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平等,要尊重他们。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领跑全球的芬兰是怎么做的?

2022-10-14 20:53:35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张蔚斐  

  文|张蔚斐

  图|《他乡的童年》

  来源|成长的可能

  芬兰有着世界公认的领先教育,这里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还有快乐的童年,压力甚小。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芬兰被称为“教育最强国”。这里的学校和家庭都在奉行着怎么样的教育理念?跟随导演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她的对话和镜头中,我们与领跑全球的芬兰教育拉近了距离。

  芬兰教育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芬兰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1

  风靡全球的芬兰“现象教学”,推崇没有考试的积极教育

  全球追捧的芬兰“现象教学”,指的是在沿用传统分科制教学的基础上,向“跨学科学习模块”转变,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横贯能力。用回归真实生活情景的方式贯通知识,扩大学生的经验世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现象教学”并不会完全取代常规的分科教学,只有在每周特定的时间才会有一堂别出心裁的“现象教学”课程。

  《他乡的童年》中为我们展示的第一堂芬兰的“现象教学”课程来自三年级的拉妮老师。如何理解“年龄,时间和我”?在现象教学中,她会讲到艺术作品、数学、生物知识和芬兰语言文学。

  “因为孩子们需要阅读和写作,所以会涉及很多知识,我把这些从课程表中选出来,来教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拉妮老师说。至于每一节现象教学课中用到哪几门学科知识,则完全取决于老师的选择。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时间,一小时有多少分钟?每个孩子都用一张照片表达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拉妮老师还教小朋友们用手丈量自己的脸,什么样的脸形适合在芬兰的冬季生活?是不是狭长的脸在冬季散热面积比较小?有很多毛发帮助他们抵御寒冷?在做面具手工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对生物科学和自然环境都有了更多的理解。

  学生们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最触动导演周轶君的地方。

  “我们没有考试,三、四年级没有任何考试,因为我们想要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我们唯一评估的不是他们在学科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这些才是重要的,叫积极教育。”拉妮老师说。

  积极教育,指的是哪怕学生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也不擅长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有爱。

  “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他们拥有iPad、手机、游戏,一切都变得很快,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让他们慢下来。阅读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拉妮说。

  

  #2

  无边界的想象力课堂,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

  芬兰人的想象力世界闻名,除了“现象教学”,他们的课堂有哪些秘密?

  在卡苏卡拉小学里,劳拉老师把课堂搬到了森林里。劳拉先给学生们发了一张色卡,让孩子们去森林里寻找与色卡相匹配的颜色。老师说,在森林里,什么课都可以教。

  “在来到森林之前,我觉得森林只有绿色和大地的土色,现在你打开了我的眼睛。”周轶君说。

  

  寻找完颜色,老师带着孩子们寻找气味,他们会去找不同的植物,形容它们的气味。在这里,孩子们不会被要求说出每一棵树的正确名字,可以闻到苹果的味道、雨的味道,一切都是充满想象力的。

  

  “我以为你期待他们讲出正确的答案。”周轶君问。

  “不需要,任何回答都可以,只要是运用想象力的。”劳拉老师说。

  在森林里,劳拉老师准备了两页形容词,包括可爱的东西、恶心的东西,除了正向的,也有负面情绪。孩子们可以根据形容词清单触摸不同的感觉。

  森林课的目的不仅是带孩子们学会野外生存,更是在培养孩子们和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在多森林的芬兰可以上森林课,在其他国家则可以因地制宜,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大城市的孩子也可以学习城市。

  芬兰的课堂似乎并没有什么“惊天秘密”,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所在的环境。

  #3

  芬兰的家庭教育:平等、独立、善于思考

  1990年来到芬兰的中国人张宇飞,和芬兰姑娘西尔库组成了家庭,育有三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文化冲突是第一堂课。

  “我女儿6岁时,我有一次和她在一起做数学,她说她不喜欢做,当时有点着急,就弹了一下脑门,老师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儿童保护部门,专门给我和妻子安排了三到四次谈话。在芬兰,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都是不允许的。

  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源于芬兰的大环境,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平等,要尊重他们。这是芬兰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那么,纯芬兰式家庭会如何教育孩子呢?《他乡的童年》中展示了皮娅和吉姆一家的生活。皮娅和吉姆都是早教专家,他们的两个孩子已经成年独立,并从家中搬了出去。

  “现在有很多家长希望和孩子做朋友,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也需要规矩和边界,你不是你孩子最好的朋友,你是那个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人,这是家长需要掌握的一种平衡。不应该让孩子随意打破边界,但你们依然可以讨论边界在哪里。为什么要有这些边界?当孩子的应该明白,不是仅仅因为家长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明白为什么该这么做。”吉姆说。

  

  看来,独立是芬兰家庭教育的第二课。那么,什么才是芬兰父母的爱呢?比克西集团亚太区总裁于尔基分享了他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我现在在芬兰的收入排名是330名。我是白手起家,几乎从我出生开始我就在工作了,所以这也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

  不到十五岁的儿子安特罗想要一双特别贵的球鞋,于尔基便鼓励孩子自己赚钱。“第一次送大概15欧元,送一次报纸,准备是三个小时,送出去是两个小时。”安特罗和妈妈苏珊回忆。

  

  “因为是自己赚的钱,我就知道很辛苦才能得到钱。”安特罗说。

  “我们会让孩子去麦当劳、星巴克打工,这种经验很宝贵,有时候他们会抱怨,这个老板不好,雇佣的人很糟糕,没有好好培训他们,我会问他们,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做呢?于是孩子们开始告诉我如果他们是老板会怎么做。这样太好了,我说,你们在思考了,不仅仅在想怎么做一个汉堡,你们在思考如果这是自己的生意会怎么做。”于尔基说。

  于尔基在和中国的年轻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工作很努力,学习也很拼命,但是如何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间的环节似乎缺失了。“芬兰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常识教育,那些常识和创意是我在其他国家比较少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