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民办园所受到的冲击,正不断被重新评估。

第一批民办园开学后

2020-04-15 10:50:4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民办园所受到的冲击,正不断被重新评估。

  

  来源|多知网

  文|冯玮

  图片来源|巴中全搜索

  “春天”总算在四月开始苏醒。

  近几日,四川省巴中、乐山、金川等地,江苏南通、宿迁、盐城等地的幼儿园陆续复课。

  市场往日的秩序与生机似乎正被拉回。

  但它前行的脚步却很难快起来:对更多的城市而言,学龄前市场上空的阴影,厚重依然。

  4月1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时透露,相较于其他年级,学前教育阶段比较特殊,在防疫上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复学会更慎重。

  对于幼儿园退费问题,李奕表示,目前没有全市统一政策,建议家长和园方单独协调。

  这对民办园经营者来说,绝算不上是好消息。

  致公党滨州市总支部委员、市政协委员、滨州安吉儿幼儿园总园长李子婷在《疫情带来的学前教育经营困境亟需解决》中提到:“大部分公办性质自收自支的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每月收费标准低于2000元的民办幼儿园,很有可能在疫情期间或结束后出现资不抵债、被迫停业的情况。”

  从业者等待开学的心并不平静;即便开学,折耗会否更甚,也依然是一个问句。

  民办园所受到的冲击,正不断被重新评估。

  01

  复课开启:一个“粉蓝口罩”的笑话

  微博热门讨论#幼儿园还不能开学的原因#中,有一则关于粉口罩与蓝口罩的笑话。

  

  许多家长在评论中大呼真实:“口罩可能不到一节课就搞丢了”,“口罩戴着戴着拉到鼻孔以下了”,“为了让孩子喜欢戴口罩给他在上面贴了个小小贴纸,楼下玩一会儿发现口罩到别的孩子嘴上了,孩子们是真的会互相分享的!!”

  ……

  也有幼儿园老师表示,自己的脑海已经有了自己追着孩子们戴口罩、找口罩和分别认领口罩的样子。

  这些反馈,无不映衬了幼儿园此时复课将带来的家长焦虑与幼师压力。

  但焦虑与压力并不能阻止复课的节奏:对于早已开始复工的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回幼儿园是更为急迫的刚需;对于民办园来说,复课是活下去的唯一希冀。

  南通某民办园园长向多知网透露,目前园所会要求家长签署《安全风险责任书》,并建议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务必“两点一线”,不要在中途转往其他场所。

  

  (图片来自网络)

  从网上传播的照片与短视频来看,一些幼儿园会要求儿童佩戴隔离护具并在就餐等环节进行隔离。

  

  (图片截取自抖音号“幼教追梦人”)

  南通某公办园园长透露,复课后一切正常,只少数学生还未返校。

  但也有盐城某家长对多知网称,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中班共20人,昨日开学后仅7人回到班级中:“观察看看再说,还是想谨慎一点。”

  据公众号“中教投研”截至4月11日对929份有效问卷得出的报告显示:近四成家长称四月份不会送孩子去幼儿园。

  这些家庭最担心的问题为孩子的安全问题,约有近80%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生病发烧,在排除新冠肺炎前,整个园所及家庭会寝食难安。

  战略专家、前威创股份0-6教育板块首席战略官李健分析,最早复课的园所在此时将成为样板:若此时开园后出现了任何状况,都会导致全国家庭在送园选择的谨慎,甚至影响后续其他城市的民办园复课。

  此时,在资质和安全层面,最早开办的园所需要抓紧在消杀方便做好防御工作,教师能否到岗,状态是否在线,都将直接影响服务水平;在家庭方面,由于疫情影响了许多家庭的实质收入,故如果家长经济情况有限,很可能直接跳过春夏课程在秋季回园。

  “那个时候的成本积压,开学一样是困难。”某从业者感慨。

  虽然已经有少数城市开始复课,但对于大多数城市的准确开园时间,还无定论。

  警报没有解除,意味着冬天还在继续——已经有人熬不下去了。

  02

  园长与老师:在逼仄中各自徘徊

  “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经历了普惠制改革的从业者们在两年间无数次慨叹;疫情蔓延,普惠线两边的从业者们被逼至新的窘境中。

  有人进退两难。

  最早一则由于疫情导致民办园倒闭的新闻,来自香港。

  3月11日,香港屯门宏广国际幼稚园暨幼儿园向家长表示,办学团体因学生退学潮、无法预期疫情何时完结、前景不明朗及业主加租等因素,将在今年8月1日起停业。

  校方当时强调,受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开始退学人数不断上升:”学前班退学人数更达八成。加上三月份学费减半,来年租金上调,本校却是无法在此财政情况下继续经营。”

  虽然香港与内地间的经营模式仍有些不同,但仍引发了业内一阵唏嘘。

  几天后,北京某国际幼儿园的王园长突然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随之而来的,是个对王园长来说喜忧参半的消息:附近某民办园即将倒闭,其中一个班级的25名孩子希望能全体到自己的国际幼儿园继续上课。

  疫情期间,居然有了新的生源,这让王园长意外且惊喜。

  但又一位“战友”没能扛下去,也让她不无心酸。

  更早前,还有几位家长找到她,同样表示希望园所能接收自己的孩子,王园长后来了解到,周边的另一所幼儿园在2019年刚刚成立,园所前期成本投入很高、配置高端、学费几近一万,孩子才刚刚招到了10几个,却没想遇到了疫情。

  “前期成本回不来,孩子少,又迟迟不开学,撑不住了,就关了”,王园长每聊几句,都会停顿一下,慨叹大家的不易。

  “好难,好难,园长不好过,老师们也不好过。”

  北京某民办园的郭老师还在河北老家,她最近和老同学一起做微商卖家乡的特产:“销量不好,最多的一天也才赚了70块。”

  “没办法了真的,幼儿园每个月就给开基本工资,我北京的房租要照付,我河北的日常成本也不低。”

  郭老师所在幼儿园的同事们最近都开始陆续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补贴生活,园长默认了这些创收方式:“我们园有个男老师是山西的,家里条件也一般,他说如果北京再不复课,就先干下外卖送餐员。”

  “我们都知道,那个不是开玩笑说的。”

  最近一段时间,格瑞森林早教园的张园长正打算和老师们进行一次集中的沟通和一对一谈话:“老师们也很不容易,工资低了很多,复工遥遥无期,我们虽然做了一些线上集中培训的课程,但是慢慢的这个积极性就会消失掉。”

  上海某民办园园长表示,3月下旬已经有两位老师提出离职,决定不再回北京,留在老家等待新的工作;北京某民办园园长也坦言,曾经在年前沟通好的新入职老师因为疫情已经决定放弃机会……

  多位园长对多知网透露,疫情期间已经将幼儿园教师工资压在50%-30%之间,但不少教师仍要承接部分线上工作和家园共育服务,此时教师心态也在持续发生变化。

  李健分析,此时给老师的专业训练虽然很重要,但是团队凝聚建设更重要:“与其担心孩子们疫情后会不会回来,不如担心老师们会不会回来。”

  某从业者指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所,或许可以考虑承诺疫情结束之后承诺补足剩下的工资:“让大家有个盼头,还能保住目前的团队人心不散”;对于小团队来说,则需要高层以身作则,在全员降薪的同时,高层降薪比例更大甚至不拿工资。

  “只有稳住老师的心,才能靠老师黏住孩子和家长的心,不然园长一个人鞭长莫及。”李健补充。

  保“人”,已是艰难,保“本”,更加不易。

  03

  冬日悲歌:民办园的经营之困

  据日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关于防疫期间民办幼儿园生存困境、亟待扶持等建言的报送》(以下简称“《报送》”)的内容显示,疫情为民办学前教育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保教费不能正常收取,现金流吃紧。

  按照规定,幼儿缺勤期间的已缴纳费用必须按日足额退还, 因疫情延期开学,全体民办幼儿园在此特殊阶段完全没有收入。

  其二,资金压力大,人力房租成本较高。

  《报送》强调,幼儿园成本支出的第一大项为人力成本,约占总收入的 45%-55%;房租及物业成本为第二大成本约占 15%-20%;建设成本摊销等约占 15%-20%。

  2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具体贯彻实施工作答记者问》中曾指出: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报送》认为,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以享受中小微企业待遇,阶段性免征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即普惠园还需要阶段性征收一半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因此,《报送》表示这个阶段普惠园相应受到的冲击更大,希望给予一定支持。

  但非普惠园也并非因得到了红利而顺风如意。

  例如,李子婷在《疫情带来的学前教育经营困境亟需解决》中提到,民办园中有收费标准接近或略高于普惠园的幼儿园,经费来源只靠收取幼儿的保教费。

  如果办园时间短,没有资金积累,只能勉强支撑一个月或两个月经营的幼儿园占比很高。

  以某6-9个班级的幼儿园为例,其正常月支出大概为:

  社保和公积金需要5万-8万元左右,人工费需要15-20万元不等,房租根据地段和面积以及谈判结果一般在每月4-8万元左右。其他各种物业费、供暖费、杂费每月2-5万元左右,总计运营成本每月约25-40万元不等。

  也就是说:即便是得到了中小微企业待遇,非普惠园的生存环境,也并不好过。

  其三,部分民办幼儿园背负贷款“雪上加霜” 。

  《报送》指出,部分采用银行抵押贷款等形式筹措资金用于前期发展的民办幼儿园,以及少数处于2019年投资新建、原定2020春开园的民办幼儿园,面临银行还款到期、无法招生等诸多资金压力, 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

  郑州某民办园的韩园长向多知网表示,昨天刚刚和一家民间金融机构谈妥了贷款,一开始申请了320万的贷款,但最终只批到了170万元。

  “2分利息,把自己和给儿子之后攒的婚房抵押了。”

  “不贷款不行了,教师工资不敢不给,老师走了,会影响家长,孩子就保不住了。”

  王园长近日到银行寻求贷款支援时被柜员告知,由于疫情已进入缓和阶段,因此对于企业房贷政策已相较此前开始收紧,房贷力度也有所收缩。

  “但是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幼儿园的节奏本来就要滞后一点,这个阶段的寒冬感才凸显出来,银行这边现在没有差异化的对待,对于想要去贷款自救的从业者来说,就更难了。”王园长分析。

  多位从业者补充,虽然相较于有一定生源积累和品牌认知的老园,这段时间“捉襟见肘”更为明显的还是新园居多。

  老园所并非安枕无忧。

  “中教投研”近日发起的《疫情下民办幼儿园经营状况》中提到,在接受调查的287份问卷中,64.1%的受访者开园3年以上。

  天津市一家本土老品牌民办园园长刘勉,粗糙算了一笔账:“如果三月和四月不开学,这两个月的流水收入大概会少80-90万。”

  “我们园孩子多,四百多一些,往年就指着3-6月挣钱,如果今年5月份能开学,我们基本上年底还能有一点点盈余,如果是暑期后才开学,今年肯定是赔了。”

  《疫情下民办幼儿园经营状况》中也指出,延期开学每月支出在10万元以内的园所占39.7%,支出在10-50万元的占41.8%,50-100万元的占比为7.3%。

  严峻的生存考验,就此显现。

  向线上寻求另一种可能,迫在眉睫。

  04

  线上摆渡:何以求生?

  哈尔滨松北区某国际园的学费为每年5万元,该园中班家长向多知网介绍了最近每天群中老师会在四个时间段推送的内容:7-9点,一般为美食或者民俗分享;10-12点,英语或数学思维内容;14点到16点,古诗或游戏课程;晚7点左右,中英文故事。

  在北京某国际园的班级群中,多知网体验的状况也基本类似,班级老师每天在三个时间段推送内容,基本围绕亲子课程、早教游戏、启蒙内容和幼儿故事等。

  “老师不太和我们有主动的互动,内容推完了,一看就是复制的官方的练习话术,就基本没有别的了。”该家长表示。

  “除非我主动找老师咨询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还是能给出比较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的。”

  同质化严重、线上服务单薄,是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线上化的反馈和感受。

  虽然是这样,但民办园尝试变现的探索并未因此停滞。

  

  一些幼儿园正在尝试推出低价小课包,一定程度上补足成本的亏损;也有一些幼儿园在高频输出家长讲堂、云开课等方式进行变现;还有幼儿园试图扩科……

  “九块九这种低价的还好,但稍微贵一点的就不行了。”有业内人士分析,幼儿园的扩科或推出付费内容在刚需和认知上存在难点。

  一方面,3-6岁儿童的启蒙刚需虽然存在,但是市面上已经存在许多专业品牌,此时扩科一方面专业度难以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幼儿园做素质产品的专业度认知始终在保育上,因此付费动力或许并不理想。

  “市面上启蒙免费产品很多了,幼儿园除非给出了超出预期的独家内容,不然家长买单意愿可能比较弱。”李健补充,疫情期间家长收入普遍受到波动,“大河水不满,小河也难以续上,非刚需的产品消费也会比较谨慎。”

  除了变现难,目前在转向线上的过程中,民办园在产品和服务层面也容易”旧瓶装新酒“。

  多家园所坦言,在疫情开始早期虽然尝试做了线上课程和服务,但都是以线下逻辑进行线上化转移,其效果并不好——粗暴地将线下内容放到线上,导致家长体验不好,更加无法推动新课的购买。

  “硬着头皮尝试吧,现在也的确没看到更多很好的办法。”

  李健认为,疫情之下,如果线上难以突破,或许倒逼民办园开始更加关注个性化服务。

  “尤其是非普惠幼儿园,它们的高价格后面有没有高价值在支撑,北京很多8k以上的幼儿园,这些高收费的幼儿园在未来压力很大,因为普惠园的价格普遍在七八百块,这个高于十倍的价格能否给出高于十倍的价值?”

  疫情终将结束,当80%普惠园全覆盖真正到位的时候,公办体系继续高歌猛进之下,对于民办园的求生也必然更加艰难。

  能否在个性化层面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决定着未来能否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冬天还在,每个从业者都还不能放下前行的脚步。

  一如加缪所描述的那样:“个人的命运已不复存在,唯有一段集体的历史。”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