在线教育To B 服务商的核心不是市场营销能力,而是平台的技术与运营,以及师资的培训与供给。云笛课堂会集中在这两方面。

  02

  C端实现持续盈利,健康的成本模型是关键因素

  疫情下,在线的需求爆发。快陪练今年2月和3月的新增用户与营收数据相比预期均高出了30%-50%。3月下旬,快陪练宣布于2月实现了持续盈利。在陆文勇看来,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获客成本与业务模型的相对健康。

  他认为,现在的音乐教育行业处于一个迈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可,没有成为家长和孩子必需的一门课程。而在行业真正成熟之前,不需要着重做规模的增长,不要去“催熟”。在前期花大量资金去做投放,很可能是一种低效的资源浪费,“基于市场的成熟度做顺其自然的发展会更有效果。”

  从去年5、6月份开始,快陪练就线上客成本过高的问题进行调整,通过增加异业合作,资源共享,同时,减少广告投放、只走优质渠道和口碑的方式优化了获客渠道,建立更加健康的成本模型。这是快陪练从“现金流为正”逐渐做到“首单盈利”的首要因素。

  “教育行业最重要的还是优质的产品和口碑,这是一个基础判断。快陪练并不是赛道中融资最多的一家,所以我们重点是要把产品和运营做好,等待市场成熟。到那个时候,谁的口碑好、产品好、效率高,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

  目前,快陪练的获客主要依赖转介绍,有一些投放都是常规渠道,只是投放量有所减少。一方面是快陪练主动缩减了投放量,另一方面, B端战略启动后,与更多的琴行有了合作,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快陪练的知名度,促进了C端业务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获客效率,减少了大范围的投放。

  陆文勇透露:“相比于整个行业,快陪练的获客成本原就在同行的一半以下,在疫情期间又下降了大约20%-30%。”

  此外,在师资和人效方面,快陪练也采取了一定举措,包括为老师研发工具,优化教师等级体系从而优化财务模型,加强系统化管理等。未来,快陪练将会通过AI辅助教师进行更加高效和轻松的教学,同时也降低师资门槛,让更多老师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现在,快陪练C端产品多为一对一钢琴陪练,而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快陪练会考虑进行小提琴、古筝等常规科目的扩科,各个业务一起发展,但仍以钢琴为主。

  陆文勇表示,扩科是基于用户需求的考量,“因为有很多家长会问:你们有没有小提琴/古筝陪练?”现在在快陪练将钢琴陪练做得更加熟稔之后,就会考虑着手做新的产品。

  也有投资人曾告诉多知网:“不管是K12还是素质类,做全品类成本会更加合理,比如获客流量可以复用。”

  在班型方面,在线陪练产品或许1对1是最佳模型,但也不排除未来有可能会出现1对多和AI陪练的形式,快陪练都在观察与探索之中。

  快陪练官方数据显示,快陪练在全球已拥有40多万用户,陪练教师1万余人,学员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34个省市/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国外用户都是未经过快陪练推广自发形成的。

  03

  音乐教育培训领域的OMO如何走?

  此前,在O2O的风口之上,陆文勇联合创办了e袋洗。而今,OMO大潮来了,作为快陪练的掌门人,这位经历过前一浪的再次创业者对“势”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从过去的O2O,到现在的OMO,在这些概念的背后,都是用户实际的场景需求。用户需求什么样的场景,行业中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服务。家长的诉求很好理解:他们希望在线下有充足的真人教学互动体验,回家以后,又能享受到方便快捷、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线上教学。

  因此,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型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云笛课堂能够提供线上教室,完善线上教学的能力,正好符合B端目前的需求,也符合家长对于多元场景的需求。

  “以前我们做O2O,是希望通过线下或者线上的方式实现导流,但趋势慢慢还是会走向场景的融合,在未来,机构必须像两栖动物一样同时具备‘水里游’和‘岸上走’的能力。”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教学部分和练习部分更是密不可分的、相连的过程。对线下机构和工作室的老师来说,是很希望能够具备线上能力从而转型的,线下机构很需要线上的教室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同时也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体系内完成练习的步骤。无论是疫情前的短期需求,还是未来发展的长远需求,他们都需要去完成教学和练习的闭环,保证整个流程的连贯性。

  陆文勇预测,在疫情结束后,绝大部分教学工作将会回归线下,因为就接受度和体验来说,家长都更倾向于线下教学。

  然而,与此同时,未来的机构一定会选择“两栖”,选择OMO的方式,也就是“线下有教学,线上有陪练”。甚至会有一定比例的主课课程将会转到线上,比如每周一节线下课,每周、每月也会有一些直播课,以此来实现性价比、便捷度和教学效果上的提升。

  对于快陪练来说,OMO不单指去拓展外部更远的用户,而是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赋能,通过B端合作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师资方面,在线上提供更好的老师;教研方面,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教学内容;技术工具方面,提供线上教室,同时还降低了线下租金。

  因此,快陪练将发力B端,坚持2B2C的模式,线下复课后,B端和C端会均衡发展。

  未来,快陪练将与线下的音乐培训机构绑定在一起,通过合作的方式共享流量资源,从而进行高效获客,同时,统一的教学也能够使合作伙伴从中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陪练仅是音乐教育培训其中的一环,而音乐教育培训一是刚需性不如K12,二是比K12更加分散与复杂,三是难以标准化,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时间去解决。

  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会不会有些许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陪练及其B端产品的探索留下了一些想象力。(多知网 张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