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爬坡,产品下沉”。

掌门1对1:为什么说技术是在线1对1的生命线?

2019-05-06 15:40:37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上  

  编者按:

  教育机构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今年初,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张捷曾抛出话题——“教育企业的未来是智能公司”。

  当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品牌日渐重视科技研发,转型为科技公司、智能公司已成为新的趋势。

  多知网将推出系列文章,讲述教育机构的时代变革。本文将讲述掌门的智能化迭代。

 

  文|王上

  教育到底有没有门槛?

  很多人认为,教育没有进入门槛。但在掌门1对1看来,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内容+服务+技术”。今天的掌门1对1正一步步提高门槛,尤其是技术层面。

  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曾指出掌门的发展思路是“技术爬坡,产品下沉”。技术,被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在线1对1公司,为什么技术是生命线?

  在业内,“在线1对1模式究竟能否跑通,未来能否盈利”是一直被追问的话题。在线1对1被认为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之一,是师资成本高。1对1的授课模式,注定是劳动密集型的赛道,是一个“重”模式。业内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将是全行业的天花板。

  除了师资成本,在线1对1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效果”。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供给端优质师资的稀缺、庞大师资队伍的管理,是每家机构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优质师资供给能否跟上?如何批量复制老师?如何保证教学效果?

  那么,在线1对1的突破口可能在哪?

  掌门1对1的思路是:“在线教育企业想要规模化必须要做‘轻’,唯一的可能是将其变的更智能,变轻才可以复制,未来才能够更好的规模化。”即用技术建立起竞争壁垒,同时解决用户体验和人效问题。

  掌门1对1每年在技术的投入有数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技术研发始终是重点投入方向,并且这一投入未来还会逐渐增长”。

  掌门1对1创始人张翼曾在演讲中指出,技术本身并不是未来教育发展最核心的壁垒,最核心的壁垒是技术下方巨大的冰山——数据,在他看来,“数据”是掌门众多壁垒中最高的那一个。

  在线教育利用精准数据的分析,能解决1对1学习的个性化问题,提高用户体验。掌门1对1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吴佳峻介绍:“在现阶段,1对1最适合智能化推送技术。因为如果是大班或者小班,针对每个人推送的课件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老师没办法同时授课,目前来说比较难。”

  在技术方面,除了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增加人效。用吴佳峻的话说是“增加人效和增强用户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双管齐下”。

  增加人效,就是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这里的人效指得是教育机构老师和服务人员的效率,也可以看作是学生用户的学习效率,技术让两者的效率都有大幅提升,那么用户的体验自然是会大幅提升的。

  用户的体验提升,又能促进人效的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必然是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贴心的服务,这样就能节省掉老师和服务人员在这一环节的精力投入,从而让他们投入更多精力在“育人”方面,全面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掌门1对1看来,在教育科技公司中,技术和大数据的落脚点是“高效”,而非是“替代”。因为教育中“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所以虽然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掌门1对1还是坚持真人老师教学,AI只是对其的辅助,学生需要真人老师去记录、去陪伴。

如何用技术提升师生效率?

  这两年AI对教育的赋能引发行业关注,场景的应用层如何落地掌门1对1早已也在探索之中。

  今年年初掌门1对1研发了教研智能化体系,即将各个教研环节进行AI智能化处理,支撑起智能测评、智能课堂、智能作业三大环节。

  教研智能化体系的推出也是围绕用户体验和人效,吴佳峻说:“推出教研智能化体系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学生和老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对于学生而言,面对浩海的题海,如何达到高效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他们所期望的,在掌门1对1看来,“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学习时间,而是应该提升学习的效率”。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化之后,可以通过专属学习图谱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对于老师而言,老师需要一个智能化的“助教”,这个“助教”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还能够帮助老师提高效能,让他们更多投入到影响学生的工作中。

  对于企业而言,教育企业在实现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学生和老师大量涌入平台的挑战,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本身难度巨大,需要保证数万老师的课程质量达到标准化要求,同时老师的精力有限,如何将知识教授和情感激励有机配合起来也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需求下,掌门1对1推出了教研智能化体系。

  教研智能化体系的智能测评、智能课堂、智能作业三大环节分别对应解决三个问题:一、为学生找到最合适的老师,为老师匹配到最合适的学生;二、把定制化的教学素材精准推送给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三、把定制化的作业推送给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教研智能化体系的底层逻辑)

  从外化效果来看,掌门1对1想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均实现有迹可循。

  在课前智能师生匹配方面,掌门1对1将提炼出的上百个个性化标签进行对应地匹配。这些标签分为两类,一部分是授课时间、年级、地域、科目等常规标签,另一部分则为性格、爱好、知识薄弱点、擅长科目、风格等软性标签,将老师推送给学生。

  掌门1对1还通过语音交互和机器视觉等技术手段监控课堂,判断授课质量,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回炉培训。

  现在很多K12在线教育机构都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试,进而匹配相应的学习方案。掌门1对1不止在课前测,而是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分为入学测、预习测、阶段测、考前测等不同类型。

  测评结束后,还会为每个学生生成测评报告,自适应系统根据学生的行为数据画像构建相应的学习模型,为学生找到最优学习路径,个性化地为学生自动推荐相应的课程课件和学习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掌门1对1的测评具有动态属性,学生每经过一个学习周期后,都会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评,动态测评可以不断更新校准学生的学习数据。

  吴佳峻透露,当前掌门1对1智能推送精准度能够达到90%左右。

  课程结束后,智能作业系统会对根据学生的课堂数据画像,并结合1200万AI题库资为学生进行课后作业推荐。掌门1对1智能题库覆盖全科知识点,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多种题型,可以细化匹配任何程度学生的练习需求。

  “在作业的批改方面,目前客观题已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批改,正确率达100%;主观题未来将利用智能电子墨水笔记识别等技术,不断提升批改的准确率。” 吴佳峻说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研智能化体系背后是一点一滴的技术积累与挖掘。吴佳峻向多知网介绍:“我们在2014年成立开始就在教研和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2017年开始对教研进行全面智能化赋能,随着不断对在线教研智能化体系进行升级和校准,现在这套智能教研体系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我们在2019年初正式对外推出这一体系。”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背后的组织保障

  掌门1对1从一开始做在线教育就决定了用技术来驱动公司发展,2014年,张翼决定从线下创业转为线上,当时就决定自主研发在线教育系统,因为这样,学生的行为链条就都会在自己的系统之内。

  技术迭代的过程并不容易,吴佳峻回忆,从2014年至今,掌门1对1技术历经了三轮迭代。

  2014年左右可以称之为“信息化”阶段,当时主要是做出最重要的部分,优先自主研发线上直播系统,支持PC/PAD/手机/电视。

  早期曾有一段过渡期,掌门1对1用QQ的视频功能来上课,但是问题很明显,经常卡顿延时,画质不清晰,上课的质量不够理想;再就是学生学习数据没办法有效留存。

  但当时想要自主做直播系统掌门1对1面临困难,比如缺少资金去租更多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技术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需要一步一步去吸引人才和资金,优化团队。

  面对这些困难,掌门1对1对内优化培养队伍,对外吸引强援,渐渐受到市场、人才和投资人的青睐,技术投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吴佳峻加入掌门1对1就是在2014年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他本是张翼的大学同学,两人最初并不熟,直到毕业前夕,作为团支书的张翼需要组织毕业旅行,他一边上学一边创业本就很忙,吴佳峻就主动帮忙一起组织,当时两人设计旅行路线、订酒店、统计人员信息、租车订餐事无巨细,一切都在计划中完美结束。

  通过这次旅行让张翼对吴佳峻印象深刻,为表示感谢,张翼请吴佳峻吃了烧烤,饭桌上张翼聊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吴佳峻本身也有家教的经验,对教育有敬畏之心,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吴佳峻决定加入掌门1对1。

  而“找对的人做最有价值的事”也成了日后掌门1对1挖掘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原则,有意思的是,“烧烤文化”也成了公司的文化之一——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不可以解决的,如果不能就两顿。烧烤文化所倡导的就是在同事、上下属之间构建起一种建立在价值观认同基础之上的信任感。

  除了从外部借力之外,掌门1对1还从内部做了改革与动员,组织架构方面倡导扁平化,并形成了纵向、横向、集约式管理组织的能力。

  从纵向来说,掌门1对1技术团队里面又进行了细致的拆分,分别支持教研、教学和学生服务等业务,每一个技术会固定管一块业务,每一块固定业务都需要持续地去维护,去更新。这样,所有人的工作形成一个闭环。

  从横向来说,有时候会有一些项目,会从各个组里抽调一些人组成临时的项目管理小组。

  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掌门1对1搭建了技术人才梯队,按着技术员工的专业度设置了T系列的级别,按着目前的人才梯队,技术团队大概是一个纺锤形的,即高端和基础人才稍微少一点,中间力量比较突出。

  为吸引技术人才,在人才激励方面,围绕开发的经费投入也是比较大的,除了人员工资以外,还设立了比如奖金、专利费用等。

  这种组织架构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掌门1对1要求以结果为导向,在公司内部,张翼提出“优质教育”发展路径后,团队成员就着手对“优质教育”的评判标准进行细化落实,在技术方面制定了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每个计划都配有具体的效果指标,技术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掌门1对1很看重价值观的统一, 其创始团队是年轻的90后团队,出生潮汕的张翼有着潮汕人特有的拼劲。作为重点投入方向,张翼在技术迭代的关键时刻常常冲在一线。最初为了让直播系统和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上线,张翼干脆一连两周睡在办公室,他很像是公司的一个榜样,价值观从他开始逐一传递,让整个团队非常具有战斗力。

  张翼要求掌门1对1无论对内对外都要快速反应、高速压缩解决问题时间,“人家一个月解决的,我们必须一个星期解决。”

  很快,掌门1对1自研的直播教学系统就上线了,技术也在步步深入过程中。

  2015年-2016年是掌门1对1 “数字化”阶段,把整个教研的中台、教学的中台都搬到了线上,针对员工的管理系统也线上化了。

  这个时候的直播系统已经比较流畅了,不像刚上线的时候,由于课件加入了交互视频动画,后台系统比较重,导致很多家里网络不好的学生上直播课时会产生卡顿的情形。为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团队对视频进行了提前预加载,并做了一些适配。

  宕机的情况也很少发生了,对比最初几年,后台系统一到周五晚上和周六日,会暴增到一个体量,远远超出了设定的阈值,然后引发宕机。后来技术团队做了一些预案,加大了服务器的储存量,也做预防的一些算法,做了一个检测系统,系统数值是绿色的就代表正常,红色就会报警,在变成红色之前都可以做出判断,直到现在,掌门1对1每天24小时都会有人盯着监控的仪表盘,对于宕机有了足够的预案。

  当前掌门1对1平台上已经拥有1800万注册学员,这些学员在平台上所形成的学习数据画像,能为智能推送和分析提供基础。同时,掌门1对1教研和课程也形成许多素材切片,对这些切片的管理同样需要大数据技术。

  而2017-2018掌门正处于“智能化”阶段,也就是说到了应用层阶段,这时候,掌门1对1终于实现了教研智能化体系的智能测评、智能课堂、智能作业三大环节。

  对于应用方面,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到精准。“比如说一道题的精准度,这个其实就需要调很长时间,包括给学生推送作业或者推测评的十道题,这十个问题如何去选择?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需要很多精准的算法,需要跟学生匹配,需要底层题库的题目不断地更新。”吴佳峻说道。

  未来,技术的想象空间在哪?

  “更智能”是掌门1对1对未来的希冀。

  接下来,掌门1对1表示,针对AI将持续优化,把AI做得更加精准,在大数据、算力、人脸和语音识别等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智能化产品的精准度;还要扩大适用范围,将AI引入到少儿领域,把AI做成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随着AR和VR技术的升级,沉浸式课堂也会在空间感和仿真度上不断进行感官提升。

  针对大数据,希望能落地到更多应用,包括用户分层、数据分层,将定点用户定点推送。

  人工智能还将应用于大班课方面,掌门1对1正在探索“智能走班制”,结合VR技术,形成特有的交互性、沉浸性、创造性课程特色。按规划,“智能走班制”的大班课,按照三个难度梯度进行设计,课程结束后,运用自适应学习引擎,根据学生成绩排名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决定下次课需要学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在进入下一节课时自动组班,并且推荐上一节课未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切片视频进行补充。

  此外,针对视频云,掌门1对1希望上课的流畅程度进一步提升,让在线课程能辐射到更偏远的地方。随着5G逐渐步入商用,有望让在线教育的直播延迟进一步降低,甚至实现完全的“无时差”。

  掌门1对1主张用科技让教育变得更美好,“AI和大数据能够将课堂透明化,不再是过去的黑盒,同时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个性化学习的可能,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掌门1对1团队认为,技术是需要实打实地与教育场景结合,而不是宣传噱头。

  用技术解决用户体验和人效的问题后,外界则更想看到的是营销成本和运营成本随着技术的爬升而下降,这将考验掌门1对1的组织管理与执行效率。(多知网 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