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王睿、周歆媛
文|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孩子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总是和别人闹矛盾怎么办?
在3-6岁的孩子中,冲突是很常见的,这时候的孩子常常手比嘴快,有别的小朋友拿他的玩具的时候,他想让对方停下来,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可能就会“动手”,这是小朋友眼中最直接的“暂停方式”。对于冲突主动方和被动方来说,分别反映出了他们的哪些心理需求?
做家长的,要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尤其是“抢玩具”这类冲突,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区里,都是很常见的。
在冲突情境中,无论是动手的一方还是被欺负的一方,都会让家长有些着急,这两类孩子在社交中都展现出了“不适应”。今天的讲座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容易动手的孩子和容易被欺负的孩子,背后分别有哪些心理原因呢?
#1
性格特质决定了孩子在冲突中
容易处于主动还是被动位置
性格特质在心理学中至关重要,不能要求内向的孩子外向,外向的孩子内敛。作为冲突中爱动手的那一方,有些孩子可能天生脾气急,这和他们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容易被抢玩具的孩子则表现出比较内敛、腼腆的性格。
首先要理解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相信他们,例如脾气急的孩子,可能容易着急,但是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有可能做事快、有效率。而内敛的孩子,虽然情绪转换更慢,但比较沉稳。家长一定要站在自家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有效地支招。
同时,家长也要保持自己的情绪平稳。这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自己着急的时候也帮不了孩子。为什么我们要聊冲突背后的心理需求?就是希望家长能多一些对孩子的理解,家长要意识到没有孩子生来就愿意在冲突中,冲突过程中对方不高兴,爸妈要数落自己,自己也有可能受伤,谁愿意呢?为什么孩子会有冲突,一定是因为背后有他做不到的事,有他的性格特质在影响。家长要去调节,但首先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
#2
家长和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都很重要
情绪调节不光是孩子自身的,也包括家长的。家长的情绪稳定是调节孩子冲突的重要前提。家长在帮孩子做心理层面调节时,如果自己本身是着急的,不如停下来什么都不做。
有家长提到,六岁的孩子平时比较开朗,当朋友跟他有一些冲突、伤害到他,受了欺负时,他好像不能保护自己。
在这个例子里,作为被欺负的一方,孩子的情绪调节也很重要。家长可能要先去想一想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他比较担心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还是他真的不介意冲突、神经大条,被碰一下闹一下无所谓?家长先做一些假设,再和孩子了解情况。
有些孩子,作为“被冲突”的一方,虽然被伤害了也会不高兴,但是出于“我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大度宽容的状态”的心理,把这部分情绪压下去,那这时就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可以问问孩子是不是有点担心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心里挺委屈的?引导他说出来。
而作为冲突方的小朋友,也需要调节,例如有些孩子,在家爱和父母较劲,出门了和其他小朋友较劲,家长在制止孩子的不合理行为之后,也要及时调节他的情绪。“妈妈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你生气着急,大人都理解。”先把这些话告诉他,情绪调节是第一步。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更多的不是输出一套一套的方法论,而是在和孩子们的情绪打交道。孩子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来,低落、羞愧、愤怒,都很常见,情绪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可能是和别人打闹、招惹人家、不和别人玩、但这其实都是反映了孩子内在真正的心理需求和情绪感受。
所以,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内心感受,比如“别人拿了你的玩具,你心里什么感受?”通过沟通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总结一下,在孩子发生冲突时,无论是冲突方还是被冲突方,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帮助孩子先把情绪调节下来,后续才是处理问题。
#3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自信心
对于冲突方的孩子来说,需要加强的个人能力是“自控力”。
在3-6岁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会随着自身经历和大脑发育逐渐提高,如果家长发现自家孩子总是很冲动,“着急”也许是他的气质特点,但如果这种“着急”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集体生活和交往,家长就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例如带着孩子玩“123木头人”的游戏,锻炼孩子“动”和“停”的部分,让孩子能多一些控制感。
家长不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方法,可以先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问问他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种掌控。
对于被冲突方的孩子来说,需要提升的则是自己的“自信心”。有时候家长发现孩子在冲突中没法做什么,很着急,想给孩子支招。但是方法永远是在第二步,方法的前面是力量,如果孩子没有能力、没有力量去走出这一步,再好的方法都不会起效。幼儿园时期可能只是互相抢玩具,但是到了小学、初中,就会有校园霸凌事件发生。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过小学时期被霸凌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自信,孩子总被欺负,他不想反抗吗?但他总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那么强,慢慢也就形成了固定模式,在社交中总是处于被欺负的位置。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需要加强自我掌控的部分,家长不能靠一些理论告诉孩子你必须自信,这种力量需要靠孩子自己练习习得,例如在学习和生活中管理自己、做一些掌控感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