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有段时间痴迷于文化人类学,也便读了些经典著作,从Ruth-Benedict的《菊花与刀》,到Lévi-Strauss的《TristesTropiques》,在午后鼓浪屿的咖啡馆里捧起这些书来阅读,总是那么的舒服惬意。毕业多年后的今天,对于这些经典著作的回忆也仅限于爱斯基摩体系、双边继嗣这些支离破碎的概念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曾有过上述类似的经历,某种意义上讲,慕课的出现将会有效改善这种差劲的学习体验。在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前,首先有必要要搞清楚一个现代教育学概念---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也有人将这个概念翻译为学习关联度,不论如何,它所表达的含义始终都是基于知识的集合网络。对于关联主义学者来讲而言,知识并不仅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孤立信息碎片,学习的过程恰恰是将这些信息孤岛有效联通的筑桥过程,而重复练习、深度讨论及相关实践则往往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如今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效,而随着慕课的出现,人们还可以借助社交网络(GoogleGroups,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等),就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同时进行讨论加深学习,从而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
借助上述概念,我们便可以对慕课进行简单的分类,其类型划分,版本众多,个人比较推崇Clark Quinn的版本:斯坦福模式(Stanford Model)与社交模式(Connective Model)。(Quinn的观点同慕课教父级人物、加拿大人GeorgeSiemens所提出的广播模式/社交模式概念大致相同,在后续文章中也会针对由上述概念衍生出的慕课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简单的讲,斯坦福模式更加侧重于提供相对正式且完整的课程及课后配套评测服务,它借助互联网为线上学员提供以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为主的经典课程,由于该模式较类似于传统线下以讲师为中心(instructor-centered)的教学,学习体验主要限于学员个体内,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交互,这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正因为上述因素,斯坦福模式慕课也更加依赖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及定制化的配套评测。
与此相反,交互式慕课则提供更加社会化(highly social)学习体验,学生获得学习材料后,主要利用内部/外部社交媒体对学习内容及知识点进行相关讨论,交换观点以促进学习。Siemens在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其理想慕课所必备的社会属性,即有效的学习需进入并借助特定圈子,通过与小伙伴们交流探讨,获取并分享知识。
然而,社交模式的弊端也恰恰源于其学习过程的高度开放性,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指导,学习进度与结果缺乏权威测评,这一短板也是该模式未来盈利的最大障碍。与之相反,采用斯坦福模式的edX等机构已同VUE进行战略合作(Pearson下属专业考试服务机构,现在165个国家拥有5000多个考试中心,其中230个Pearson专业考试中心由公司自营),课程结束后,VUE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配套监考评测服务,这一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edX针对未来提供收费课学位课程服务战略部署之一。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有能力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知识服务,这也造就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学生/教师比的学习体验,居住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几万人在同一时间研习同一门课程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不论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慕课仍将在如何完善其学习/交互的体验道路上进行不断探索,进而衍生出成熟的商业模式。
2013.11.08于香港
【UP IN THE AIR】慕课杂谈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