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这一年6个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岗位的培训行业人的故事。

请回答2017:13万公里和500个老师,“我的梦想正一一实现”

2017-12-29 09:19:48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初骊禹  

  文 |初骊禹

  “掌门又融资了啊!”在日前掌门一对一在发布会上公布融资之后,有人如此感叹。

  K12线上辅导王者争霸赛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在线一对一直播风生水起之时,讲了3年线上大班直播课的K12老师,正在开始录播+直播+答疑模式的新探索。另一方面,在线少儿英语领域依然是最受关注赛道,课程顾问和班主任的时间恨不得掰成两半,“感觉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了”。

  红黄蓝事件加速了幼教行业政策的推出,一拨机构面临无证关停的命运,但是,这些遭关停的幼托中心就一定是“黑心机构”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无奈?

  而创业与投资正在回归理性,光靠数据讲故事已经没有用了,一些项目关停,一些项目重新出发,一些项目转型完成。

  这里是2017这一年6个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岗位的培训行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不同的侧面。

  陆雄杰创业者

  “创业再出发,不靠融资烧数据。”

  10月9号是今年最开心的一天。这一天,公司开始走向正轨,一方面老师开始正式录课,一方面开始招生。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2014年,拿到融资了,产品也出来了,但是迟迟跑不出来盈利模式。这种情况再做下去可能意义不大,所以我就把项目关了。

  这一年看行业,很多融资失败,变现困难。之前光靠数据讲故事的一些公司,全都开始寻找变现出路,有几个甚至已经关了。我觉得之所以变现困难,更多是因为准备不够。

  这一年出差去了28个城市,不断行走的同时也不断在思考,不断去各种交流活动,听听大家怎么做,怎么想。其实这个创业项目的缘起就是因为听了粉笔CEO张小龙的课程,我又对考研这块比较有研究,所以就做了这个项目。

  我的第二次创业不着急,一定要想清楚再去做,一定要保证这个项目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

  刘杰独立老师

“13万公里、百万人次听课,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了”

  2017年走过了13万公里,去多个城市公立校做讲座,线下听讲座和课程的学生一共积累了9万人次。线上就更多了,这一年做在线课程累计听课百万人次。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一年比上一年学生的付费意愿强了很多,对网课的整体接受程度也高了很多。

  之前的学生比较喜欢低价课,但是今年却有好多家长加了我们的咨询老师直接购买正价课程,口碑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了,家长和学生也不再把在线课程仅仅当作一个商品了,更多开始看重效果,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把价格摆在首位。

  但另一方面,这一年其实走得非常艰辛。因为今年做了大量的调整,无论是课程体系,人员架构,服务体系,答疑体系,还是教材研发,直播可能并不是让学生快速提分的最好方案,如果课后答疑的机制运行得好,录播课反而可以让学生提分更快。

  学生其实并不排斥听网课,但是你让他们听直播很难,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时间很少,那些住校的学生的时间就更少,他们除了周末能回家一下,其他时间根本回不了家,也无法保证按时听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其实直播里面嘈杂的信息更多,因为要保证互动的效果,而录播则可以有更多干货,加上助教团队的24小时答疑服务,其实效果更好。

  今年我把助教团队分了工,以前是15个人的团队,每个人咨询和答疑都负责,今年变成10个人负责答疑,5个人负责招生,课程之外的服务和答疑,对于学生的提分帮助很大。

  前几天得知了一件挺让人开心的事儿,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们她的成绩从高二的256分提到了上次月考的690分,这个学生本来要考艺考的,但后来下决心要参加高考,直接从学校请假回家,一直在学网课。像她提升这么快的确实不多见,但是也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正在显现。

  前两年很多人认为,可以用一种碎片化的方式来学理科的科目,但是我现在发现,可能并不是这样。一个学生在某个知识点出问题,很大的可能是他在前几个知识点就已经吸收不到位了,所以,想掌握一个学科,系统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这一年其实也有一些没有持续的变现能力的平台倒闭或者是增长下降,特别粗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还是会回归到教育本身,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了。

  Tina 幼托中心创始人

  “要是不让我做,那我也只好不再做了。”

  最开始做这个幼托中心其实是自己有了孩子,当时恰逢在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又对这个领域一直有兴趣,就开了这个园,7年来一直是以小而美的状态在运营。但是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这个幼托中心可能办不下去了。原因之一是幼儿园的负面事件导致公众对幼教行业的信任感降低,另外11月份的大兴火灾也对安全敲了警钟,相关部门开始联合起来,大规模核查各种安全隐患。

  其实,幼儿托管的机构管理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地带。如果要办幼儿园,可以去教委申请一个响当当的资质,而对于孩子入幼儿园前的幼儿托管,却没有专门的组织或部门来主管,去对接和统合所需要的手续。现在三色幼儿园事件一出,各种办园资质或者幼教中心托管的资质对于我们这样小规模的中心来说,基本不可能达到。

  其实从内心深处,并不是怕检查,相反,我倒觉得所有会涉及孩子教育的机构都应该被加入监管,并有相对明确的标准可依,这样才有利于幼托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事实上这些年来无论要办哪个许可,都要去各个部门问,协调各种关系,牵扯很大精力。而且很多时候各部门权责不是很明晰,不确定性比较大。实在不想把时间花在各种手续和运作各类关系上面,所以就选择了自己耕种自己的小自留地,自给自足,问心无愧就罢了。

  因为看不到明确的行业标准,也找不到简单有效的申请途径,我从前两年开始尝试转型,新加了一些业务。比如开了一些兴趣班,主要是教孩子口才和英语,目前口才有7个班,外教有5个班。因为对素养教育比较感兴趣,我在陪娃学玩同时建了两个户外的群,包括做了一些素养教育、营地教育品牌和母婴类产品的代理等。

  做这些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在有限的场地上,把时间和师资等资源协调好,提高运营效率。当然因为规模小,相对也更灵活,这次“飞来横查”除了幼托业务影响,其他业务都还正常进行。但我看到不少幼托同行因为这次严查失了生计,甚至有同行在国外留学多年之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回国,原本希望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惠及更多中国儿童的,但就是因为没有申领到许可证,也没把地址选在一楼,现在被通知直接关园,很好的软硬件资源都受到冲击,不能很好发挥效力,我觉得十分可惜。

  之所以选择学能和素养教育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一个重要促因是今年春节时,我参与组织了一次赴意大利的国际游学,当时带了六七个家庭,去感受欧洲当地的文化,途经意大利的五个城市,感触最深的却是我们这些孩子在基本的素养和礼仪等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孩子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21世纪属于中国,现在的孩子长大后将来必将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我想我们有必要针对目前飞速成长的儿童,从最基础、最落地的方式真正夯实国民素质,提升民族形象。我希望有机会亲自参与加速这一进程。

  Alan 英语一对一项目课程顾问

  “2017,我的梦想正在一个一个实现。”

  去年9月10号我入职,到今年9月10号是一整年。要是只看这一年,2017年一年我大概有200个报名成功的学员,也就对应了2000-3000个体验课的学员。

  但每个月的业绩不稳定,有的时候能拿1、2万,有的时候只能拿底薪。我是那种转介绍做的特别好的,几乎一半报名都是因为转介绍来的。到今年下半年公司开始着重抓转介绍的时候,我挺开心的,因为这证明我当时进来之后选择的路是对的。但也是因为转介绍是我的强项,所以今年被抽调到其他组重点带这一块,当时心里其实是不开心的,加上带我的特别好的领导去了别的公司,个人的状态受影响,调到别的组后两三个月的业绩一直不太好。

  其实开始做这行完全是误打误撞,我之前是做房地产的,去年的房地产比较容易赚钱,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用谎言去沟通,我受不了这种方式,于是就出来了。加入51Talk最初只是希望可以找一份可以持续做下去的工作。

  这一年最令人开心的事情是9月份我换了房子,现在和几个比较要好的同事合租了一个两室一厅,客厅有一个电视机,可以看的那种,我们还买了各种锅一起做饭,阳光房被我们改成了放映厅。另外我还养了一只猫,你可以想象休息日的时候,早晨猫把你弄醒,然后你起来煮一小锅牛奶,和朋友窝在一起看一个电影,这才是生活。而刚加入这里的一年多以前,我晚上只能睡在网吧,因为租不起房子。

  这一年我从成人英语转到了青少,你会发现成人英语的时候,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对方态度总是很冷。而青少因为都是和妈妈或者是和孩子沟通,会有意思很多。同时也要求更高的专业度,因为需要解答家长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是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休息日总是“不正常”,这部分我会有点迷茫。因为也有其他领域的朋友想找我一起做事,比如软件销售,工作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有固定的休息,收入上和这边差不多甚至还要高。有一段时间我确实在思考这类事情,但是每次到公司打开电脑,看到QQ上跳出来的各种学生或者家长发来的消息,就会发现,内心还是放不下学员。

  今年的某天,突然得知有同事得了癌症,我们帮他在轻松筹平台上筹到了20万。但同时其实也挺害怕的,因为我的工作压力还是蛮大的,特别怕我哪天生了病却完全没能力照顾自己,于是就去给自己买了份保险。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我的梦想正在一个一个实现,我还是很幸福的。爱笑的男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Damon VIPKID学习成长伙伴

  “业务快速增长期,每天工作9-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从加入VIPKID开始,到对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心应手的过程。刚开始进入公司培训,后期开始接学生,对每个学生说明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各种上课过程的问题,帮家长推荐合适孩子的老师等等。

  现在手里有100多个孩子,让我触动最大的一点是看到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还有前后状态的对比,这个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公司今年融了资,虽然开发布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忙,没有办法去现场,但是看了照片大家都觉得受到鼓舞,我觉得我当时选择加入是做了正确的决定。

  其实进来之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4月份公司扩大规模,那个时候我们每个部门的所有员工工作负荷很大,每天我下班基本是在10点、11点,有的时候是凌晨。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还是会遇到家长质疑我们给出的学习建议,这个比如我们用的这种外教的模式,是不是可以有效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升。到后来沟通方式上慢慢熟悉了之后,这种问题就比较少了。

  其实,之前我做的是助理类工作,当时觉得这个公司很好,就加入做服务方面的工作。因为其实我们的工作内容,说实话对行业里面发生的事情其实接触不算是太多,主要精力就是放在这些孩子身上,比如他们的学业有什么变化,需要做哪些具体调整。

  王嘉国K12一对一项目运营

  “努力去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会有点难过。”

  我在教育行业待了5年,前三年半在做一对一老师,最近这一年多在做运营。最近这一年,我的工作就是找到更多的老师,一对一平台本身需要大量的师资储备,比如广东的家长,肯定希望找的是广东地区的老师,而且还希望是省会的,重点高中的老师,再加上学生这边肯定是安排在特定的时间,就导致了一对一平台上找到完全合适的老师这件事变得有点难。

  所以我们要不断去开发新的老师资源,通过电话、QQ去联系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愿意参与试讲。这一年,我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500个老师。

  你可以看现在市场上,光是做K12一对一辅导的公司就有18家,最后期的已经到D轮融资的阶段了。这直接导致一个问题——老师、资源、钱就那么多,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比如百度投放,K12在线一对一辅导这类词的价格涨了两倍。

  直到今年10月,我所在的这个项目最终还是关了。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一个工作很拼的女强人,为了创业来到北京,她付出那么多,却没有成功,这件事情会有点令人难过。

  请回答2017,你的培训行业这一年关键词是什么?这个词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