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尔寅
自今年3月1日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对职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及监督办法做出了规定,同时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为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和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
自“校企合作”形式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全国已经陆续组建了14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和70%的中职学校,吸引了约3万家企业参与。
而《办法》的开始实行,可谓是打出了正式的比赛发令枪。
在新入局的企业还在小心试探时,业内已经有了几家提前下场的机构,有着多年校企合作经验的达内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办法》落地,达内教育进展如何?为此,多知网专访了达内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高玮。
院校业务占总业务的18%-20%
2017年,达内的合作院校共792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数量各占一半,其中本科院校以二、三本院校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国家示范和骨干类院校为主。
高玮表示,达内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实习实训,近几年则将重心转到了专业共建上,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网络营销、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课程方向已经增加到22个,今年还将推进共建人工智能专业。
目前,达内院校业务占总业务的18%-20%,虽然并不是主力业务,但达内仍视这一领域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今年达内预计在院校合作业务上达到30%-50%的增长,其中不仅指的是院校数量的增长,还包括在已经展开合作的院校里扩展专业数量。”高玮说。
同时,2017年,达内院校合作的学生达2万人,这个数字预计在2018年会上涨到26000-30000人之间。
专业共建采用双师模式授课
达内和院校的合作方式,通常是先建立人才培养标准,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还是由原学校老师授课,达内的老师负责开设在大三、大四学期的专业核心课。
高玮介绍,为保证对校企合作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其教学质量,达内组建了一支300-400人左右的教师团队来专门负责高校授课,这支队伍占达内老师数量的17%左右。其中,主讲老师通过双师模式进行授课,辅导老师则直接入驻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达内的主讲老师必须具备5-8年的从业经验,同时,学生需要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对老师进行打分,达内老师根据打分情况核算绩效。”这一类专业核心课程分模块进行授课,一般每个阶段的课程900-1000学时,会由5-6个老师共同完成。
对于直接进驻到学校的辅导老师,达内则一般按照每100位学生配备一位辅导老师的比例进行派驻。
此外,达内正在推进产学研模式,将企业真实的开发需求和课程内容相结合。
“在最后一到两年,达内会将自身的软件外包业务交给专业共建表现优异的学生,由项目经理带领完成,同时发实习工资,这也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了1-2年的工作经验。”
据达内的官方数据,达内和黄淮学院共建专业的学生,平均起薪在6800元。
障碍:技术迭代远超教育部专业目录更新速度和经费问题
高玮介绍,除共建专业外,还有一种校企合作模式是共建学院,其中又包括两种形态。
其一是虚拟学院。这种情况一般源于企业在一个学校合作共建了多个专业或者跨专业项目,通过整合多个专业,建立虚拟学院,可以便于学生的管理和对外宣传。
其二则是真的建立实体学院或大学,但目前此种模式进展较慢,需要考虑的维度较多,尚没有成熟案例。
“虽然促进校企合作的办法出台了,但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发布,所以对于共建实体学院这种‘重模式’,机构还在观望之中。”
高玮透露,达内计划今年和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共建学院的项目。
此外,校企合作的障碍还在另外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是技术的不断迭代远远超过了教育部专业目录更新的速度。目前校企合作的应对形式就是在专业后面加上新的方向,即跨领域专业,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教育部目录更新前就接受对应的专业课程。
其次是经费。高玮表示,目前达内的校企合作中有两类学生,一类属于专业共建的学生,他们集中在山东、内蒙、江苏、甘肃和吉林部分院校,因为这些省份的政策允许学校对校企合作的专业进行高收费,多收的费用则会支付给企业。但更多的省市目前在政策上不允许高收费,需要靠学生自主交费,这些地区的校企共建招生手册上,往往会注明校企联合办专业,收费标准另行规定,而没有具体的数字。
这其中涉及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学校往往只能购买企业提供的硬件,而购买教学等纯服务项目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软性的,对于如何定价,政策并没有规定,所以学校考虑到风险问题不会直接向企业采购服务项目。
“如果未来有一天国家既鼓励学校采购服务,又对服务定价的标准和采购的原则作了细则性的规定,那这个障碍真的就彻底的扫除了。”高玮说。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校企合作领域在摸索中,似乎未能完全摆脱“面上合作多,深度合作少”的困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校、企业该怎样加强交流使合作更加深入,怎样找到学校与企业利益双赢的切入点、结合点?这仍然需要业内的深入思考。(多知网 曹尔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