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课程格子创始人李天放今日在知乎专栏发表文章,讲述了他的创业史。早在创新工场成立不到一年之时,李天放就加入了助跑计划,但以失败告终——创新工场孵化的7个团队中,只有2个没有获得融资,李天放的项目是其中之一。之后,李天放搬出创新工场自己创业。课程格子始于2012年的暑期,团队去丽江封闭开发。为使课程格子发展更快,李天放又回归了创新工场。四年的时间,李天放经历了失败、迷茫、重拾方向,创新工场也在发生变化。
以下为文章全文:
欢迎来到创新工场
2010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创新工场合伙人Chris Evdemon的电话:
Chris: “How did it go today with Hua?” (今天跟汪华聊得怎么样?)
我: “Horrible — it can’t be worse” (很糟糕,不能更糟糕了)
Chris: “Oh… well… you got in… welcome to Innovation Works” (哦… 你被录取了... 欢迎来到创新工场”)
就这样,我糊里糊涂的加入了才创立不到一年的创新工场,开始了我的创业旅途。一晃四年过去了。创新工场如今已经是个成立5年,管理数亿美金,投资了上百个项目的大平台。多年来,外界对这个神秘的机构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以下是我这四年来在创新工场的一些经历。
---
2010年夏天,我刚来到北京。还没有具体计划要做什么,每天过着闲散自由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邀请参观创新工场。
当时的创新工场还在清华科技园,100多人挤在很小的办公室里,没有会议室。我被安排在楼下的SPR咖啡馆跟各个团队的负责人聊天。【1】
临走时Chris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某一个团队。我说我挺感兴趣的,但因为我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环境,需要多考虑一下。Chris提了另一个选择: 一个按照YCombinator设计的初创孵化器,从零开始,4个月出产品的“助跑计划”。我想了一下,觉这个比较适合我。虽然从期望价值上肯定比不上入一家靠谱公司,但我会有100%的自由。并且一旦做的不开心,最多4个月后离开就好了。
一个不接地气的人怎么可能做出一个有用的产品?
加入助跑计划需要通过工场的面试。我当时觉得自己技术和产品很强,再加上早期Palantir的经历, 应该足以应付。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却信心十足。面试我的是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
汪华: “说说你的背景”
我: “我在美国长大,大学读计算机,毕业后在微软做了一段时间就去硅谷创业了。刚回国几个月。”
汪华: “你想做什么? 你的团队有多大? 几个创始人?”
我: “我还没想清楚,也没有团队或cofounder。我准备一边做一边筹备这些...”
汪华: “你回来还不到一年,也不了解这个国家,不了解用户的庝点,不了解这个社会。一个不接地气的人怎么可能做出一个有用的产品?”
我: “…”
这个对话很快就结束了。我以为那天是我最后一次跟工场打交道。后来接到Chris的电话还蛮惊讶的。
助跑计划
大家会选择帮助那些值得帮助,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第一期助跑计划有7个团队,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团队都是3–5个人,只有我是1个人。我当时想做个LBS交友APP。起了个名字叫Nada,就动手开始做了。【2】
因为没有团队,必须先招人。当时人生地不熟,就去找工场的HR团队帮忙。HR说人手有限,连内部团队招聘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帮你? 我听了很不爽,就去找我的项目负责人抱怨: 说好的平台资源呢? 他说,每个团队都需要人,都需要帮助。大家会选择帮助那些值得帮助,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于此同时还要注册公司, 开银行账户、备案域名。虽然工场给了不少支持,对于刚到北京的我来说, 这些事还是麻烦无比。每天除了自己要做设计、写代码、面试,找合伙人,还要填写各种表格。两个月下累得半死,才勉勉强强做了个网站和app。当时不懂运营,也没有什么用户。
当时做的很郁闷,觉得工场也没什么好的,也没有能帮我的人。还不如提早回硅谷算了。
做产品要有爱
几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其中最深刻的一次是2010年的年底。当时因为几个产品出了些质量问题,汪华就把所有的项目负责人叫到一个屋子里给大家讲话。我一开始以为他只是训话,但他说的是产品 - 从Instagram开始,讲到腾讯,后来讲到航空管家和hao123。他告诉我们,做产品要有爱,有爱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热爱自己的愿景,热爱自己的用户,自己的产品想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容忍缺陷。
我也见过不少资深的产品经理,平常自己也喜欢研究产品。但那次演讲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至今我都会推荐给新员工。【3】
另一次做长途车, 无聊刷手机时无意中看到了工场投资经理张亮在知乎上写的一个答案。看完后觉得写的还不错,就又看了一个。结果一路上把他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看了一遍。我原本认为创新工场平台上有些家伙只是比较能说,并没有真正创投经验。但看完张亮上万字的答案后,发现这些“家伙”对产品,技术,与创业还是有很深的了解。他们显然还是有很多可以教我的东西。我回来后买了几本开复的书,研究了一下工场的背景故事。我发现开复与工场还是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地方。
那段时间还认识了一些与我同样热爱技术的朋友。比如原点心团队的shiyan,还有友盟的iOS 高手 aladdin等。他们既然选择工场,一定是有道理的。
我决定至少把助跑计划做完再说。
Demo Day
你知道我是谁吗?
助跑计划的最后一天是demo day。工场请了一些天使与VC来看团队的项目展现。Demo 后还有机会与投资人单聊。
很不幸,我见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是个很有名, 但很高调的人。(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他刚坐下来就用非常自大的语气问了一句: "你知道我是谁吗?"
那时我还年轻,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句: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谁。 再说投资人应该服务创业者,也许你应该知道我是谁才对。"
然后这个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之后我也挺不爽的, 觉得这些自己为是的天使不见也罢, 就提前回家了。之后的天使都没见。后来听说徐小平老师是安排见面的投资人之一。他当场一high,就给出了好几个term sheet。
7个团队中只有2个没有拿到下一轮投资。我们是这2个团队中的一个。
Exodus
Be like a Train
2011年的春天,我们搬出了工场。临走的时候跟Chris告别时,我说我们没拿到投资,产品没有做好,团队也没搭建起来,心里比较惭愧。他说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创业是长跑。Be like a train,把自己当做一辆火车。邀请大家跳上来,假如没有人愿意上车,继续往前走就是了。只要你不停下来, 就不算结束。
当时我想,如果我停下来,所有不看好我,认为我不值得被投资的人就都对了。我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
助跑计划结束后,没有钱租办公室。一开始就在工场楼下的Beta咖啡工作。后来shiyan也出来创业了。他说他有个办公室可以让我们免费借用,我们就搬进去了。
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在一个小办公室里,团队扩展到5-6个人,开始转型做一个叫计划FM的活动网站。这段时间我很少去找工场。在我自己心里,我们已经是一个被划掉的团队,不在winner list里面。而且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应该ti糟糕:傲慢,不接地气,偏执技术。这段期间内,我唯一回工场的时候就是去听讲座。
工场的讲座一向都非常好,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和CEO来分享干货。我最喜欢的一次是豆瓣的杨渤。他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当时有个叫Color的明星创业团队,产品没出来就融了42m,产品发布也非常高调,所有人都慕名下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杨渤说他认为这个团队死亡的原因是同时在多个不同的维度上试图创新。既然要做新的模式,新的使用场景,就不应该在UX上再创新了。我觉得他说的的很有道理。回去后研究了一下豆瓣的故事,发现原来中国也一个工程师一台笔记本做成产品的先例。这给了我一些希望。
另外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分享是去哪儿的创始人Fritz。他分享了12条理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自我描述:“我是在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唯一成功过的两个外国人之一”。【4】他是开着玩笑说的,但这句话对我的打击还挺大的。也许想在中国市场成功,必须要先改变自己。我从东城搬到了中关村,跟所有的外国朋友停止交往。连日连夜埋头工作,基本上不出办公室。计划FM 9个月改版了十多。虽然也只有几万用户,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想改变自己,搬个家换个朋友圈是不够的。
小课表,大格局
你的使命不只是做个工具,你应该为大学生消除迷茫
我们转型做课程格子的故事也说过不少次了: 2012年的暑期,我们去丽江封闭开发。当时觉得做纯social太难,不妨试试做个有single user utility的工具。我们试着把活动日程表改成大学生课程表。结果产品上线一周,用户量就超过了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计划FM。
课程格子的用户量迅速增长,但很快抄袭者也成批的冒出。为了保持领先,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大家都知道开复老师在中国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所以我决定去试试找他帮忙。但因为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工场了, 也不知道是否会得到帮助。我当时甚至不确定开复是否还记得我们。
让我很惊奇的是,开复一听我们想做的事情就很兴奋。“大学生在我心中一直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你不要以为你只是在做一个课程表,假如这件事可以做好,也许你们有一天可以帮助大学生做更好的选择,消除迷茫。这是一件不但有商业价值,同时也有社会价值的事情!“。 “Use me,“ 他甚至说,"我是一个好的资源,我知道你也许只是找我来发条微博什么的。这没问题,但其实我可以帮到你更多。你回去好好想想要我怎么帮忙。"
那天,开复还给我们签了100本书,并且请肇辉老师帮我们介绍了一些大学市场方面的资源。后来我们融A轮的时候创新工场也全力支持。
支持归支持,不好听的话也说了不少。过IC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做校园是个重运营的事情,加上我没有在国内上过大学,也已经毕业好多年,on paper并不是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的人。假如我真的想做,他们依然会支持。但前提是我需要更努力的改变。我需要定期来工场找汪华寻求,并要搭建一个更完整的团队。对我来说, 这些都是brutally honest feedback - 很直率,很诚恳的建议。
无论如何,我们又回到了工场的大家庭。
进化
快不仅靠努力,还要比别人想的远
从2013年开始,我每几个月就跑回工场找一次汪华。一开始聊的主要是产品,UX,和方向。随着团队与产品的发展,我脑子里的问题与困扰越来越多,我们的讨论范围越来越广: 团队效率,文化,竞争,渠道,怎么做一个合格的CEO。汪华似乎无所不知,在多方面都可以给出非常好的建议。一开始我靠记忆,但后来内容太多,就开始记笔记。
在汪华的建议下,我们把团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置。并允许团队犯错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我们在这段时间内进步了不少,事情也慢慢做的靠谱,产品越来越好。我们从最早的十万用户到百万,然后千万。团队从5人到10人,到20人。
开复病后,汪华也变得越来越忙,越来越难约。但每几个月还是会抽时间帮我们。有的时候汪华会用创新工场作为案例。比如有一次我们谈到怎么加快速度。我说我们已经非常努力了。他说,快不仅靠努力,还要比别人想的远,每一步动作都赶在别人前面。创新工场一向的作风也是这样。自己创造游戏规则,而不是玩别人的游戏。他说他最佩服的是YCombinator,A16Z这种有勇气去改变行业规则的机构。
这些对话中,我首次意识到: 创新工场也是个startup,也有很多挑战与艰难的问题。他们想做的这件事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决心的。
Shit happens. 现在怎么办?
2014年,我有幸加入了创新工场第一期兄弟会 - 30多个工场投资项目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的bootcamp。
第一次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不熟, 带着CEO的帽子,说的是公司的PR,谈的是合作。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内向,话少的人,所以也比较难融入。上完第一次课后我都有点不想去了。
但随着大家一起上课,做活动,讨论,聚餐,喝酒,打牌,兄弟会的气氛慢慢变了。讨论变得越来越随意。大家分享的不再是公司的对外形象,而是每个创业者自己心中的压力,困惑,与难题。我在这个环境下收获了很多。
另外也有很多基本培训,从会计到融资到董事会管理。这些虽然很无聊,但一旦需要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肇辉校长也请到了到了多位资深创业者来与我们交流。从俞敏洪到alan郭到蔡文胜到陈欧,每个分享者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与干货。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次活动:
毕业前一天,工场把30几个CEO拉到一个荒山野岭的地方去做室外瑜伽。出发前每个人都换上了瑜伽服,把手机与钱包寄存在车上。结果走到基地发现根本没有什么瑜伽教练。回到下车的地方, 发现车也不见了。等了很久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是个骗局。无奈下大家决定回到旅馆。没钱没电话的情况下虽然有点挑战,但对于几十个草根创业者来说也不是什么不能克服的事情。
当我们终于回到旅馆的时候,工场团队已经摆好了酒席,欢迎大家的归来。复盘时,工场合伙人邱浩告诉我们: “我们策划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在真实世界中,shit happens。最好的创业者可以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跟自己说: "现在怎么办?"
虽然被坑了,但我很佩服这个活动的设计。这四年来 “shit happens” 发生过太多次了。生气,抱怨,恐慌,逃避都没有用。面对是唯一的选择。 ”既然已经发生了,现在怎么办?”
对我来说,能策划这个活动,也证明了今天的工场已经不是四年前的工场。最早的“助跑,孵化”也许不是最好的模式。虽然一开始可以帮团队少走一些弯路,但总有一天,每个团队都要走出去面对现实。在中国互联网的环境里,过于依赖的团队是很难独立存活的。
2011年我们从工场毕业后没有得到跟投,我其实耿耿于怀了一阵时间。但今天看来,在我们那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就算得到了一些我们并不deserve的支持又能怎么样呢?也许只会延长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所浪费的时间与生命。【5】
我眼中的创新工场
四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一次世界杯,一次选举。这四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所以我只能挑选其中一小部分来分享,否则就要写成一本书了。并很多帮过我们的人也都没有提到 - 从最早帮我融入的朋友,到工场的市场、法律、人力,与投后管理团队,到那些一路上帮了我们太多的创业伙伴与前辈们。
投资人如同另一个合伙人。如果有人问你“你的合伙人怎么样?”你只能说“很不错”,因为这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很不错“无法来描述我对工场的完整看法。创新工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机构,但有几点是我非常喜欢的:
首先,创新工场从第一天开始到现在都会给出brutal honestly - 最直率最诚实的反馈。对我来说这是投资人最重要的本质之一。
此外,工场这些年来每天都在试图改进。他们不断否定自己,重新发明自己。2014年的工场比2010年的工场在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在一个市场、科技、趋势都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创业者需要更多这种可以与时俱进的伙伴。
最后,没有创新工场,我这样一个异类,不喜欢social的人是不可能结识这么多创业朋友的。
我是否可以从另外一些顶级VC获得这些?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另一条路走下去会是什么样的。但是没有创新工场,应该就没有课程格子。我也几年前就离开中国了。
感谢创新工场给我这个机会认识这么多好朋友,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祝创新工场五周年快乐,祝开复早日康复。
2014.9.9
—
【1】那天我见了友盟,点心,豌豆荚,魔图精灵和云的负责人。当时的蒋凡、王俊煜也就二十五六岁刚刚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创业家了。
【2】N.A.D.A 是Not just Another Dating App 的缩写。本想做个与众不同的交友应用。
【3】文章: 互联网小团队创业 做产品 要有爱 第四集【4】直到今天, 我也不知道Fritz所说的2个外国人里面的另外一位是谁, 有人知道吗?
【5】兄弟会中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助跑计划的同学。我们恰好是7个团队中没有拿到投资的2个。这个团队当时因为没有钱,转型做手游。如今已经是个流水上亿的超级明星团队。也许这只是巧合。但也许更早面对现实与绝望是我们共享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