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中的游戏是亲子关系的桥梁。

陪孩子做游戏,也是一种养育方式?

2022-09-12 11:22:54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张蔚斐  

  文|张蔚斐

  pexels

  来源|成长的可能

  开学第一周,每天早晨都能在路口看见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逐渐恢复节奏,家长也有了片刻放松。

  果茉妈妈就颇有感慨,上学期,因为疫情的原因,7岁的果茉在家上了一段时间网课,她发现,在她们家,居家上网课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的情绪,孩子面对冷冰冰的设备,没有互动感,没有现场感,也不像在学校里一样,下课里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果茉妈妈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失落。“她那段时间总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学校上课?”

  刚开始,果茉妈妈以为孩子只是不习惯网课,或是在家自律性不够,排斥学习,就从这方面找原因和突破口,直到有一次,果茉拿着一块乒乓球拍问她:“妈妈,可以和我一起玩乒乓球吗?”

  在客厅里玩了几小时乒乓球的果茉情绪明显好了很多,家里场地有限,两人用球拍玩起了简单的颠球小游戏,比谁能用球拍颠更多球不落地。虽然只是简单的小游戏,也让果茉妈妈突然反应过来,孩子需要游戏来缓解情绪。

  “尤其是对于性格开朗的果茉来说,平时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挺愉快,放学回家也会和楼里的小伙伴一起玩,是个爱玩的性格。居家后,突然没人陪她玩了,爸爸妈妈只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在游戏这一块突然空缺了,孩子特别不能适应。”果茉妈妈总结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伙伴,家长陪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家长似乎把“游戏”本能地划分为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但是实际上,游戏和养育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做游戏,总觉得“游戏”比家务、工作都困难很多,诚然,无忧无虑玩耍的日子离很多家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走进孩子的世界不容易,但游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在育儿方面,也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效。

  #1

  养育中的游戏是亲子关系的桥梁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一书中提到: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即游戏力,是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桥梁,游戏可以帮助家长进入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

  有的家长总问:“怎样才能更了解孩子?为什么孩子与我的沟通越来越少了?”很多家长之所以感觉自己和孩子越来越有距离,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有关系。比如,有时候家长就是无法理解孩子:他怎么能在沙滩上挖一下午沙子?她怎么能和洋娃娃说一下午的话?不无聊吗?有意义吗?

  的确,游戏在家长看来,似乎并没有鼓励孩子背几个英语单词来得有意义。

  对于成年人来说,游戏意味着放松,但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是“工作”,尤其是低幼的孩子,游戏就是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最重要的发展任务,他们在游戏中探索世界,同时,“游戏”也是他们热爱的“工作”,并不会觉得无聊。

  对孩子的不理解和现实生活的忙碌,让家长很难投入“游戏”中去。

  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一书中指出:“‘游戏力’的方式并不只限于传统的游戏时间。实际上,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游戏力”源于游戏,但其内涵要比游戏更为丰富。从枕头大战,到一起逛商场;从安慰哭泣的孩子,到一起修理自行车;从讨论规则,到准备上学;从运动受伤时帮他克服沮丧,到在床前聆听孩子讲述他的恐惧和梦想,都可以进行‘游戏力’。”

  科恩博士还用一个简单的游戏做例子,其实在游戏中,家长能收获很多。

  例如,亲子间相互抛掷垒球。假如父母能像用显微镜观察事物那样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就能发现一个简单的接球练习其实具有很多功能。孩子正在训练手眼和身体的协调性;父亲与孩子玩得非常开心;经过苦练,孩子终于掌握一个新技巧,还得意地露了两手;垒球飞来飞去,划出美妙的弧线,就像架起了一座亲子间的空中桥梁;父亲的夸赞,如“漂亮”、“接得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并让孩子对父亲产生信赖感。

  显然,游戏让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游戏一直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当你问到孩子,什么是游戏?他们会告诉你:游戏是和朋友一起做的事。而父母也可以通过游戏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分享。

  这也是游戏在养育中的第一个意义:满足人们对连结、对亲密情感的无尽需求。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尤为重要。

  #2

  游戏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和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近日,一则小女孩“过家家”的视频在网络走红,扮演医生看病、扮演收银员、做菜,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每个人童年都有过的经历,孩子们扮演成各种社会角色,组织起自己的小世界。从游戏力的角度来看,“过家家”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科恩博士指出:“日常家庭生活里发生的种种情形,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想知道一切事情的究竟。通过游戏,他们学会了做饭烧菜、清洁整理、上班下班、争吵辩论、看护婴儿。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反复练习这种游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就是“过家家”游戏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家长完全可以参与进去,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一切反应对他们来说也是充满吸引力的。

  孩子总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游戏力》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两岁的小家伙把食物扔到地上,为什么我们大人不会感到有趣?因为我们知道地心引力的存在。但作为孩子,他并不知道。食物掉到地上一百次了,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世界对他而言是全新的、有趣的,就连家长的呵斥也是新奇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珍贵的,他们的自信往往在这一探索世界的阶段中被慢慢培育出来。而不断练习游戏,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如果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并不那么愉快,程度也不够深,他们也许会表现出无力感,担心受伤,害怕被拒绝,对探索世界缺乏信心。

  #3

  假想游戏,培养情绪康复力

  很多家长对于带孩子去医院这件事常常感到无力。孩子在医院里打针,又哭又闹,伤心到了极点。其实这时候孩子的哭闹并不是因为无理取闹,而是因为他真的感到害怕,但表达能力有限,只能用哭闹表达内心的情绪。

  这时候,假如家长和孩子回到家玩一个“过家家”的游戏,重现医院的场景,孩子这时候最想扮演的是谁呢?应该是医生或护士。而爸爸妈妈、家里的其他大人或者毛绒玩具则会成为他的“病人”,假装不愿意看病,他希望在游戏中,自己是强势的一方,看到别人的恐惧。

  科恩博士指出:“这样的角色转换虽然简单,效果却很好。”

  被打针的遭遇让孩子感到无力,如果家长还因此责怪他,他会感到更加伤心。

  “被打针的遭遇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力,并让他联想起过去所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想到自己不能对做什么、吃什么和穿什么做出选择,以及其他数不胜数的无法由他决定的事情。去医院当然不是他的主意,但是打针游戏却能让他心情好起来。他看到大人也有无能为力、绝望、丢脸的时刻,而他这次却是强大无比。”

  游戏可能只是假装的,但从悲伤中振作起来的需求却很真切。孩子选择这个假想游戏,是因为他需要克服打针所留下的真实痛苦。这不仅仅是好玩而已,还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它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再次经历整个过程,让恐惧感通过哈哈大笑声释放出来。这就是孩子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玩这个游戏的原因。

  游戏力在养育中的价值愿意超过我们的想象,不必把游戏想得太复杂,简单的游戏也有很大的能量。游戏可以培育亲密,帮助孩子远离孤独感;培育自信,远离无力感;还能帮助他们培养情绪康复力,让他们不再深陷悲伤。

  文献参考:《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美·劳伦斯·科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