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黎珊
分析目前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要先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时代迈进;第二个问题,2.0时代的方向在哪里?
透过上海,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答案。
前不久,上海发布《2018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蓝皮书给出了两个关键词:深度学习和智能治理。
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上海市的教育信息化2.0发展计划。从1.0时代到2.0时代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深度学习和智能治理的方向在哪里?
“信息社会”倒逼教育走出工业化时代,教育需适应新的教育规律
教育部最近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由引入外部变量转变为将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如果说1.0时代是在通过技术手段为教育提供便利,那么2.0时代需要转向深度学习、学校变革、智能治理。
这次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势在必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与国家发展相匹配。
教育信息化的初衷,是使教育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环境、培养方式的需要。
人才培养需要对标未来。而目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
“但教育方式还是工业化的方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谈道目前的教育现状:现在的教育是300年前随着工业建设的需求建设起来的,出现了年级、班级、考试、各种资质和标准,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实际上是把人进行同质量的、大批量的、标准化进行生产,支撑了工业化的生产需要。
今天,信息社会已经取代工业社会。
“教育供给的内容和供给方式,跟如今对教育提出的优质的、灵活的、个性化的,特别是全面的——不仅有基础知识,又有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的需要之间出现了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表示,而教育实践变革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
“我们现在大量的基础教育改革,比如说,中高考改革、走班制、教育评价方法的变革,都需要有信息技术来支撑,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环境,而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催生的新的基础教育规律。
“很多信息化的实践形式非常开放,非常前沿,但是它仍然尊崇过去的规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慕课。大家说慕课作为碎片化的教育服务、作为资源共享的形式,它非常成功。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慕课所尊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行为主义,最高到认知主义,连建构主义都达不到。”
基础设施与应用环境已处在优化阶段,专项常规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
今年是信息化2.0时代元年,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环境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将1.0时代归纳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在1.0时代,上海最早起步教育信息化,具有代表性。目前,上海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走到了哪里?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基础设施与设备配置方面。上海全区覆盖城域网,各区“校校通”覆盖所有教育单位,全市中职、中小学、幼儿园100%接入宽带。上海市数据中心支撑了一批教育核心业务系统,包括上海市入学报名系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校管理中心、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省级云平台等。
一位上海新生入学只需要经过几个动作:登陆网站、登记信息、上传照片、选择学校、等待验证,成功后可录取就读——这一些直接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完成。而背后依托的是市一级“统一认证中心”和“统一数据中心”建设,目前认证中心和数据中心正下沉到区一级以及校一级,上海有60%学校已经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2、落实到每一所学校,互动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上海课堂的常态。
截至2016 年底上海共建设中小学创新实验室1141 个,高中阶段为82.93%,初中阶段为55.45%,小学阶段为40.97%,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艺术、金融等众多学科和领域。2017 年,全市学校多媒体教室平均使用率为74.45%。到2020 年,每所中小学校至少要建一个创新实验室,实现全覆盖。
根据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的统计,学校多媒体教室平均使用率为74.45%,多媒体平均使用率=平均每件多媒体教室一周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课时数/平均每间多媒体教室一周总排课量。一般,平均每间多媒体教室一周总排课量为小学30课时,中学40课时。
在信息化终端设备的使用上,老师与学校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
对于老师,使用台式机占比最高,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AD)在教室开展教学中使用较少。
对于学生,也以台式机为主,但相对而言,平板电脑(PAD)的使用率要高于笔记本电脑。
一份面向上海市教师的问卷——《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显示,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学科教学软件、ppt课件、微课、授课视频、网络课程等,有一半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是用,31%的教师每周使用1-2次,12%教师每月使用1-2次,6%教师每年使用1-2次。全市教师平均每周花费3小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平均每周花费2小时利用信息技术学习。
目前,上海的教育基础设施与应用环境已处在优化阶段。
但存在的问题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属于展示型应用,从展示型应用到专项常规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
比如,蓝皮书提到,“有的中小学那平板上课,并没有做到个性化,网络化好像做到一点,但也不是真正网络化。仍然是老师提问,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答疑、回答,依旧是简单的交流,还没有真正的网络化交流。”
深度学习:目前技术和工具还不足以解放老师和解放学生
2.0时代,单纯的技术手段上的更新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深度学习成为刚需。
深度学习原本是计算机领域中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术语,运用在教育领域,意味着学生可以将情景中的所学,应用到学习新情景中,核心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上。
蓝皮书提到,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未来发展的趋势或包含三方面:学习平台与学习资源再造、沉浸技术与多维学习体验、人工智能与学习范式重构,但目前还面临需要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目前市面上的学习平台琳琅满目,课程管理平台、教学直播平台、作业解答平台、知识问答平台、阅读分享平台……学生都可以资源使用。
校内的学习平台存在一些应用,但综合性平台却比较少。
比如,上海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是第一个全员参与“电子书包”的学校。学校构建了6个主题40多门信息化特色课,1100多个数字课程资源可以供学生们选择。而平台也采用即时评价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学习难点及重点。
但整体而言,上海学校使用学习平台的门槛较高。学校主要付费定制或购买成熟的学习平台解决方案。但对于单校来说,实际获得的学习平台并不一定理想。
在供给侧,市场上缺乏能够满足教学互动、课程管理、混合式学习、作业批改、过程性评价、移动办公等需求的综合性平台。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教育的确切形态。目前,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的新工具包括语音、姿势、表情、脑电波识别技术,以及知识图谱。
对于教学,以往主要采用以教学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实现因材施教。
总体来说,目前有一些尝试,但信息技术没有进入常态的课堂,为什么呢?陈丽提到,是因为目前的技术和工具还不足以解放老师和解放学生,并希望企业可以关注。
教育治理:消除信息孤岛,才能提高教育改革速度
从上海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来看,今年,教育治理被提到新的高度。教育治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规划与管理的速度。目前,在教育创新中,信息技术在三个层次推动教育创新。
1、实践变革层,包括教育内容、教与学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治理、教育供给方式
2、技术方法层,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与认知工具、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
3、基础规律层,包括知识生产与知识进化、认知与学习、教学交互
“过去更多关注的是第二层次,新阶段必须看到信息技术是实践变革层的核心力量和支撑。”陈丽提到。
在实践变革层,过去教育环境,政府的行政手段占据主要地位。根据蓝皮书的定义,“智能治理”指从过去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单向度管理模式转向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管理。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教育治理提供了可能。
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比较突出的是上海对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探索。
上海从2014年开始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2017年底,建立了125个教育集团,包括627所学校;学区化,覆盖406所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上海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的重要方法。
比如上海静安区,8个教育集团构建出“名校+新校”、“大社区+小片区”“城乡托管”、“委托管理”等多种模式。
而数据和资源共享为这些办学方式提供支持,根据《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5)》,上海通过“一网两中心三平台”,包括上海教育城域网、大规模智慧学习泛在平台、上海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上海教育数据中心、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和上海认证中心。
大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前面、及时、可利用的数据。同时,大数据决策对民众具有传递性、可接受性,从而可可以通过可视化计划提供信息服务。
教育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基于有限个案”到“基于数据决策”,想“服务本味”转型,并走向“开放化、体系化、智慧化”
目前,在内容上,上海将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库,搭建多功能资源平台。
针对现存教育系统五花八门的问题,上海也将借助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树做整合。
上海各区、各校为不同阶段、不同业务建立了很多信息化系统,但系统都是独立设计,区与区之间、校与校之间彼此隔离。建设单位独立掌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资金投入、绩效评估等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
此外,系统的描述与衡量标准并不统一,也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目标绩效不合理、立项投入困难、资源共享程度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对信息化项目进行诊断和评估,也很难掌握发展情况。
改革的最小单位应该是学校,以云为平台
综上,可以看到,在2.0时代,教育改革更不再是局部修修补补,而应该需要上升到管理、机制、法律等更宏观的层面。这也就意味着,不应但从某学科、某年级、某痛点入手,而应从更顶层开始设计。
从全国来看,目前,许多地方教育信息化改革,都始发于某些学校的某几个班级,大部分学校更倾向于局部试点,但面临全面推进难题。
李永智认为:“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设计,最小的单位是学校,以云为平台。”
而变革的动力在于,内部是为了满足学校的需求,外部是为了参与社会竞争。内部包括教学环境、人、课程;外部包括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同区域学校、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共同体。
对于学校的变革,李永智认为有四个基本属性:
1、价值提升。学校的价值从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个人的终身发展服务。2、结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外开放,对网络、媒体,对社区、社会开放,学校间、相关教育之间开放;另一方面是向内开放,管理上向师生开放,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开放。3、过程互动。4、动力内化。主要表现在从贯彻上级行政要求,转向以校本研究为动力的发展机制。
在上海的探索中,信息化办学环境成为学校变革的前提条件,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1、学习环境有特色,但系统性不足,覆盖面窄
上海中小学校的数字环境通常有校本特色,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区域特点;此外,仅仅满足了一些学校教师办公、课程教学或学生学习的个别需求,还无法满足学校日常办学的全面需求。因此,目前上海的数字化学校环境在覆盖面上还没有达到区域协调、校际合作、学科整合、师生共创等要求。
2、数字资源丰富,但共享性不高
资源共享才能信息社会的需求。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和使用在上海地区之间、主体校企之间、校级之间还未形成,需要政府、学校和信息企业合作完成。
3、创新实验室崛起,但人文体验弱
AR和VR技术用来创设虚拟的教学环境,但调查显示,这两项技术还没真正走进学校。
多知商学院2018年度大课——教育行业进阶系列课·教育公司如何突破招生变现瓶颈——已开启报名通道。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这套估值总和超千亿教育公司的终极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