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图片来源|俞敏洪直播间
“其实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处于交接的关键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在慢慢变老。新东方某种意义上也处于需要进行交接思考的一个关键时刻。”
“其实我现在也在面临着新东方的传承的问题。在我离开新东方后,新东方还是不是我在的时候的新东方?谁能承担起传承新东方文化的这个岗位?以及,新东方是不是在离开了我以后,还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二代、三代一直传下去?”
今年4月中旬,60岁的俞敏洪在直播间不停追问72岁的王石,究竟是如何在十年前便精准选出郁亮这样优秀的接班人。在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对谈里,1/5的时间被用来探讨这一话题,一个又一个小问题贯穿在这场对谈的前中后。
就在结束与王石的这场直播十天后,像刘永好这样选择将企业交由子女掌舵的企业家,同样迎来了俞敏洪的虚心求教:“自己的女儿能把班接得这么好,你感到幸运吗?”“关于二代培养,你有哪些经验分享吗?周围朋友听了如果觉得你的方法靠谱,可能就按这个方法培养了。比如我就很需要这个,尽管我没打算让二代接班。”
哪怕精力依然充沛,但这个被直播间网友叫了一整年“老头”的真老头兼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此刻心头日夜萦绕的最大困惑莫过于此了。
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年,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已开始大量出现交班情况。正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系教授李卫宁所说:“可以说,这是中国家族企业第一次出现大规模交班,由于我们独有的商业和文化背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这就需要去实践、去探索符合中国家族企业的交班模式。”
就俞敏洪的个人志趣而言,他也希望留出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
就在一年前的4月7日,俞敏洪在“老俞闲话”发布了一篇周记,表示:“这两年,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唤,背上行囊出发吧,要不就来不及了……人生的意义只有在自我实现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一直觉得新东方并不是我来此世界的目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我已经全力以赴做了三十年新东方。也许,现在是我可以稍微站得远一点,来重新审视新东方和我自己的时候了。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做新东方了,而是如何在更高层面上,让新东方有更好的发展,而我自己也能够有更好的腾挪空间。”
随后的2022年6月19日,他曾在直播中表示:“新东方真正的成功,是我有一天离开新东方不做董事长,甚至不参与任何决策时,新东方依然在沿着我想要的道路,依然在努力沿着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提供完美服务的道路上往前走,我觉得,这才叫真正的成功。所以为了这一天能够早点来到,其实我是会不断地往后退的。”
在2023年新年到来之际,俞敏洪透露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在维护新东方发展之外,将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包括阅读、背诵、写作、旅行、访谈、锻炼、放松和社交。
为了留出更多时间给自己,眼下,俞敏洪正加快思考新东方接班人的问题。
关于企业传承,许多一代企业家们倾向于子承父业。但俞敏洪的情况显然不同,虽然有一儿一女(儿子尚在读大学),但截至目前,两个孩子并未明确向其表示有接班意愿。
“因为我家孩子并没有真正表达过要进新东方,而且新东方已经是一个股份几乎全是公众的大公司了,所以我这儿倒不存在二代接班的问题,但是存在选接班人的问题。”4月25日,在刘永好、刘畅父女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时,俞敏洪谈笑间表示,“但像(董)宇辉这样的人才未来有没有可能接班还是可以考虑的。”
俞敏洪赞许王石是企业家中交接的典范,挑选接班人的眼光独到。“在我心目中,中国企业家能像王石这样把企业交出去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也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地方。我就算现在把新东方交出去,我想我可能做不到王石那么好,这是真的。”
他也将类似的问题抛给了王石:“不管是新东方还是东方甄选的核心位置,肯定跟我的孩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我也非常想向你学习,从战友中间找一个跟我六亲不沾的人来挑这个大梁。对于企业家的家族传承,或者请职业经理人,或者找战友来接班也好,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石的答案是,老一代企业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自己能不能放得下。“对很多人来讲,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其次,如果撇开血缘关系来找接班人,首先要建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淘汰机制。毕竟选接班人也有可能看走眼,不要假定这个接班人选得一定对……我认为还是机制问题,而不是一个接班人选没选对的问题。”
在王石看来,现在不少初代企业家的传承能力是不足的,比如欠缺对企业传承机制的设计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常导致企业在某个厉害的掌舵人手里时蓬勃兴旺发展,也可能突然出现断崖式的下落。
以下为俞敏洪分别和王石、刘永好就企业传承话题的对谈实录(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01
俞敏洪对谈王石:“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
俞敏洪:我觉得你是企业家中的转型典范了,因为你创立了万科,本来可以在万科一直做下去,但是后来却主动退休。
王石:我的确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之所以我选择退休,和个人目标有关系。对我来讲,创造企业只是我的一个作品。作为作品来讲,它已经告一段落了。
俞敏洪:你把万科当作你的一个作品,觉得可以交出去了就交出去了?
王石:这个作品就结束了,但是这个作品很有意思,它是可以传承的,可以继续下去。所以这个作品成不成功,不仅仅看你在的时候成不成功,而是你已经没有话语权了,这企业还能做下去,并且它一定得是长时间运转的,我觉得这作品是成功的。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不过百年,但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长达数百年。这个作品成不成功,不在于我在企业时成不成功,而是我不在这个企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运转。比如刚刚你说我接班人选郁亮选得好,我同意选得好,但是要点在于郁亮选的接班人如何,郁亮选的接班人如果也成功了,这才是成功。
但是制度性来讲,即使我选郁亮不成功,如果企业的制度定好,这个制度马上就会更换一个比较成功的接班人。基本上三代接班人下来,才能看出这个作品成不成功。目前我还没有自信一定成功。
俞敏洪:为什么万科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中能够独树一帜?并且,在这一次的房地产危机中间,万科尽管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却并没有产生太严重的后果,或者说是比如万科的业主从来没有太担心过最后出现像其他的房地产公司的烂尾的情况?你从一开始打造的万科的文化和你刚才也提到了郁亮这位接班人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文化传承和一个怎样的企业管理的传承,使得万科能够这么多年在你已经退了十年了仍能正常运转……刚才讲到了企业传承的问题,其实我现在也在面临着新东方的传承的问题。我离开了新东方后,新东方还是不是我在的时候的新东方?谁能承担传承新东方文化的这个岗位?以及,新东方是不是在离开了我以后,还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还能够二代、三代传下去?就像你说的企业家的生命力就几十年,一个企业的生命力达到几百年才能被认为是好企业,所以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石:万科还在延续,还要再观察十年,是不是做到还不确定。作为一个作品,我对万科是怎么要求的?首先来讲是长期主义,企业要长期的存在,不要只考虑到现在,就算现在活得很好,将来能不能活得很好?第二,不仅仅是将来能活下去,是不是能把企业做成一个品牌,在社会上还有很好的影响力?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对我创业的企业也是这样的要求。
俞敏洪:企业的领导人在一个公司的发展、进化、转型过程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石:作用当然非常关键了,一个企业能不能有活力,我觉得传承非常重要。传承就是刚才提到接班人的问题。举个例子,当时选郁亮的时候,郁亮自身还有点犹豫,因为当时万科是多元化,郁亮本人负责金融板块,但那时万科很明显是靠房地产,所以选他接班的时候,他就推辞说不懂房地产,我说当一把手的关键是当班长,当班长是你能懂最好,你不懂那就用懂的人,当班长是能把大家的资源结合到一块儿去。换句话说,在选贤用能方面来讲,贤是第一位的。当然郁亮现在已经是房地产专家了。
俞敏洪:其实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处于交接的关键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都在慢慢变老了,新东方其实也处于某种意义上需要进行交接思考的一个关键时刻,在选接班人和交接,因为你的交接毫无疑问已经变成中国企业交接的范例了,所有人提到企业交接的时候,一定是会把你拿出来说事的。
王石:既然我们是老一代企业家了,第一个问题是,自己能不能放得下?对很多人来讲,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已经形成了惯性。
举个例子,我交班当天的交班会都非常正常。第二天,我继续上班(我还是董事长,我的办公室也没变,只不过我不当CEO了),平时一上班会有一堆人来找我签字,但第二天我一上班就冷冷清清,我问人呢,秘书说郁亮召集开会去了。我说召集开会,怎么不叫我?但是我马上反应过来,如今我不是CEO了,所以郁亮是很正常召开班子会,他叫我干嘛?但我当时就特别想冲过去听听,在自己办公室抓耳挠腮地,有点儿像困兽一样,差不多是熬了两个月才熬过去,这是不容易的。
俞敏洪:企业家不要有太自我期许的一个心态。因为你早晚得离开企业,要不就是死后离开,要不就是活着交接离开。所有的原则都应该选择活着交接离开,这样还可以给自己未来留下一个像你这样的人生。那对于活着好好把企业交出去的这些企业家,你又有什么样的建议?为什么我说你交接成功,因为很多人找接班人就是找自己的孩子。但比如我,不管是新东方还是东方甄选的核心位置,肯定跟我的孩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我也非常想向你学习,找一个跟我六亲不沾的,从战友中间找一个人来挑这个大梁。那你对于这些企业家家族传承之间,或者请职业经理人,或者自己的战友来接班,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石:我是这样考虑的,按照家族来讲,我们家兄弟姐妹八个,我如果再找个接班人严格来讲不是很难。如果撇开血缘关系来找接班人,首先是建立制度,制度里,首先是淘汰机制。毕竟选接班人也有可能看走眼,比如当初苹果让库克来接班,大家很多的担心,至少证明是他是成功的。所以你不要假定这个接班人一定要选对,不一定的,有多种因素……
俞敏洪:万一选错了,起码要有一个更换机制,如果选错了又没有更换机制就麻烦了。所以,如果后来发现郁亮接班不行,万科是有一个更换机制的?
王石:我说的机制不是说换一把手,而是对于郁亮之后接班人怎么做。因为,第一,目前证明郁亮接班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有下一步——郁亮也五十多岁了,很快就到六十多岁,65岁到70岁也得考虑接班人,虽然现在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还是机制问题,而不是一个接班人选没选对的问题。
俞敏洪:谈到企业的时候,王石提到,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可能离不开企业。这讲了企业家在做企业的时候,为什么中国长久的企业或者说代代相传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除了客观的历史原因以外,也有企业家本身的原因,有企业家的传承能力。当然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一代、二代企业家,企业家的传承能力是不够的。不够,实际上包含了他的设计能力的不够,比如,企业的制度的设计能力、传承机制的设计能力,这些的缺乏其实常导致企业家在某一个特厉害的掌舵人手里时蓬勃发展,突然就变成断崖式的下落和灰飞烟灭的局面。王石的厉害让我感觉到他真的是把万科交出去了,而且交得非常好。在我心目中,中国企业里能像这样交出去的企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也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地方。因为我现在把新东方交出去,我想我可能做不到王石那么好,这是真的。
02
俞敏洪对谈刘永好:“既是一个退休者,又是学生”
俞敏洪:不管我们将企业经营得多么好,我们再充满活力,其实都会老去的,都是要交给其他人慢慢去经营的。你在这方面已经给很多的企业家做了一个榜样,选择了女儿刘畅作为接班人,而且刘畅在接班以后,新希望从破千亿的一个难关到现在两三千亿的一个规模,整体来说接班还是比较顺利的。今天的新希望的重大的决策有多少是刘畅独立做出来的,在整个公司运营发展的这个大方向上,她到底有多少决策权?
刘永好:我们集团的农业和食品主要是新希望六合,刘畅是董事长,她担任董事长超过十年了。所以新希望六合的重大的决策决定主要是她领导董事会成员和管理班子定下来的。对有些比较复杂的或者她觉得应该听听我意见的事,她有时私下会听听我的意见。此外,刘畅还是我们新希望投资集团的董事长。而且这个创新集团在机制的设置、在新的赛道的选择、在人才的培养、在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的赋能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这些尝试基本上是她领头在做的。
所以她在这些创新变革问题上,有很多想法,这方面我是不如她的。第一,她更年轻一些,学的这方面的东西很多。第二,她的朋友,这些科技型的企业的朋友特别多,他们一块儿交流沟通的比较多。有时候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把我请去,我以家长代表的身份来参加,某种角度也让我增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这就叫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前我带她多,今天她带我多。
俞敏洪:那你感觉到你现在真的是某种意义上退居二线了,或者利用另外一种方式还是在一线?
刘永好:可以这样讲,在营运生产的一线我基本上退下来了,但是在一些战略、在一些考量、在学习一些创新的问题上,我还是学生。既是一个退休者,又是学生。退休和学习者是不矛盾的,因为退下来了才更有时间去学新的东西,或者对集团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我还可以发表一些意见。
俞敏洪:问你一个比较八卦的问题,你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还没毕业,那未来你打算让他回到新希望来工作,还是说没有这个打算?还是说是让孩子自己选择?
刘永好:我一直对他说,究竟做什么,是回公司还是他自己干,都可以自己定。但是我现在明显感觉他是挺上心的,他在学工商管理,也学习生物科技。同时他也在学一些智能制造这些事儿。我看他对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兴趣。我比较尊重他的选择。他读高中的时候,就给我说他要做一些什么事儿,我觉得这对他有锻炼,有帮助,应该支持他,我支持他了,结果有的赚钱了,有的亏损了。
而且他有次跟人合伙投资卖鞋亏钱了,我反而觉得高兴,因为他现在亏了两万五,但是今后有可能少亏两亿五。小成本大经验,失败的案例太重要了,年轻人一定要有这样的经历,没有失败过,他怎么知道如何规避失败。当然他也做过很多成功的尝试。
俞敏洪:最后一个问题也特别八卦。万一你的儿子回来接班,刘畅又那么成熟了,最后儿子接班干业务也成功了。等于这个公司就有了儿子和女儿两个接班人,那最后你怎么办?是把新希望一分为二,一人一半,还是说让他们姐弟俩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副董事长?因为你们原来四个兄弟干着干着就分成了四个大公司,未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用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
刘永好:我们四个兄弟分家的时候,到今年为止,我们原来的一部分还是四个兄弟的,原有的存量没变,只是在增量上各自发展。
至于儿子女儿今后怎样做,因为时代不一样,他们更年轻,他们更有想法,而且他们姐弟关系特别好,他们会商量着解决,就不用我操心了。
我当然希望他们能够都好,而且社会在进步,而且我儿子的性格特别好。毕竟姐弟俩年龄不一样,考量问题也不一样,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得特别好。在需要的时候我也做一些帮助。要对自己孩子有信心。
俞敏洪:我觉得孩子收到的最积极的信心就是父母对自己有信心。
END
本文作者: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