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一线未来会涉足硬件。

智能时代,曲一线不只是“五三”教辅|OpenTalk

2024-01-22 10:25:26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飚  

  来源|多知网

  演讲嘉宾|王飚

  整理|王上

  摄|张蔚斐

  如果你不知道曲一线是谁,那么你肯定听说过“五三”系列教辅。

  曲一线作为一家资深的教辅图书公司,其产品名称比公司名称更为知名。经过20年低调的发展,“五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点。

  目前,曲一线1600余人,多年来曲一线一直深耕教辅图书,同时在努力多元化发展,也在进行数字化探索。

  在多知OpenTalk第44期中,曲一线智能中心负责人王飚作了题为《传统教辅在智能新时代下的数字化探索》的分享。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曲一线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购买书之后的服务很难开展,这就造成了与真正的用户比较远。同时,曲一线也发现了一些机遇,比如技术有望为教辅带来新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曲一线成立智能出版中心,并开始提供53Inside服务。

  王飚介绍,曲一线针对数字化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线上化、结构化、数字化。而今53Inside服务,即把“五三”的核心内容,核心教研能力以及核心品牌以数字化的形式输出给行业,曲一线扮演了一个连接行业上下游的角色。

  53 Inside最关键的是内容授权,曲一线把“五三”的教辅图书产品做了组合,包括:同步练习、全有检测、专项突破、升学冲刺以及学习工具。此外,基于技术能力,也搭建了精准练习和学习诊断。

  对待AIGC等新技术,王飚说:“曲一线的态度是持续关注新技术,快速大胆尝试,小心审慎论证。”

  王飚提到,智能硬件和传统教辅各有利弊,互为补充,比如智能硬件的优势就是数据自动捕捉。而传统教辅则护眼、专注、符合用户习惯。未来,曲一线也将会尝试做智能硬件,与合作伙伴将继续开放内容,但可能会做深服务。

  面对未来新课标、新中考、新场景、新需求、新人才等变化,曲一线不变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

  以下为王飚分享原文(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01

  曲一线想做“五心”产品

  大家对于“五三”的印象比曲一线印象更深刻,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曲一线。曲一线从2004年成立起到现在,过去20年的时间,基本上只做教辅这一件事情。

  我们人员到现在有1600余人,绝大部分是都是编辑、校对、策划。现在更多的人关注教辅图书行业,也代表了我们在所做的是一个更值得投入的事情。

  从公司2004年成立,从2006年董事长给出了公司的一直沿用到今的使命“让每一个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董事长要求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业务,都要将“使命”摆在思考的最前列。

  我们打造的是五心产品,让学生开心、让家长安心、让老师省心、让主管部门放心、让合作伙伴舒心。整体“五心”还是做得不错的。

  说到曲一线,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小学到高中,之前有一些学前的书,但不是重点。从同步类到备考类、知识类、到练习类、到提升类,能够覆盖学生学习场景,能让学生体验到练习的高效程度。

  我们20年围绕书这一件事情,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科它的一些讲解特征和体例构建逐渐形成了一些深化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产出一些新品会更快,因为有一些成熟的积累。

  公司得到了市场上非常多的认可,公司品牌部这两年才建立,但是不知不觉,“53天天练”或者“五三”这两个字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点。

  公司也在持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去年12月董事长当选了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轮值会长,还有53图书荣获2023年度抖音IPPRO最佳点赞+年度品牌。我们的新媒体电商是去年刚刚成立,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当天只有3个品牌获得了两个不同的奖项,我们是其中一个。

  02

  为什么要做智能出版中心?

  做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做一个智能出版中心?为什么要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老老实实做书不好吗?可能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们的服务能力碰到了瓶颈。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大家最熟悉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紫皮版的是大家认可度最高的,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抽样,这个书完成度一般,常规备考任务已经填满了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这个书里面每一道题每一个章节都是我们认认真真做出来的,做了半天学生却使用不得够充分,我们就觉得很可惜。学生在厚厚一本书里如何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我们如何把优质内容、优质教研成果更好地让客户去使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二,后续服务不易开展。服务方面比如做直播课的更擅长做后续服务,我们不擅长,这本书卖出去,我们跟用户断开了,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一些问题,做错了,看答案看解析看不懂,怎么办?这个题压根就不会做,怎么办?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问题。学生是一个练习有一部分做错了,还是基本都做错了,其实需要的服务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由于我们的呈现形式,以书为载体,确实会有一些服务的局限性,后续服务不易开展,当然后续服务不容易开展也跟它的客单价有关。

  第三,大家如果真的接触一线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们的压力是真大。北京、上海还好一些,县市级学校四年级作业已经很多了,所以学生负担确实是过重了,我们单纯一本一本书堆积给学生不足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课后服务。我们作为一个真的是想做好教育想要更好的帮助学生备考的人,这些问题要放在心上。

  以上是发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碰到一些机遇。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走在中关村大街上,十个人八个人都是做互联网产业的。但是很多产业跟技术的结合还是很表面的。我们发现了技术的进步,确实让一些延展性服务成为可能,这是我们所捕捉到的机遇。

  03

  历经三个阶段数字化探索,主要以内容授权链接行业

  基于以上,我们产生了53Inside这个品牌,我们做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我们围绕数字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最早是很简单的线上版,大家做图书,一定有PDF文件,我们就把这个文件放到线上供大家使用。最早跟一些学习机类的硬件厂商做对接的时候,最开始合作就是以PDF形式做的,那时候客户也不是很满足,但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拆解是最合适的。

  后来逐渐走向结构化,我们认知过程是比较慢的,结构化就是题库,我把一个题一个题一段一段的讲解进行拆解进行单独教研,给它做一些属性化处理,二次加工。但是还不够,用户提到这个拿过来我们也不能直接用,还得调,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是单纯内容堆叠等等。

  后来我们走向了数字化。数字化不是一个在线的书,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数字结构,存储是什么逻辑,我们现在是仍然走在路上,随时做调整。至少数字化是一个灵活性更高,前端调用适配更容易,以及我们对它进行点位调整可能性更大,这样的特征处理方式才是数字化的一个浅显的体现。

  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连接行业,我们现在最主力连接行业方式就是内容授权,最早用线上化做连接,然后结构化做连接,现在是数字化做连接。

  学习平板、词典笔、听力宝、学习笔记本电脑、墨水屏等都是我们目前服务的厂商和产品。

  通过对用户的服务,我们逐渐形成了53 Inside这个品牌,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把53优质内容,不同的书进行产品化组合,形成模块化的服务,去做内容授权。

  内容方面包括:第一是同步练习,包括5年高考3年模拟,5年中考3年模拟,53天天练,针对同步学习场景,输出完整的学习逻辑,紧跟教材和配套课后需求。主要场景是你伴随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可以挑选合适的内容进行同步化的配套练习。

  第二个是全优检测,抽取的是试卷类产品,是偏同步类的试卷产品,针对的场景是偏同步类,周期性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检测,从而判断自己掌握程度这样的一个场景。

  第三个是专项突破,我们会发现尤其针对语文和英语学科,这样的语言类学科,它的知识逻辑,知识树知识图谱等并不是最核心的,它需要模块化的能力更重要一些。所以我们有一些专项类的图书,我们从中挑出适合的部分做专项突破。

  第四是升学冲刺。红皮A版、紫皮B版,和针对小升初的汇总和橙皮版的,围绕毕业年级的备考诉求,在知识梳理与针对性训练、冲刺核心分层训练上进行设计,在最关键的节点,练习最精准的内容。

  最后一个方面是学习工具类的产品,包含知识清单、素材类以及必备类的整合。

  围绕这些,就够了吗?可能不够。为什么呢?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还太表面,就是可替代性过高。因此,我们还是要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我们做的是比较深入的是如何把教研成果沉淀到数字化题库里面,就是打标签。

  我们的标签逻辑是内部的,不对外释放。我们会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标签体系。知识点打到六层,除此之外跟素养怎么匹配,跟学科特色类怎么匹配,要有独立不同的标签维度。对它进行充分打标签,这为提供深度服务打下了基础。

  第二,学生做了一堆题你要给他推送,推送精准练习涉及到学习类的诊断,这就是偏模型的。我们这个模型不是AI模型,也不是AIGC不是大模型,就是比较传统的算法模型。我们现在判断做这个事情可能并不需要AI,我们就是老老实实做一些模型,设计一些更精准化的场景。比如这个学生来了还没开始做怎么给他盘一套题,比如这个学生做了一部分,该怎么判,学科教研深入参与到这个环节,而不是把这个过程交给出版人员。

  围绕练习类和诊断类是我们做的一些服务搭建。因为我们毕竟是做书的公司,在这个事情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也留出了一些口子,比如说,推不出来了怎么办,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教研要介入的时候看看问题到底在哪,我们内部还在打磨。

  53 Inside是一个开放平台,企业通过注册都可以进行数据结构让利,一套标准下的数据结构让利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诉求,我们也可以做定制化服务,具体合作模式可以商谈。

  虽然这些东西不需要AIGC,但是我们很好奇,所以会有一些专门的人承担一些任务,去看能不能做结合。比如我们之前做过一些尝试就是把一个题目丢给大模型,比如用GPT-3.5和GPT-4讲同一道题,看看有没有可能他讲的比我们磨半天写出来的东西还要高效,目前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但是,GPT-4比GPT3.5给出的反馈更好,同样一个问题可能3.5给的答案是很程式化的,此外,大模型对历史题政治题的讲解可以打开一些思路。

  我们的态度是持续关注新技术,快速大胆尝试,小心审慎论证。

  04

  智能硬件和传统教辅互补,曲一线未来会涉足硬件

  很多公司做教辅是从做互联网角度蔓延到图书,我们则是从图书角度蔓延向互联网服务,这是不同的视角。我们对智能设备在教育场景的可能性做了一下分析。

  做一个横向比对,智能设备对传统设备肯定是有优势的。优势包括:数据自动捕捉存储;分析深化形成方案;整理、诊断、推荐;深度连接,持续服务。我们认为它优势就是数据自动捕捉。

  传统教辅和智能设备比,有没有什么优势呢?

  优势也是比较明确的,第一就是绿色护眼的问题,关注学生健康。书不够护眼,如果书都不护眼那可能硬件设备更不护眼了。

  引导专注练习场景的高匹配,这个不单单是系统是否封闭,我相信做设备的厂商都会做封闭系统,大家都不希望用孩子用设备做别的事情,但是孩子多聪明,他总能找到办法给刷开机。

  第二个,声光电设备、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先天不那么引导专注,传统教辅是一个素素的纸,它就是专注。

  第三就是用户习惯。用户习惯是很霸道的,如果最终大家还是要用纸做练习,你导引到数字层面练习是不是要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教辅肯定有它的优势。

  53 Inside未来也会盘一盘自己能做什么智能硬件,做一些尝试。

  05

  面向未来的变与不变,曲一线守正专注

  未来会怎样?我们可以大胆想象,目前可能还没有答案。

  什么样的情况下教辅当前的情况真的会发生变化?我提的第一个问题,社科类的阅读类图书基本实现了线上发行,教辅现在还没有,有没有可能呢?这是一个问号,没有答案。

  第二就是学生的练测评考会不会常态化地以线上的形式呈现并操作?大家比较熟悉也知道,比如说如果要考托福,考GRE,这都是纯电子化操作,已经是在设备上操作了。因为设备操作,导引到日常练习会有一定的影响。会不会在一些学段一些学科导引上这个方向?我们看到了一些信号,英语听说部分设备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问题,当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答案之后,向前倒推会产生更多的变化。

  第三是智能学习,自适应学习。基于全量数据的线上化,会不会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学习?或自适应学习成为可能?

  自适应学习市面上提得很多了,但我跟行业的人交流大家觉得目前没什么真正的自适应学习。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量储备自适应的学习资料,你得首先有全量数据或者大量数据在线上化,得像在抖音上一样,喜欢就反复看,不喜欢就划走了,有这样密集的数据才能供自适应学习或者密集学习达到一个准入标准。现在数据量真的不够。什么时候能够?什么时候有足够的形态促成这样的可能性?我目前不知道。

  碰到这样的一堆问题,不确定性,我们能怎么办?只能坚定的往前走,我们首先很开放,53 Inside是一个开放式的服务。我们有内容、有品牌和服务能力,也有一定的服务意愿和开放度,怎么做得更好,需要更多的行业伙伴一起来做。

  先抛一个小问题,大家老说教辅,我们基本上现在教辅默认就是教辅图书。但是教辅不先天说它就是教辅图书,它可能有很多载体形式。今天不管是做电子化服务还是做书,还是做一些进校平台等等,这些事情都属于教辅这个大领域。因为我们是给教育的主体提供服务的,不可能做什么替代,我们应该把自己辅助角色定位好,认知到这个角色才能更清楚地往前走。

  新的时代会有很多新的元素,前两年新课标新高考,今年是新中考了,2024年中考省内统一命题,新技术也不断的出现。前两年VR一出,元宇宙也来了,到底哪些技术可以做良好结合,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我们新人才跟新要求是匹配的,就得有更好的处理数字化内容的能力,得有更强的应对数字化服务的能力。你给学生提供的这种教学辅助,能不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新人才,能不能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我们坚持开放优质内容,持续跟一线师生做好辅助的决策,把自己的内容以更开放、更高效、更便利的方式开放出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产生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谢谢。

  06

  Q&A环节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的分享。接下来是观众提问的时间。

  提问:感谢王老师的分享,我们是做智能机器人的,我们主要是做AI这个板块的,我们相当于给一些智能硬件做赋能,曲一线在53智能化这块,您说到了没有真正做AI大模型的部分融合,只是说是通过学习规则来做的,想了解一下在这部分逻辑也好,或者在题型与学生记录的环节,包括举一反三和针对于学生题目的批改,如果说没用到大模型的话,你们是通过怎样的技术去实现的?

  王飚:我不是专门做技术的,但是我的理解逻辑,教研人员在里面扮演了核心作用。教研输出主规则,算法去匹配实现,再由教研人员根据结果进行调整。我们现在不是跟C端用户直接建立联系,很难拿到高频反馈数据,所以做一些形成测试用力不断转,形成结果教研再进行二次教研,再判断逻辑是否成立。当然第一步是先教研输出规则。

  提问:想问一下,基于我们题目的标签化,针对于核心素养这块,我们是如何设计的?是怎么样的打法?曲一线53 Inside针对大单元教学和对于跨学科类的融合资源如何考量的?

  王飚:打标签我们对外是封闭的,但逻辑上都是要回到教研,我们是极重教研的,核心人员都是以教研为主,教研团队先解读新课标,然后内部有讨论会,各自解读内部形成结论,形成结论之后先输出一版,尝试着对比如标准化启迪进行打造,然后看是不是能够满足自己的诉求,首先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拷贝一份新课标给出来的要求。

  举个小例子,我们曾经遇到一个问题,高中物理有一个素养就是最基础的内容,后来老师们在打标签的过程中所有物理习题都得打标签,那么这个就不打了。对于一些核心素养呈现可能划分的不够细致,这是我们根据具体样例习题做打标处理的时候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反向做校验跟标签调整,所以整体就是对于课标和对于真题为代表的样例习题处理,以及教研团队定期的内部出版然后形成的个性化的习题。

  围绕大单元或者跨学科,我们目前对它的处理方式是融合在标签逻辑理念。尤其是跨学科比较好定义,就是题目本身是否具备跨学科属性,如果具备跨学科属性它的二次逻辑是什么样的。大单元是构架在同步树的逻辑,因为不同的地区,针对中高考,使用新课本有差异性,我们主的逻辑是一套逻辑,上面如何做满足不同地区或者说满足不同阶段的,这个阶段单元树的组建和单元树二次的组合,这是我们的组合方式。

  提问:我看到您提到53有尝试做硬件,内容和功能这块,有没有什么方向?或者主打的卖点?

  王飚:肯定是有卖点的,我们目前内容上不会做封闭。客户会想53是不是有一些东西只给自己用,不给客户用,这个逻辑不存在。内容逻辑不存在封闭的,但是服务能力可能有封闭的部分。比如我的推题模型到底要不要开放?这方面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这部分偏深入,越深入的服务会越抓在自己手里,这个有可能。

  但是围绕内容部分和基础服务部分我们开放程度比较高,越成熟服务我的开放度越高。比如推题,我们针对于初中现在比较成熟,反而小高没有那么成熟。针对初中我们会给出这样的开放途径,但是越不成熟的,我们还在试点阶段的,但是确实投入一部分精力的东西,我们会放在自己的设备上,然后做二次教研。

  提问:53已经是很知名的品牌了,为什么要加Inside,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王飚:背后逻辑就是53是作为一个核心内容,核心教研能力,加上核心品牌,这是我们当前的能力板块。我们这个板块光自己用就不53Inside,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今天我服务于有道、小猿,这个主体是别人,我们是在里面一个核心板块,你认可我,我愿意把这些核心能力提供给你,但是整体产品不是53的产品。我们有意愿通过53Inside的方式,就是Inside其他品牌,Inside软件服务,Inside学校,我们也会洽谈进校业务,跟集成商聊,我们对他们提供服务,从而更好提供学校优质题材库的使用,就是我们扮演连接商业上下游的角色。

  提问:B端服务你完全可以不露出。

  王飚:我可以不露出,但是客户不同意,客户非常需要我们露出。

  提问:我有一个疑问,您在讲53图书过程中,提到做错怎么办,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怎么样处理学生在做53书的时候做错了?

  王飚:这个问题特别好,没有答案,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们尝试过一些,比如说针对一些个别习题做视频讲解,初中、高中也有这样的组成部分,提供一些资源。但是会发现学生没有时间用。学生可以用,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能力,或者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比如你扫码提供一些讲解,也可以推送二次练习,我给你错题本服务,我们也有APP跟书进行链接,这本书上所有习题添加到错题本可以导入二次练习,有一些章节很有代表性,你对这个章节发生问题可以二次练习跟它有关的内容,如果有一些题错了要听讲解。我们都做了尝试,但是发现激活率不高,这说明学生没有办法用这样的方式去满足他的诉求。这就是自我安慰的形式,我给他提供服务了,我帮助到他了,其实根本没有。

  我们也会做社群,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你在社群里提问,我编辑直接给你讲,有多少提问呢?管控是管控不了的,因为这是代表着自然流向,我这儿就是抛一个问题,大家想想,我们还是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学生先拿走,比如一个县级中学正在学习的高一学生,他每两周休息一天,他有两周13天是碰不到任何电子设备的,他只能接触到书,有一两天回到家拿到了手机,他爸妈说你只能玩儿两个小时,你会用它来学习?我觉得不会,这很正常,符合人性。

  你除非指望家长,家长主动替他做一些错题记录,练习题导入,但是家长也很忙的,大家今天回到家可能要很晚了。所以有多少精力有多少心思,对孩子该练习什么有多么充分的了解?你打印给他10张卷子可能对他没有任何帮助,也会增加家庭矛盾。

  所以从图书使用直接导引到用户的深度使用,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当前我们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

  教辅图书行业有一个经典问题,图书到底要不要塑封?一定是不塑封最有利于它的推广。为什么很多人用塑封在店面铺货呢?因为会有人在里面直接抄答案。这不是核心问题,他就是不会,他就是需要答案,他的答案被收走了,他找不到答案就用拍搜。如果真的这样的话能解决他的问题也是OK的,也没关系。但是很大程度上,可能提供的真的不是一个提高学习质量备考质量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捷径,是完成作业的捷径。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做任何定论和判断,只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