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上
“2+3=?,这个数学题你用几个步骤解答?”
大多数人可能会直接背出答案是5,也有人可能会回忆起小时候掰着手指头计算的过程……
“实际上,这道数学题其实在大脑会经过47个学习步骤,过程就是数学思维。” 火花思维创始人兼CEO罗剑告诉多知网,“如果直接去背答案,或者省去了中间的计算步骤,那可能很难对数学‘开窍’,学高等数学一定会被难倒。”
随着学科素质教育的兴起,在线K12数学思维相关创业项目火了。从今年3月起,成长保、一休数学、快乐种子、火花思维先后完成新一轮融资。
电影《A Beautiful Mind》(中文名:《美丽心灵》) 开头片段,该片为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人物传记片。
在多知网的Open Talk第十六期活动中,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丽君在回答与会者提问时指出:“数学思维训练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家长们对于启蒙教育的意识会越来越强,除了英语启蒙,数学、语文也是非常重要。”
而作为火花思维的投资方之一,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也表示认同:“随着消费升级和85、90后家长对于数理逻辑的进一步重视,在线数学、逻辑思维训练课的渗透率会飞速提升。”
家长在教育升级,数学思维成英语之外的刚需
自今年2月起,教育部开始对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现象进行整顿。在这一背景下,素质教育类的创业项目受到资本的关注,数学思维也跟着火了。
数学思维是什么?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数学思维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着快乐种子联合创始人及 CEO 于大川的解读,“数学思维里包括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抽象概括、联想创造等能力。这些能力对培养孩子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以及自律条理的生活习惯都至关重要。”
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有它知识的特殊性。于大川告诉多知网:“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本身包含很多的思维方法,比如在数概念学习中,从物体到量再到数本身就是抽象能力的实现、逻辑推理模块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训练。”
“数学思维不是简单的计算,更不是背诵”,罗剑了解到,国际学校非常重视数学思维,甚至入学考试会有相关题目。“2+3”这个案例实际上是他听某国际学校的校长说的,他当时就感悟:“学好数学不是纯粹地背诵乘法口诀,那可能会限制思维。”
而某大学教授的观点证实了罗剑的想法,这位教授班上的大学生在高考时数学成绩都不错,却学不好高等数学,一碰微积分就崩溃。这是因为“高等数学靠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刷题”。
正是基于数学思维的这些特点,在众多数学思维项目中,均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思维逻辑训练、PBL(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STEAM教学理念为卖点。
在核心用户群方面,数学思维项目主要面向3-12岁儿童提供内容和服务。成长保面向4-12岁儿童; “一休数学”主打4-10岁儿童;“快乐种子”定位于3-9岁儿童;“火花思维”则针对3岁-10岁儿童推出相应的数学思维课程。
在应试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家长会对数学思维买单吗?
今年3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针对“小升初”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并且,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学习各类艺术类的课程对应试对升学并没有太多帮助。
从需求来看,徐诗强调,数学是升学刚需,但思维能力不完全等于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现在家长都很注重的,数学应试能力是其中的一块。
她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本质上还是80后、90后的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升级了,希望孩子能力向得到完整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户不仅仅是在消费升级,也在教育升级。
“中国家长的需求在一步步发生变化,他们正在经历教育消费升级,从传统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罗剑跟徐诗观点相似,他举例,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跳舞、钢琴,亦或是体育,其实并不是为了应试,也不指望他们成为专业选手,更多的是培养情操与气质。
有意思的是,当前大火的少儿编程也把卖点放在了“思维训练”,但罗剑这位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却笃定“数学是所有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掌握了逻辑思维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
在罗剑眼里,培养数学思维不是停留在让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层面,“启蒙和培养兴趣更为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罗剑判断,“数学思维在未来会成为刚需,英语其实最初也不是刚需,是后来演变的,家长的需求在与时俱进。”
于大川也提到:“在线英语市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从家长的购买意愿和续费率来看,已经形成了千亿级的市场。而在线的数学思维培养是英语之外最刚需的需求,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复制在线少儿英语,线上直播课成数学思维的热门
实际上,做数学思维的线下机构也数不胜数,一些辅导机构也在切入数学思维训练。但是,今年数学思维线上直播课也成了热门,而其也沿用了在线少儿英语寓教于乐的上课方式,也在探索“1对1”和“1对多”小班课。
张丽君在带女儿试听了很多在线数学思维课程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互动式的产品设计刚好很适合数学的学习,数学需要有很多孩子独立思考和训练的部分,而外教课要做到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老师和每个孩子有更多的直接互动。”
而张丽君代表创新工场投资的“快乐种子”,既有线上直播课,包括1对1和1对4两种授课形态;同时也有线下体验店,但不承载授课功能。多知网获悉,今年“快乐种子”将Allin 线上直播课。
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这些为思维培养提供了载体。于大川解释,“在线直播的数学有一个天生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互动方式,这与其他科目非常不同。语文学习不太强调互动,老师只要把讲故事讲好,语文的灵魂自然浸染了孩子;而英语强调人与人的互动,这可以帮助孩子不学成哑巴英语。”
在教学方面,数学思维课程也像在线少儿英语一样强调老师要调动学生情绪,同时,也会加入游戏和动画等来营造学习氛围和课堂乐趣,以加强学生的专注度。
“快乐种子”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课件中加入了游戏动画和参与的环节来提升内容的趣味性、坚持度以及成就感,此外团队还购买了“超级飞侠”的 IP 形象。
而火花思维借助自主研发的课件,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和动画、游戏、趣味教具等多种方式结合,将知识、能力、思维三者相互连接,帮助孩子学习掌握思维方法。
“一休数学”的课件则是根据幼升小面试真题提炼出知识点和能力点,改编成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同时,采用小班课形式授课。
在班型方面,火花思维小班课分为1对4和1对6,按年龄段分班,采用“固定学生、固定时间、固定老师”。罗剑认为,“三固定”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时长方面,火花思维一次30-40分钟,单课时价格在80-100元之间。
在火花思维用PC或Pad上课,老师1对6,老师的屏幕能看到6个孩子的屏幕,如果哪个孩子没做好或者不会做,老师会单独指导。
上完课程,老师会给孩子分配作业,学生可以使用火花思维提供的纸质练习册进行课后练习与巩固,然后家长可以用手机拍照上传作业,相应的老师会做出点评。
作为互联网的信徒,罗剑看重产品的研发以及后台技术的支持,他认为,“产品和技术将是这个领域未来竞争的关键”,因此火花思维耗费了最大精力自主研发了课件和直播系统。
除了产品体系之外,跟在线少儿英语类似的还有教师端的供给。根据罗剑的描述,“火花思维采用的是全职老师,同时在武汉建立了第二总部,以储备人才”。
此外,在效果方面,在线数学思维跟在线少儿英语的发展路径也颇为相似, 针对“1对1”和“小班课”哪种形式效果更好有待时间的验证。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的成长,线上的教学场景也会越来越丰富。但是,于大川强调,“线上教学不是传统教育的替代品,而是一个新的教育生态”。
数学思维赛道能否跑出VIPKID级别的公司?
数学思维线赛道的火热有目共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北极光创投、IDG资本、创新工场等一线基金都参与了进来。
6月,儿童数学思维在线平台“火花思维”完成2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北极光创投和已有资方IDG资本、光速中国、山行资本、金沙江创投跟投。这是火花思维一个月内的第二次融资。
5月,“快乐种子”完成由乐元素领投、创新工场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4月,“一休数学”获得上海葡萄控股领投、蓝象资本跟投的数百万元种子轮投资;3月,成长保完成1.5亿B轮融资,由真格教育基金领投、昆仲资本等跟投。
虽然多知网率先爆出成长保数据造假的消息,但是,有投资人表示“是行业个案”,多家投资机构仍然看好“数学思维”这个赛道。
有不愿意具名的投资人向多知网表示,教育行业需要破除像房地产一样的泡沫,行业选手在充分竞争后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
同时,对于数学思维赛道的在线项目未来会不会出现像VIPKID这样级别的公司也引人关注。
作为投资人,同时又是一名妈妈,张丽君对孩子的教育深有体会,她看好那些具有“个性化的、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 的数学思维训练项目,并且认为“未来家长会越来越重视启蒙教育,除了英语外,数学和语文都很重要。”
山行资本看到了“数学思维的赛道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在线规模化可能性广”,徐诗也认为,“数学和语文都有机会出现独角兽级别的公司,就看谁能先跑出来。”
作为一名创业者,罗剑坦言,“不能追求快,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慢活儿,必须奔着十年以上去做。”
而IDG资本作为火花思维的早期投资方并在新一轮继续注资,谈及该赛道前景时,IDG资本董事总经理王辛认为,“数学思维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新的比较大的培训品类,经过时间的锤炼,肯定能跑出实力较强的公司”。
实际上,对于数学思维创业项目来说,获客成本、产品与服务、师资队伍……这些缺一不可,尤其是教、学、练、测每个环节里面产品体系的完整设计都很关键。
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对数学思维的认知和接受度,最终还是要看孩子的学习效果。
徐诗提到:“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考验团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社群洞察、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以及团队迭代升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