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11月10日消息,近日,在西瓜创客线下编程体验活动中,西瓜创客联合创始人刘鹏与品牌总监柳晓君就西瓜创客的产品体系、课程内容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西瓜创客成立于2017年,主要面向6-12岁用户提供在线编程教育,以AI双师教学的形式实现多元场景与快速反馈,同时也解决了编程领域师资匮乏的问题。西瓜创客的课程全部由联合创始人、国际编程大赛冠军肖恩担任主讲老师。
今年疫情下,西瓜创客于5月完成B+轮融资,由腾讯进行投资,用于服务和课程升级;此前,西瓜创客营收同比增长10倍,完成由新东方文化产业基金领投的1.5亿元B轮融资。截至目前,西瓜创客用户数量超过100万,覆盖全球60余国家共483座城市,后台数据显示完课率超过90%。
课程内容跨学科,硬件编程线上教学
西瓜创客使用的是独创的L.E.A.P课程体系。其中,L系列为编程基础课,6个月掌握图形化编程基本语句;E系列为编程进阶课,6个月通过项目制(PBL)的方式进行图形化编程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促进知识内化;A系列为编程应用课,1-2年掌握Python编程语言,接轨人工智能;而P系列为专题课,用软硬件编程结合的方式拓展编程外延,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西瓜创客在课程内容上遵循“编程+学科”“编程+兴趣”的原则,将科创、音乐、美术与基础学科教育的知识融入编程教学内容,如语文古诗词等。而在P系列课程中,则更广泛地加入宇宙课程、无人机课程、数学思维课程等内容。
同时,在硬件方面,西瓜创客实现了硬件编程线上教学。其中,micro:bit是西瓜创客与BBC合作的项目,通过智能家居硬件套装,在原有的micro:bit基础上搭配多种传感器,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丰富的智能家居作品。
刘鹏表示,西瓜创客的定位在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育目标不只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对获取知识的渴望。编程是一个应用型工具,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编程语句而不会实际运用,学习效果是大打折扣的,也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课程内容中跨学科知识的应用与真实场景的代入非常重要,编程的学习让孩子具备基础的能力,而跨学科的应用激发孩子用编程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在不断的作品创作实践中实现编程知识的内化和编程能力的提升。
在西瓜创客的学员中,曾有一位小学四年级的成都学生,发明了自动“火锅烫毛肚机”。视频在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广受关注。
目前,在AI使用方面,西瓜创客后台积累了240亿条学员行为数据,正从2.0阶段向3.0跨越。在2.0阶段,AI技术能够通过用户数据了解学情,利用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帮助老师更加有数据依据的了解知识图谱中每个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制定个性化学习规划;到3.0阶段,AI技术助力实现自适应学习,动态评估用户学习表现,从而在教学中呈现不同内容。
社交化学习,学员成立社区工作室
西瓜创客线上社区是学员用户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不仅用于分享作品、展示创意,并且形成了组队学习、学伴文化,如组建社区工作室,甚至进行“员工招募”,在社区内孩子分享自己的项目想法与建议,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共同推进项目完成。
其中,由几位8岁的青岛孩子成立的“繁星工作室”管理半径在巅峰时期曾达到70人。尽管项目在协同管理方面会碰见各种问题和障碍,但这样难得的“创业”经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特殊而宝贵的有益尝试。
在社区中,孩子通过分享创意编程作品进行社交,收获粉丝,而粉丝又会对作品进行反馈,孩子在根据老师与粉丝的反馈,进行作品的迭代进步。这样的“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再想象”的创造性学习螺旋成为了西瓜创客社区生态的一部分。同时,优秀的作品意味着“流量”,被评为精选的作品登上精选区,被更多的用户看见,都是孩子非常在意的荣誉,给予孩子很大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创作与分享的热情。
目前,西瓜创客的学员社区中已累计上传400多万学员创意作品,每周社区社群用户活跃数达到10万以上。
未来将关注低龄段游戏化
刘鹏透露,西瓜创客通过后端平台化的方式,通过完善工具、共享数据等措施,提升了整体产研的效率。西瓜创客将会注重低龄段的游戏化内容,通过更多样的产品和形态来丰富编程教育。
“最重要的是体验。”刘鹏解释说,“关键是你在西瓜的这个环境中感受、感知到了什么。这不仅仅是买了一个课程产品,而且包含的是丰富的学科知识、鼓励创造的文化、科技改变生活的态度,是用户认同的内容以及IP。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走,期待通过将科技知识与编程的结合,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未来十年,在孩子创造力最强的时期让孩子更好的改变自己、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