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俞敏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两条提案,其中一条是关于高考改革的--他建议高考进行全国统考。对于教育部官方给出的答复他并不以为然,他坚持认为高考制度距离他高考那会没有任何进步,反而被人为的复杂化了。
俞敏洪说:“我们许多政协委员联手像中央提出建议,其实是在给教育部帮忙。我们作为监督者是有权力像政府提出建议和质疑的,国务院副总理不敢不管。”俞敏洪笑着说,他们每次都会给我答复,尽管这些答复通常都是些“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你的想法,认为你的建议有合理的因素,未来我们会尽全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诸如此类。
异地高考的方案是临时抱佛脚
俞敏洪直言:“跟几十年前我参加高考那会比,我认为高考制度没有任何进步。”
就“高考改革”的提案中第一条“全国统考”的建议,俞敏洪曾和教育部的领导进行过数轮的讨论。对于教育部的答复,比如:要考虑试卷安全、区域差异等,俞敏洪认为这些理由他不能接受。俞敏洪说:“当下有很多全球范围的统一考试,比如美国的托福和英国的雅思,没有听说他们有泄题的情况出现。他们有非常成熟的考试管理体系。另外,借鉴全球范围内的考试惯例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是分为十几种的。”
每年中国大陆的高考大约会出现近20套不同的试题,约有10多个省份共同使用大纲版或课标版的试题;而北上广及一些教育大省如山东、江苏则进行自主命题。这就使考生最终不得不面临在居住地读书,却必须回到户籍地参加考试和录取的情况。“如果没有异地高考、没有高考移民的话,我是不反对分区域考试的。”俞敏洪说,他真正担忧的是,一旦一个全国性的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后,却把公民人为的划分成三六九等,这种划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不平等。
“(目前)异地高考的方案就是临时抱佛脚。”俞敏洪无奈的摇头:“中央说要出台异地高考的方案,于是地方纷纷表示我们的方案出台了。可本质上,这些方案却没有真正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农村孩子应享有进名牌大学读书的平等资格
提出全国统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俞敏洪还特别考虑了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没有一个和城市孩子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促使农村孩子。据新华网2011年8月的报道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为什么现在农村孩子进不去名牌大学读书?俞敏洪分析说:主要是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城市间的差异过大导致的。“是农村孩子本来就比城市孩子笨么?当然不是。”俞敏洪稍显的有些激动,前不久他碰巧跟另外一位政协委员讨论过这个话题。对方认为一些西部地区的考生被名牌大学录取,然而分数却只达到该校平均分的一半。俞敏洪愤愤的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中国不就是平衡教育么?”
归根结底,是因为对于农村学校的资源投入就明显低于城镇水平。俞敏洪指出:“我们现在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是:越优质、名牌的学校,就越容易获得政府的关注和投入。为什么?因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孩子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如果我孩子学校的校长找到我、让我赞助学校一笔费用,我能不给么?这些政府官员手里没有钱,不能直接提供金钱上的资助,那他们手上有什么?权力。”
俞敏洪认为占GDP总数4%的教育投入,如果更多的倾斜给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在保持现有城市教师薪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城市教师开着车去农村给农村孩子上课。这样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城市就趋于平衡了。“不过高考时还是不能给农村孩子加分。”俞敏洪半开玩笑地说,“否则大陆的城市孩子都要变成农村孩子了。”
当下对教育、出版和媒体的控制是不合理的
3月8日,俞敏洪对媒体表示,国外很多企业家愿意把钱捐出来做教育,建一所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都是企业家私人捐建的。面对凤凰网教育的提问,俞敏洪说:“中国大陆之所以很少有企业家愿意捐建大学,是因为当下的教育和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大陆政府对教育、出版和媒体的控制,及政策的不明朗,会打击那些希望在民间办学的企业家的积极性。“特别像80年代的民营企业。”俞敏洪说,80年代大家对民营企业的投入都是有所保留的,因为不知道政策什么时候会变。现在企业家对民办教育也有同样的担忧。“也有一些有情怀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投入,比如李书福就在北京建立了吉利大学。”俞敏洪颇为赞赏的说。
早在2008年的两会上,俞敏洪曾对某媒体记者透露自己希望办一所非盈利性的大学的想法。5年后的今天,俞敏洪对凤凰网教育说:办大学这件事“我在做”。现存的问题是:俞敏洪非常希望把学校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而大陆对于办学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必须有500亩的专属用地”。“我发现现在在北京,这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了。”俞敏洪说:“当地政府也不愿意将土地批作学校使用。以往的经验证明,建大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首先大学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在地方政府来说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几千名大学生一旦闹出点什么事,地方政府是要承担责任的。”为了解决用地难题,俞敏洪只有接洽几所京内外、已经具有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希望从原东家手中直接购买一整个大学,进行经营和改造。对于具体是哪所学校俞敏洪并不愿透露细节。
关于筹办大学是否是他本人正式“交班”后的主要工作,俞敏洪微笑着说:“我现在也在做啊,这个和交班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