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1月14日消息,日前,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宣布完成A轮1500万美元融资。12月底,果壳网宣布完成2000万C轮投资。短短十几天之内,国内两家比较大的MOOC平台纷纷宣布完成投资,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对于MOOC的看好?MOOC现阶段的发展怎么样?
带着这些问题,多知网采访了学堂在线总裁刘文博,他对MOOC的整体发展以及学堂在线现在的发展做了解答:
学堂在线的业务模式: 内容平台与技术服务
学堂在线初创时期拿到了清华大学的种子资金,在学堂在线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平台和课程产生并行的思路。一方面,学堂在线是一个MOOC平台,在平台上不仅有中国的MOOC内容,同时,也会跟国外的相结合,引进国外MOOC的内容。
学堂在线正积极与国内大学合作,为大学提供技术平台和课程。根据大学的不同,合作方式会略有差别。对于国内一流大学,学堂在线无偿提供平台,以此交换大学优质的课程内容在学堂在线的平台上展示。对于边远地区的大学,学堂在线提供平台和课程的资助,并帮助他们自己产生优质慕课(MOOC)课程。
学堂在线的运营思路是, 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并行,靠行政的力量促进体制内的教育改革,靠市场的力量获取融资和吸引人才。
拿到融资后,学堂在线会继续扩展研发和课程团队,根据最开始对公司未来构想,对现有平台产品和课程产品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中国MOOC尚处于初级阶段,应避免平台重复开发
目前,中国MOOC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方面,在清华等一些C9(中国九所顶尖高校联盟)大学的一些科目已经开始了学分互认,而且科目涉及人文、历史、工程等科目。但是,个人学习者的证书认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相关政策的制定仍然在制定中。
目前,学堂在线的课堂完成率在5%—7%之间,如果要提高完课率,最关键的一点是MOOC证书能够真正得到社会、学校、企业的认可,为了换学分或者获得证书,学生的动力就会比较强。
另外,学堂在线也在考虑用一些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督促,如增加社交功能,开设一个论坛供学生讨论,增加增值服务如一对一辅导,这是为了使得某些跟不上、掉队的学生重新回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同时学堂在线正在全力开发若干数据产品。目前,根据学堂在线统计到的数据,70%-80%的学习者是18到35岁的人群。
刘文博认为,目前中国MOOC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证书权威性问题,二是平台重复开发的问题。
现在,MOOC在中国的兴起,使得很多大学都已经在筹划建MOOC平台,导致了MOOC平台的碎片化。开发平台本身比较耗费时间、人力和财力,如果平台的基础架构与主流平台基础架构不兼容,就没有办法共享内容,也无法与国外平台进行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因此,高校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使用现有平台,尽快建立MOOC生态圈,使得课程可以共享,评价系统可以打通。
未来中国的MOOC什么样?
目前,MOOC还是以探索各种模式为主,之后的盈利模式可能有两个方向。对于C端用户,可能会以认证证书的形式,或者是增值服务的形式进行收费。之后MOOC的内容还是会持续免费下去,但是针对某些学生的特殊需求,可以增加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
现在,也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答疑的需求,那么一对一答疑的这种服务也是可以在MOOC上开展起来的。对于老师的选择,则会通过网络的方式,在社会上征集助教人员,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B端用户,收费方式是一定有的,因为企业、政府、大学都需要内容。收费模式会是多样化的,但现在盈利不是目的,还是以探索各种模式为主。
刘文博对5年之后中国的MOOC发展状况做了猜想。他猜测,5年之后,传统课堂和慕课的混合式授课将成为普遍存在的方式,随着慕课的发展,大学阶段的翻转课堂,慕课学分互认,将变得非常容易。
对于个人学习者,基于慕课的成体系的学位学习以及最后的成果将被社会承认,实际上,学堂在线已经在计划成体系的学位学习体系,今年也已经有具体计划。
对于企业方面,企业可以利用MOOC培训员工。因为MOOC对传授技艺性的课程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它在开放大学和职业教育领域也会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国外的一些一流大学也会在中国的MOOC开设一些课程,之后,去国外留学或许可以有一部分课程是在中国慕课平台上完成的。
目前,学堂在线也在引进一些中学的课程,刘文博认为,中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进行翻转课堂的阶段,老师可以根据平台的课程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设计,边远地区也可以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之后,和国外大学一些课程上的合作也会继续展开。
从美国MOOC发展来看,主要受三个原因驱使,一是美国教育经费增长的利好,二是各个大学通过MOOC来宣传自身品牌,还有就是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
刘文博认为,在中国,教育是刚性需求,因此2015年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注入到在线教育领域中来。(多知网 初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