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4月1日消息,巨人教育副总裁杨晓红在第八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上,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教师应该在职业生命周期里从时间、广度和范围以及深度三个维度进行投入和思考。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日趋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使得教师专业化向教师职业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互联技术知识将成为新元素,并与“内容知识+教学知识”更好融合,构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那么,互联+教育背景下,未来教师专业成长新的路径如何?杨晓红分享了四点看法:
一、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
杨晓红指出,网络学习空间足以支撑教师对教与学的资源、成果和经验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总结,形成具有教师专属的资源库,形成伴随其教学生涯且动态积淀、更新的知识库,提升教师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网络研修共同体,让个体连接群体智慧。
在互联技术的支持下,她认为技术已可以帮助教师与教师之间打通互联共享资源的通道,分享教师个体的智慧结晶和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个体发展。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新的教学模式:慕课、微课、双师,翻转课堂等的尝试与思考。
“教师应该利用互联技术更新自己的已有知识,加强教育信息化与自身专业的衔接与融合,借助互联技术大胆地尝试各种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同时力争信息化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有力工具,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成为信息化技术时代的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杨晓红表示。
四、在线开放式课程,提升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开放式课程发布的同时,评价、建议、反馈与有效交流随之而来,促使并支持开放课程发布者更新内容、修正观点、优化设计,原有课程由此也被注入新的生命力。” 杨晓红介绍。
在教师的个人成长方面,杨晓红指出“教师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赋能,也就是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去发展,双驱动地学习成为一种必需。
细分来说,杨晓红认为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是衡量优秀教师在专业能力分析迈进的几项重点指标,除了老师的专业知识,老师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在专家型老师方面去迈进,从试用期、成长期、成熟期、高远期到超越期,配合时间节点给老师进行了模型能力的定位。
从新手老师到专家老师,杨晓红希望老师有“五度”修炼境界,“五度”是指温度、厚度、精度、力度、高度,而谈到教师成长技能,她认为应该细化到课程实体操作中。
“对教师技能提升的王道需要:听、评、备、磨。要听得听得出门道,评得评出名堂,备得备得出特色,磨得出水平,”杨晓红补充,在最后的“磨”中,要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
“新老师怎么磨?给大家几点建议:这个磨是什么?
“模”:模仿名家的课、模仿专家的课、模仿名师的课。教学产品的标准化:标准化课件、教案、PPT,包括优秀老师对一堂课的解析或说课视频老师对新老师把控课程重点,难点和充分演绎课堂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杨晓红老师最后补充到:模仿名师课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自体教学研究,独立设计教案,在实践中尝试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手段;同时参与到教师小组研究,完善设计,找出不足,再次实践;多和优秀教师群体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资源互享,最终个体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