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时代,校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新高考下学校何去何从?中国教育学会潘玉芹解读现状

2018-08-15 08:19:03发布     来源:多知校长    作者:王敏  

    文|王敏 

      “新高考改革,让学校的资源调配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潘玉芹说。

  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表明,高考改革今年要在17个省份全面展开试点。

  在新高考改革即将全面铺开之际,多知网独家对话了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潘玉芹,她介绍了各地学校改革的总体情况。

  潘玉芹是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测量学博士后,常年奔赴地方学校进行调研,掌握着众多教育行业一手信息。

  在潘玉芹看来,新高考改革处于初期阶段,各地的推进也是一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潘玉芹)

  新高考改革下,学校面临合理调配师资和教室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首先要考虑师资问题。“六选三”走班选课制度实行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导致有些科目选的学生很多,而有些科目选的学生很少。与之相应,被选较多的科目科任老师可能师资紧张,需要一个老师教多个班级,工作量增大,而被选较少的科目科任老师则可能剩余。公立学校的老师编制有限,所以,学校面临着师资不平衡的问题,而这在四五线城市更为严重。

  其次是教室。“六选三”将会带来20种选课组合,走班选课让原有的固定班被打散,加之国家限制大班额,要在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所以有些学校教室会不充裕。走班选课带来的不固定性,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负担也不断加重。

  新高考改革,是对校长资源调配能力的考验。民办学校因其灵活性更强,可能更具优势。

  新高考改革让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前,产生了选科“利己”心理

  在高考改革前,许多学生是用12年来学习,只用高考结束后的两周或者两天来决定专业。不分文理科、六选三的改革使得学生在选科时就需要考虑将来大学所选的专业、未来想要选择的职业,这便让学生在高中选科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生涯规划。

  近几年,教育培训市场上关于生涯规划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目前各机构主要还是从解读国家以及各个学校的政策,针对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规划为切入点。

  各地的经济情况、高考改革进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涯规划的意识等各种因素,使得三四五线城市的教培行业对生涯规划涉及较少,生涯规划的受众,绝大多数还是已经进行高考改革的一线城市的学生。

  学生即使有意识的开始生涯规划,但是选科时也并非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反而会更多的思考如何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学校,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或者先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再择机转专业。因此,学生会自发的避开一些较难的课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科目组合。

  “利己”的心理在学校、教培机构、学生、家长中产生,而这与国家通过高考改革缓解应试教育初衷的现状相违背。此外,当一些学科选择的学生较少时,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便会受限。因此,如果引导不当,新高考改革或许会导致人才失衡,在某些领域产生人才短缺的情况。

  教育水平落后地区自主招生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不匹配

  除了单纯通过高考选拔人才之外,自主招生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主招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的高三毕业生;二是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三是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自主招生这三类都需要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这对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教学资源要求较高,因此,自主招生对于三四线城市及发展缓慢的地区存在较大困难,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知道从何着手。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国家相关政策接连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要开展智慧教育,以新技术推动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然而,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许在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上达到了标准,但是由于当地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所以学校在采用“互联网+教育”进行教学,以及在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技术知识、技能等教学时都面临着瓶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变得迫切而又紧急。

  “新事物的推广需要时间,需要周期。国家新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当前,新高考改革落地,各地都还在摸索之中。”潘玉芹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