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GES 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俞敏洪张邦鑫第一次同台对话,从科技、产业、自身发展三个维度分享对彼此的战略打法,以及对未来教育的看法。

【GES】俞敏洪张邦鑫首次同台对话,最强对手见面谈了什么?

2019-12-19 10:57:06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黎珊  

  多知网11月29日消息,在今天的GES 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俞敏洪张邦鑫第一次同台对话,从科技、产业、自身发展三个维度分享对彼此的战略打法,以及对未来教育的看法。

  而谈及未来双方的状态,俞敏洪及张邦鑫希望,未来在业务上友好竞争,在教育的高层次方面精诚合作。同时双方也宣布将各出5000万元,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以用于教育公益。

  以下为双方谈论内容,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喜欢”与“崇拜”

  俞敏洪:邦鑫喜不喜欢我,我不确定,但是我喜欢邦鑫是真的。

  第一因为他是我师弟,师兄不喜欢师弟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第二我们虽然都来自北大,但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气质不同,邦鑫身上很多的内容是我很想要的,当然也许我身上的特点,他也很喜欢;第三则是我们的创业经历很相似,同时又有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新东方从学而思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中小学的全科培训,如果没有学而思,我们可能不会做,现在我们发现他们也在向国外的考试领域去深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同时推动中国多个教育领域的发展。

  新东方在很多年里都是没有对手的,你要知道没有对手真的很痛苦,但是有了竞争对手更痛苦。

  这就像男女之间谈恋爱一样,一下子追上了这个姑娘,反而觉得没劲,追不上又觉得要追上了,才有意思。

  我想新东方与好未来之间的感觉就是这样。

  张邦鑫:我对俞老师是崇拜。

  我读大学时,俞老师的讲座正风靡全国,不止是我,好未来的很多高管都是俞老师的粉丝。在电影《中国合伙人》出来前,我看到了一些与俞老师有关的故事。

  我创业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压力,但一想到俞老师遇到的那些,我觉得我的苦都不算什么。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以前有一本书叫《东方马车》,那是我看到的最早和俞老师相关的故事,看完之后,真的一身冷汗。

  故事里提到的关于安全、合伙人关系、高管包容等等问题,如果我当时遇到了随便一个,没准儿就把我折腾坏了。

  再到后来新东方的上市,其实也是为中国的教育机构试了很多路,当时新东方作为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摸索的路、探索的环节很多,但是也是在俞老师探索过后,才让我们驾轻就熟了。

  所以大家真的不知道,俞老师默默做了许多事情。

  从“良性竞争、紧密合作”到了 “友好竞争、精诚合作”

  

  俞敏洪:邦鑫应该完全没考虑和新东方竞争,所以这个对他完全没有价值,我也想说既然刚刚邦鑫表示新东方帮了你们那么多,那给点股份也是应该的;第二就是我们其实也在向好未来学习,因为现在培训领域的方式格局和十年前比已经很不同,邦鑫比我年轻二十岁,确实在教育领域之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它向前推进。

  而说到竞争,其实我和邦鑫常常见面喝茶,也会讨论合作与竞争以及对未来的看法,我们希望好未来与新东方可以在业务上“友好竞争”,在教育的高层次方面“精诚合作”。

  张邦鑫:上一次俞老师和我说,我们两家的关系是“良性竞争、紧密合作”,到了今天又升华成了“友好竞争、精诚合作”。

  学文科的人,就是有水平。

  李一格:两位老师怎样看待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如何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张邦鑫:我觉得很惭愧,好未来虽然已经14岁了,但是前五年没有核心价值观,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因为我是研究生二年级开始创业的,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所以当时不太懂组织管理方式。

  到了2008年,我们才发现企业应该有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但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树立价值观的时候,刚好可以基于我们之前的工作经验,价值观和商业模式与价值观比较匹配,于是更容易落地。

  俞敏洪:邦鑫讲的很理科生思维,也就是用系统和控制点来对某些事情进行监控和实施,所以邦鑫在这方面会比我遇到的事情少一点,因为他从开始确定价值观到执行是一条线。这也是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的不同之处。

  新东方的核心价值观,从最开始就没有变过。

  围绕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如何把快乐带给学生等,这些始终没变,但是因为我的文科思维,就偶尔会容易有偏向,价值观在执行层面就会有一些变化。

  提到知行合一,这个概念是以“心”为核心,而从心到到达的目的地之间,其实你是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我们要做的是有一整套的保障体系,保障你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而不是偏离的,比如说我们面对投资者对于我们的收入和增长预期要求,与我们死命抓教育、死命关注对教育的贡献的时候,这两者是存在矛盾的。

  

  总而言之,在商业化运作的商业机构里,想要做到知行合一,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学而思和新东方之所以能被百姓普遍认可,可能就是我们在努力去做到知行合一。

  最好的升级就是两家同时意识到用制度来保障知行合一是更有效的。也就是必须时时监控、监督,时时警惕、负责,用整体的系统,去防范偶发的“个别现象”,毕竟一个个别现象,很可能毁掉一个机构。

  当然,要做好,依然需要继续努力。

  科技+教育

  李一格:想问下邦鑫老师,好未来在创业之初就有互联网基因,一直到现在在自身的教育产品上也运用到了一定的技术,所以您在每个阶段是如何运用科技创新的?又怎样看待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张邦鑫:当时创办学而思其实在一边做线下辅导班一边做线上社区,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与技术的结合可能是有以下一些契机与方法:

  首先,在初期因为我还常在实验室做实验,所以很自然的考虑如何把实验室的一些方法、工具运用到教育之中;我们当时自己做网站,就发现互联网可以带来客户,通过线上的获客就可以带动线下报班,也可以说是比较早的O2O,线上获客,线下交付服务。这一点也和新东方有些区别,因为新东方当时偏向靠讲座去做学生的引流。

  再到下一个阶段,我们就开始做视频,也就是网校,再到直播,线下也就是做一些智能的互动课件。

  而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直播技术、数据以及人工智能。

  最近我们开始研究脑科学相关的内容,我们认为,如果可以全面地把学习的数据匹配上脑科学,也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学习过程。

  问:有这样一种观点,是说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教育的发展速度,那对于这两种速度,您怎么看?

  俞敏洪:邦鑫可能相对更关注技术为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我关注的是技术能做的东西和技术不能做的东西在教育方向的区分。

  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已经越来越小,因为在现阶段和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在现阶段已经被用的差不多了,但是关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带来的深度学习内容,可以为教育的手段、内涵,带来质的变化。

  但仍然敌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培养。

  我曾经开玩笑,一个机器女人有这个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优点,你会不会娶他一辈子。你可能会说想娶她试试,但不会承诺跟她在一起一辈子。

  因为你会发现她不如一个真正的女人。

  哪一点不如呢?因为真正女人的行为是不可预料的,而正是因为女人的行为不可预料,所以女人才可爱。

  当一个女人的行为变为100%可以预料的时候,其实就失去了一切可爱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发现,在家庭中百依百顺的女人是会被男人抛弃得更快的。

  在教育领域,深度内涵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未来要关注的是对于孩子的培养是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以技术来推动,是否能够做到,是依然要打个问号的。

  尽管我读了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但邦鑫不用读就懂,我是读了还不懂。有时我会问比较傻的问题,比如一次问李开复:你认为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比人类更加有直觉判断离、想象力、思维能力,并且带有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机器人,部分的取代人类。

  李开复回答,严格意义上说二十年之内应该不会,但就算两年之内达到这个水平,也无法取代人类在人与人之间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科技、教育和人三者的密切结合,才能一代一代地创造美好。因为科技已经在各个方面把人类推向下一次层级的进步,但科技并不能解决人类内心深刻的孤独和幸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真正的教育。

  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快就能达到,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好未来新东方联合起来做很多努力、研究和实验。

  这也是刚刚我说的在教育的高层次,我们两家必须合作的重要原因。

  李一格:刚刚有句话总结,技术取代不了可爱的女人。

  俞敏洪:也取代不了像我和邦鑫这样有魅力的男人。

  李一格:刚才俞老师让我想起一句话,每天都有很多公司想要颠覆新东方,其中有一批已经把自己颠覆掉了,有一些还在坚定不移地继续颠覆新东方。您认为科技颠覆不掉教育的什么内容?

  俞敏洪:科技颠覆不了人与人之间深度的领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传递,人与人之间温度的传递。如果让人选一个归宿,他会把自己归宿到人群中去。我依然相信在座大部分人会选择“与人同在”。教育解决的问题是利用科技来推动人类真正的进步——创造力进一步的提高。

  双巨头资本战略

  张邦鑫:好未来有三个原则。

  

  一、在品类方面,好未来主要做K12,最近在做留学。俞老师最近跟我说留学是个“大坑”,我也觉得请教俞老师晚了点。好未来的主要品类还是比较少,教育从备孕开始到胎教,到职业教育,后面中国还会有老年人教育。人群其实很宽泛,每个人都需要教育,但实际上好未来做的比较窄,不做的品类,希望与优秀的企业建立联结,也是相互的合作和取长补短。

  二、在时间方面,新东方在很多领域很优秀,好未来在一些领域还可以,但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必然会出现大量优秀的公司,有可能真的颠覆我们。

  这些公司很多时候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好未来和新东方分别做了十几年和二十几年,我们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包括资源的局限性、视野的局限性。我想这一点也是和俞老师有共识的。

  投资很多创新的好处,就如我在未来之星所说,小公司跟大公司学经验和教训,大公司跟小公司学创新和活力。其实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投资的钱也是交的学费。

  所以在这条路上,屡败屡战,坚持走下去。

  三、我们觉得能帮到的公司。比如有的公司赛道比较小,主流基金不投的,我们投了以后就活下来了;有些是未来之星的学员,聊着聊着就投了。

  这三个就是我们的投资方向。

  俞敏洪:新东方好未来有时候是向趋同方向发展的。

  大家都在进行产业布局。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新东方的投资政策比好未来稍微谨慎一点。刚开始,新东方在思考应该组建什么样的产业链、生态圈。

  新东方十年前提出来,新东方的服务体系是0-25岁,整体方向是帮助年轻人成长。所以有人来找我投老年大学和老年用品,新东方就没投,因为考虑到不能把战线拉太长。

  0-25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小学其他教育产品,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围绕这些,无论是科技公司、传统公司,只要业务和新东方可以有互补作用或互相加持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投资重点。

  另一个策略和邦鑫一样,一旦投资了,就会关注到公司的成长,包括帮助调动资源。帮助解决这些公司的资金问题,还有个人的经验问题,这样把我们的经验教训交流一下,这样他们的成长路上就会少一些障碍,多一些机会。

  第三,在国际上寻找能够合作的标的。大家都在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同一个标的。这也很正常,因为面向未来,国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我们和好未来两家,在投资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重点偏向有小的区别。

  就像邦鑫说的,教育是非常碎片化的行业,教育做到像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也的规模,难度非常大。

  教育领域想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领域,只能靠投资、并购两件事来完成。也就是说,不是一家公司变成几千亿市值的规模,但相关公司加起来可能对中国教育发生重大的影响。

  为中国资本和教育的结合,为中国教育变革做出贡献。

  在一年前的一个论坛,我说过,中国像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公司,当时新东方好未来的市值是一百亿美金左右,未来还能出十几家。

  而以人民币百亿计算的公司,还能出几十家,这些机构合起来,如果能达成共识,在业务层面“友好竞争”,教育顶层“精诚合作”,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可能会因为民间力量,能带来对于现在比较僵化的、好像没有出路的教育体制的突破和帮助。

  为国家教育提供民间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是有可能做到的。

  关于未来

  

  俞敏洪:民间教育领域在未来三到五年中,混战中间的竞争,竞争中清洗,清洗中的升华。

  张邦鑫:我觉得未来趋势是“融合”。

  李一格:两位打算怎么做国际化,未来会有怎样的合作和交流?

  俞敏洪:看看中国和各个国家打交道的局面,从中美的紧密关系可以看,中国教育国际化是如何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结合起来的问题。利用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后形成新的中国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可以在世界上拿得出来,并能起到某种引领作用。

  张邦鑫:好未来,第一阶段会做一些投资,会对一些小的公司做收购;第二阶段会考虑外教口语公司。这类公司做国际化是非常容易的。相对来说,标准的产品可以输出到全世界,像VIPKID、哒哒英语。但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难,好未来看有没有可能把理科、数学的学习输出到美国。因为我想美国人也要学数理化,他们今天不学,迟早是要学的。

  第三,我们会考虑从一个学科做起,但今天看来比较难。因为中国的很多问题还没解决好,新东方和好未来市场占有1%到2%,市场还有很多流程没理清楚,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李一格:张邦鑫老师曾提到过做好教育其实就是做好慈善,我想问下两家企业的公益目标是什么?各自做了哪些事情?

  张邦鑫:做公益不仅仅是成就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一个公司做公益,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的员工成长和发展,尤其是一个学校,如果我们能发动一个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其实也是一种彼此的收货。

  具体的措施上,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双师模式,链接资源方和需求方,也在一些区县精准扶贫,但目前还是比较初级的状态。

  俞敏洪:我是农村来的,我深刻知道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机会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是建立了几所希望小学,每所小学都上百万。我们第一年用二、三百万投的希望小学,到了第二年发现那里已经养猪了,因为那时候规模还是不够用。

  所以我们也在慢慢地根据经验改变方向。

  现在新东方在农村地区培训了四、五万的教师,其实我们一开始也是支教,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支教老师和农村老师的课程衔接不上,支教老师走了,孩子们不适应。所以现在不打算做支教了,就培养农村教师。此外我们每年给农村来的大学生做一些补贴。

  过去两年的时间我也在摸索双师模式,但是网络的速度到达农村的时候,把优质资源送过去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我们要成立一个远山公益基金会,每家公司初期各投资5000万。

  新东方和好未来以后将一起努力,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资助内容。(多知网 冯玮 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