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离开?什么时候离开?离开去哪里?”

留下or离开,非京籍家庭的必选题

2019-05-28 11:04:25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敏  

  又是一年招生季。

  北京各区正在火热进行的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使得升学问题,尤其是非京籍学生的升学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要不要离开?什么时候离开?离开去哪里?”已经成了很多非京籍家长的每日三问。

  对于非京籍家长来说,在北京上学需要漫长的准备时间。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学,家长们是不可以佛系的。面对每日三问,非京籍家庭们究竟会怎么选择呢?  

“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一家三口回老家了”

  早在2017年的招生季,就有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提醒,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建立学籍,无法正常入学。

  参加信息采集,建立学籍,已经成为了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学的必要步骤,这也是迫使很多家长为孩子规划成长路线的重要一步。

  “如果信息采集通不过,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一家三口回老家了。”林艾说。而在此之前,林艾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一场关于准备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所需“四证”的大战。“四证”为在京实际居住所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在京务工就业证明等。

  2017年底,林艾来到北京工作,原本打算安排孩子半年后来北京念书,但是不到一个月,孩子就接受不了留守儿童生活了,于是林艾夫妻二人在2018年初就将孩子接到了北京读幼儿园,而“孩子坚决不能做留守儿童”成为了夫妻二人坚守的底线。

  海淀要求法定监护人的社保参保缴费地必须在海淀,为了保证孩子能在海淀就读,林艾2018年专门把朝阳的工作换到了海淀。

  “虽然通过了,但现在也相当后怕。”林艾说,“对于我们来说,付出代价最大的是社保,最危险的其实是居住证。居住证的有效截止时间去年的要求是到5月17号,而今年是到3月1日,我们运气好,在2月最后一天就办好了,不然真就得回老家了。”

  有人卡在了社保上,有人卡在了居住证上,还有人卡在了学位上,海淀要求“六年一学位”,即每个购房地址6年内只能协调一次入学申请。家长们选择租房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租房住址的学位问题。

  即使通过了信息采集,家长们还可能需要考虑孩子被派位至优质公立小学的可能性,因此有一些家长会选择民办小学。“一些民办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林艾也给孩子做了就读民办小学的准备,不过,在林艾心中,只要能够留在北京就好,至少一家人能够在一起。

幼升小信息采集没有通过怎么办?

  选择读民办还是公办,是那些已经通过信息采集,“上岸”的人才需要关注的事情,而没有通过信息采集的非京籍学生应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认为,可以放弃北京学籍,直接读国际学校走出国路线,家长帮论坛还有人指出,可以直接咨询相应的目标学校看是否还有学位空余或其他就读的可能性,但这一条路似乎也已经不可行了。  

  国内中小学生所就读的国际学校主要是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双语学校,就多知网向某民办双语国际化学校的咨询来看,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通知,明确提出“各区要加大民办学校学籍监管力度,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教委对普通民办中小学学籍监管加强的同时,国际化民办双语学校也被纳入了学籍管理的体系。

  他还提到,首先,放弃学籍是违反教委规定的,其次,学生没有在北京建立学籍,而是回户籍所在地建立了学籍,也是无法在北京就读的,因为“原则上人籍不能分离”,这也是教委重点排查的违规现象之一。

  除了国际路线之外,学生不想回原籍上学,还有没有其它可能性?移民,是一些家庭的选择。然而,真正移民的还是少数。

  林艾周围,一些没有通过信息采集的家长的选择是“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可以在老家建立学籍之后,以借读的形式在北京读书。但是,近几年来,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数量也正在减少。

  早在2011年,北京就有2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被关停。2018年,北京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黄庄学校,在经历了最初的4间教室、100多名学生之发展至3栋教学楼、1800多名学生之后,还是没有摆脱掉被关停的宿命。

  除此之外,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是很多家长们担心的地方,如果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家长们也不会选择打工子弟学校。

  根据2018年北京统计公报,201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同比减少16.5万人,北京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比上一年减少了29.7万。这就意味着,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正在流出,其中自然不乏因为孩子就学问题而离开北京的人。

  “我们也很无奈。”一位从事学校招生信息审核的老师说,“其实我们也没有很大的话语权,上面制定了规则,我们只能按照规则进行。政策每年可能会有一些微调,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一些微调无法通过审核,家长们也很懊恼。”

幼升小信息采集通过就一劳永逸了?

  通过幼升小信息采集,在北京进入小学,其实只是很多非京籍家庭漫漫求学路的开始,接下来,家长和孩子们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作出选择。因为,即使孩子在北京上了小学,也依旧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需要回原籍高考。

  首先,摆在家长们面前的选择是:离开北京参加国内高考,还是走出国留学路线。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丰台非京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罗宇仍然在思考,“我现在也非常焦虑,但还没有做好选择。”

  罗宇算了一笔账,如果孩子要走国际路线,高中三年大概要70万,而在国外大学四年至少200万,也就是说学生要走国际路线至少要准备300万左右的资金,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马初同样也在犹豫。她们一家很早就在北京买房了,现在正卡在积分落户的边缘,如果有新的落户政策出台,孩子就可以落户北京,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如果没有新的落户政策出台,马初则面临着大多数非京籍家庭面临的选择困境。“我们都想过要不要卖房,供孩子出国读书,但又想,这样的孤注一掷是否值得。”马初打算等一等落户政策再决定。

  如果要在国内参加高考,家长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罗宇分析道,学生至少要初二结束就回到原籍为中考做准备,但是学生回到原籍其实是很难适应的,而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变动,因为如果孩子要回到原籍,而家长则面临三种情况:

  第一、父母双方都回去,那么回到原籍则可能会家庭整体收入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家庭生活水平下降;第二、父母一方回去,那么势必会造成夫妻两地分居;第三、父母双方都不回去,由家长老人看管,孩子则需要留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罗宇还提到一种可能是,去其它发展空间比较好的城市落户,比如有一些人选择彻底离开北京,去深圳、杭州等其他城市重新开始,有很多人是选择了离北京比较近的天津。“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因为孩子上学去天津买房落户了,他们在北京上班,而孩子在天津上学,天津和北京的距离也不会造成很大问题。”

  “孩子现在读三年级,还可以再考虑一下,反正回原籍是不太可能了,以后我可能也会选择落户天津”,罗宇说。(多知网 王敏)

  (文中林艾、马初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