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8月3日消息,在第33期的OpenTalk北京站“素质教育发展新趋势”的线下沙龙中,小叶子音乐教育创始人兼CEO叶滨以《AI、硬件加持,音乐教育还有哪些空间》为题进行分析,剖析了AI对于教育的价值,以及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3年,小叶子以The ONE智能钢琴起家,到2018年小叶子进入钢琴陪练行业,推出1对1真人老师钢琴陪练。一年的时间单月营收从不足100万到突破2000万。
2019年初,在对行业内竞争对手态势及市场形势分析后,小叶子毅然调整真人陪练业务,转而All in AI,推出小叶子AI智能陪练,并在2020年单月营收突破1亿元。(详情可点击链接转至小叶子专访。)
(小叶子音乐教育创始人兼CEO叶滨)
来源|多知网
整理|张心笛
图片来源|多知网
核心观点:
1、乐器学习存在三个难点:知识、技术与艺术,AI能够很好解决技术的问题,是音乐教育行业最大的机遇。
2、1对1真人老师陪练与AI并不是完全相互替代,AI再有趣也无法起到老师的陪伴作用,但相对应老师也无法做到AI的细化及结果的数据化。AI相对于1对1,在数据化及价格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3、AI才是解决这个行业的真正出路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4、AI在未来教育领域还有很多拓展,在素质教育,未来需要拆分,AI要解决的事情是所有技术方面的问题。
5、现在的大环境是利好素质教育的。对于未来头部机构转型素质教育的竞争问题,要考虑的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能够给市场用户带来什么独特价值,用户投票才是最终发展目标。
以下为叶滨分享实录(经多知编辑整理):
01. 从1对1到All in AI
在知乎上曾有一帖,问26岁学钢琴还晚吗?最高赞回答是,有点难,因为爹妈打不过你了。
到底为什么学钢琴这么难?
首先知识层面,乐理。比如五线谱对成年人而言可能不难,但对于4、5岁的孩子,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升降号,五线谱等相对抽象的概念很有挑战。
其次,技术层面,识谱。钢琴学习首先是技术活,手指熟练度、节奏感都很重要。同时,钢琴也是体力活,因为它是手指体操,即使前面的基础都掌握了,不经过大量练习也很难完成。
最后,艺术层面,钢琴是艺术。钢琴弹对只是基本,能够表达出情感,用手指表达出对于音乐的理解才是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熏陶。
因此对于一个孩子来说,4岁半、5岁开始学钢琴,要同时掌握知识、技术、艺术,还要坚持练习,是非常难的。
而学琴难也成了音乐教育行业最大的挑战。
以英语为例,线下班型大多8-12人,但乐器从始至终几乎全部是1对1,班课模式难以走通,同时还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老师无法标准化,1对1教师的费用也很难降低;第二,行业无法规模化盈利。
这么难的行业,出路在哪?
小叶子发展至今得到的结论是,AI是音乐教育行业最大的机遇。
2018年小叶子进入钢琴陪练行业,一年的时间单月营收从不足100万到突破2000万。而当时的竞争对手宣布融资1亿美元,起量超过5000万,财务逻辑是1对1模型。
但钢琴陪练1对1财务模型成本很高。
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师资费用成本占比大多超过60%,获客成本50%,销售成本10%,服务成本10%,在不算上研发等费用的情况下,粗略一算亏损已经超过30%了。
到2018年末,在对已存在头部选手态势,以及整体行业的情况分析之后,2019年初,小叶子决定All in AI,将1对1业务急剧收缩。
02 AI对音乐教育的突破
All in AI后,小叶子AI团队在声音识别上不断突破。
第一个难点是,声音识别与语音识别不同,钢琴声音识别在此前没人涉及。
第二个难点是,钢琴声音识别必须要非常精准。但由于场景不同,声音识别的干扰很多,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精准度的高要求很难实现。
小叶子几年下来将声音识别的准确率突破到几乎100%,才有了后来的用户爆发。
为什么专注于AI产品?
1对1产品费用高昂,行业内以北京、上海为例平均使用频次为一周1-2次,是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孩子的练习需求的,同时费用高昂也使得很难触达下沉市场。
在使用过程中,1对1的卖点是老师陪伴,但AI也可以实现实时对正确动作的激励。
1对1与AI并不是完全相互替代,AI再有趣也无法起到老师的陪伴作用,但相对应老师也无法做到AI的细化及结果的数据化。
AI相对于1对1,在数据化及价格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在小叶子发展的第八年,AI产品用户日均使用50分钟,每周使用频次4.2次,12月留存率达70%,退费率小于1%。去年10月开始,小叶子反超竞争对手。
AI才是解决这个行业的真正出路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接连发布The ONE智能钢琴、电子琴之外,针对B端开展了The ONE钢琴教室,并进入更多学校,这个月再次上线了小叶子音乐厅互动社区,解决了教育出口的问题。
接下来在Q4阶段,小叶子将会发布更多乐器产品,围绕整个音乐教育拓展。
03. Q&A
提问:您提到关于音乐学习三个方面:知识、技术、艺术,AI对技术会有很大的赋能,那OMO对知识、技术和艺术有什么影响吗?
叶滨:OMO坦白说还是困难的。
问题就是在于艺术层面,因为知识、乐理可以通过大班课解决,小叶子是通过AI解决技术练琴方面。
但如果是OMO,教学、老师如何标准化?线下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老师,但这个部分我没有任何主控能力,所以OMO很难实现。
提问:在专注AI后,目前小叶子用户覆盖是不是也从以前一、二线为主,拓展到可以到下沉城市了?
叶滨:首先,AI是否能够帮助下沉?毫无疑问是的。
小叶子开始做To B钢琴教室产品后,在2016年推向线下琴行,两年卖出5000套,80%的客户是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
这个现象就是,三线用户因为原本缺乏钢琴老师资源,所以基于AI的集体课成了非常好的补充,同时集体课的课程更标准化,学费也更便宜。
在小叶子专注AI后,目前下沉市场占比25%,同时还有更多的海外用户。
提问:教育政策的落地,教育从业者都像坐过山车一样。业内说素质教育会迎来一个春天,也有说会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我的问题是,头部教育机构现在转型走向素质教育,小叶子未来怎么面临竞争或合作?
叶滨:首先,目前的大环境是利好素质教育的。
对于竞争问题,要考虑的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能够给市场用户带来什么独特价值,用户投票才是最终发展目标。
提问:小叶子在转型AI的时候对内部人员做了重新调整,技术占比进一步提升,现在小叶子人员分布情况还是技术为主吗?
叶滨:人员是个变化的过程。
转型之初,最核心的部分是既懂音乐又懂研发的,包括在打磨产品方向的开发人员和教研人员。而在2020年业务跑起来后,收入、流量的增长需求,业务、营销、辅导老师都要同步。
提问:The ONE入门产品更多针对小朋友,但成人需求很大,目前市面上针对成年人学习音乐基础的产品很少,未来会不会有这样的产品?
叶滨:成人需求的问题我们也纠结了很长时间,随着智能陪练拓展了更多可能性后,10月份我们会上线一款针对成年人教学的APP,并且用户针对全球市场,不光有钢琴也有其他乐器,可以进一步期待。
提问:教育有个特殊场景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AI肯定是一个方向,但现在AI的交互程度、数据算法能做到什么水平?未来对素质教育AI方向如何与别的门类衔接?
叶滨:首先说一下交互范围,我们现在解决的是非常明确的陪练场景。我们要尽可能解决练琴中的所有问题,但是不会侵犯到主课老师的范畴。
第二个问题,AI能不能用到其他领域?我们相信AI在素质教育中有很多事可做。
比如2018年苹果开发者大会的时候,Homecourt篮球训练APP已经实现依靠苹果手机摄像头的姿势识别、投篮自动识别篮筐等都是可以量化的,通过AI也可以实现篮球的标准化。
所有的素质教育未来都是可以做拆分的,技术方面尽可能用AI解决,艺术方面,比如音乐素养的熏陶、球场上的随机应变、球感,还是要靠老师引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