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公平的社会需求下,优质教育内容正在往嵩县输送。

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嵩县思源学校“智慧校园”践行记

2018-04-08 18:19:43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黎珊  

  要加大“脱贫”投入力度,积极运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脱贫效果,实现精准扶贫,充分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全国“两会”

  在教育产业不断升级的道路上,多知网看到,一头,教育资源在经济发达城市快速优化,另一头,产业中也有“优质资源的搬运工”,他们架起了一根根管道,将优质教育资源输向欠发达地区。

  在河南省嵩县的边郊,思源实验学校在这里落成,好未来旗下的智慧课堂、雪地已经在这里落地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这所公立学校中,多知网看到,所有的课堂内容全部来自好未来资源平台,全校实行小组式教学,学生人手一部学习平板。

  在教育公平的社会需求下,优质教育内容正在往嵩县输送。

  219家思源学校

  “校长们,到了吗?”

  “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甘宁、青海,中西部……”在思源学校的校长大会上,香港言爱有限公司干事在台上主持着这场聚集了200余所学校的“家庭聚会”。

  就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逸夫楼”一样,这几年,“思源实验学校”也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着,只不过它主要生根在偏远贫困地区,重点招收贫困家庭的孩子。

  嵩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政府出资、香港言爱基金会捐助新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

  截至目前,言爱有限公司已经捐赠219所思源实验学校。

  嵩县思源实验学校是“思源”家族中的一所。

  嵩县,位于河南省,全县3009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上,山区占95%,平川仅占0.5%。嵩县教育局局长张松斌总结当地的教育特点——点多面广战线长,教学点分散。“嵩县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学点多,占用的教师资源也比较多。比如一所山区学校有20个学生,覆盖了3个年级,就需要3位老师,师生比约5:1。”

  嵩县做“精准扶贫”,首先在县城周边建设了一所当地最大的“扶贫学校“,这所学校主要针对当地贫困家庭及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招生。“家长为了实现脱贫,进城务工,如果孩子疏于管理,很容易造成辍学,这样就会造成一代一代贫困下去,因此,教育脱贫是第一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有效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打破这个局面。
”张松斌说。

  嵩县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如何让这所扶贫学校达到效果?张松斌说,第一,把思源实验学校建成;第二,做智慧课堂、分层教学。

  第一阶段,嵩县思源按照言爱有限公司思源实验学校统一的设计进行建设。

  学校设计采用“围合式”布局,分为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图书馆、报告厅、操场、足球场几大部分。

  “围合式”校区设计,小学楼和初中楼彼此连通,也相对独立。在新式的教育建筑中,嵩县思源实验学校的现状却是:教师有50%来自农村,贫困生占比达36.4%。

  待学校的基础设施建成,第二阶段,嵩县思源实验学校与好未来公立教育产品及服务事业群合作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也是嵩县当地落地的第一个智慧教育项目。

  2017年暑假,一个月内,学校配齐了54间智慧教室所需的2600台平板。

  装备是第一步,通过装备带动内容资源、软件、教学服务,学校搭建起了教、学、测、评、管的智慧教育平台。

  教室里,学生按小组形式入座。老师用大屏来操作教师端,学生人手一部平板,作为智慧教育学习终端,这是学校与好未来合作的智慧课堂。

  课前,老师给学生推送预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之后,系统在后台向老师推送学生完成结果;课中,老师可以使用资源推送、随机点名回答问题、抢答等功能;课后,老师可以通过系统给学生推送作业。

  在智慧课堂的背后,是艰辛的磨课过程,经历了三周时间,好未来团队与嵩县思源实验学校140多名老师分别进行了一对一过课,在通过集体式备课,打磨课程,以保证智慧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常态化使用。

  教学过程数据沉淀在平台上,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达10万次,日活量达到1867次,资源月均上传量达到1798条。

  多知随机寻问了十多位孩子,课堂上,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抢答环节;课堂外,最受学生喜欢的是英语分级阅读系统。

  对于嵩县,思源实验学校被视为一粒种子,被赋予推动当地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的重任,由思源推送全县。

  社会需要教育公平化,需要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教育企业好未来,这是新的产业链延伸,对于整个教育产业,有一个“嵩县“,就会有更多的精准教育扶贫开始 “发芽”。

  每天中午,正式上课之前,全校学生都会在教室里齐唱一首歌曲,“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多知网 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