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pexels
整理|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等部门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显示,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是,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提到,自家娃虽然不沉迷网游了,但是沉迷短视频的却越来越多了。“沉迷问题”仍在不同的领域时有发生——网游、短视频、直播打赏,相关新闻屡见不鲜。
有严格管理的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尚且不能完全遏制网游沉迷现象,更别提受监管较弱的短视频了。有些家长也提到,自己也常常一刷短视频就是几个小时,在短视频面前,连大人都无法自律,更何况是孩子。
短视频沉迷,似乎已经超越网游沉迷,成为家长心里的第一隐患。寒假将至,家长更应该重视网游、短视频、直播打赏等网络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1
65.6%青少年在使用短视频,短视频沉迷也逐渐成为一大难题
由于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被压缩、限制,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其他娱乐领域,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依然很长,于是,短视频成了很多孩子的沉迷“新选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虽然各大平台出台了青少年模式,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破解密码、购买账号等绕过技术监管,对孩子们来说并非难事。
看到自家娃沉迷于刷短视频,家长感到焦虑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沉迷短视频比沉迷网游还要难以接受。
90后家长李慧慧与我们分享了她对自家儿子皮皮的一些观察:“不让他玩手机游戏以后就抱着平板刷短视频,一个多小时嘻嘻哈哈的,听得我更头疼了。”
李慧慧和皮皮事先有过约定,每天有一小时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可以学习也可以娱乐。刚开始,皮皮还会看动画片、看纪录片,或是用平板上自带的练字软件练字。但自从接触到了短视频,他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时候我让他别看短视频了,看点别的。他还会理直气壮地说,他在看科普小视频,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短视频的推荐也比较随机,可能你这一秒还在看科普,下一秒看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很无奈,也管不了,有一段时间给我在家天天唱孤勇者,他们全班都唱,我感觉短视频比游戏还可怕,每天一小时的洗脑太到位了。也想过其他办法,但是对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一个小时的娱乐时间,我自己觉得并不算多,再少孩子该不乐意了。而且你完全不让他接触网络的话,他也容易和小伙伴脱节。但我又不希望他把一个小时全用来刷短视频,所以我也很苦恼。”李慧慧说。
短视频信息繁杂难以筛选,长时间接触,有可能对孩子的三观产生影响。同时,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也容易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习惯于接受碎片化信息以后,对于孩子的长阅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也都有一定影响。
但是,刷短视频往往能让人感到快乐,不仅是孩子,就连有些大人也无法抗拒。“我自己有时候也看短视频,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而且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了,看电视剧都忍不住二倍速甚至三倍速,看电影喜欢看短视频解说——十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李慧慧说。
像李慧慧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正是由于自己也深受短视频影响,在对于孩子的榜样作用上也更力不从心。
短视频短平快的表达方式很容易刺激孩子的大脑,令孩子感到幸福和愉悦,试想一下,如果习惯了短视频的快乐,那么在日后需要专注阅读长篇书籍、看40分钟的网课时,会更难以专注。
无论是游戏还是短视频,长期沉迷,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据央视新闻报道,长期沉迷网络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视力和身体素质,甚至还会改变一个人的大脑结构。研究报告显示,这群孩子的大脑结构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相似,一个人在玩网络游戏或刷短视频时,大脑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想象力、思考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得不到训练,长此以往,会极大损害智力发展。
#2
孩子沉迷于网络,与这四点有关
如果家长觉得自家娃在网络游戏、短视频上花的时间比较多,首先要理解孩子面对的困难,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为什么孩子对于网游、短视频、直播打赏会越来越沉迷?此前,也有不少专家进行过分析。
第一,现在的孩子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一代,整个社会大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等普及,网络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耳濡目染的环境影响让孩子更容易接触到网络。
第二,和孩子的社交圈也有关系,如果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游戏、短视频、流行词汇、网络热梗,而孩子从来没接触过,那么势必会影响他的社交信心。社交压力会让他们更有探索网络的欲望和好奇心。
第三,部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了压力和挫败感,例如面对家长的高期待而无法达到目标时,网游是很好的情绪发泄、逃避现实的手段,短视频里也藏着大量他们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
第四,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共同娱乐时间被压缩,孩子跟同龄人的交往时间减少,使孩子有了大量独处的时间,容易陷入孤单的心理状态,游戏和短视频本身的设计就能很好地吸引孩子。
西安交大一附院精神心理卫生科主任陈云春在接受西部决策采访时指出,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善于倾听、引导。
“像这样的孩子,很多时候是缺少朋友的,家长要教会他怎么去交朋友,而不是沉迷于自己的宣泄和解脱当中去。第二,很多沉迷网游的孩子往往和父母关系不太好,尽量改善亲子关系。从父母的角度要求父母以身作则,并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味指责、管理,更重要的是引导。
作为家长,不要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什么事情如果一味反对,很容易激起对抗。家长要先允许它存在,在此基础上调整、改善,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陈云春说。
#3
家长可以怎么做?
寒假将至,和孩子斗智斗勇的生活又要开始了。每个家庭对电子产品的规则和控制程度不同,但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点通用的原则可供家长参考:
一、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不在孩子面前刷短视频、长时间使用手机,给孩子做好榜样。即使是要用电子产品办公,也要尽量远离孩子的视线,尤其是对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不是去理解背后的原因。
二、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多带他们和社区、学校的同龄人一起玩,尽量不让他们感到孤单,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
三、制定家庭规则,例如不能长时间刷短视频或玩游戏,每天可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及被允许使用的软件,都可以在和孩子商量好的情况下推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