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之争,只是表象。

我们离真正的“美育”还有多远?

2022-05-28 08:30:33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冯玮  

  作者|冯玮

  图片|上美影

  来源|成长的可能

  本周四开始,有关“人教版数学教材”的话题就一直挂在热搜前列,讨论热度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引发讨论的原因,是由于有网友发现,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一些吐舌、画风太丑且不符合中国人形象,是在丑化中国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插画中还有国旗画错的情况出现。

图片

  很快,人教社在官网也给出了回应表示“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

  但回应似乎还远不足以将这场风波平息。

  社交平台上与之相关的讨论有增无减,有声音质疑教材内容的选拔与管控机制;有声音担心这些不好看的内容里是否有“阴谋论”的存在;有声音对过去的教材充满怀念;也有声音在担心我们的未来……

  无论是父母子女,疑惑学校社会,放在眼前的共同命题是——我们与真正的“美育”之间,还有多远的距离?

  #1

  美与丑

  这次的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内容与调性的正确度。

  中小学教材的存在意义,在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其中的任何一点,都不允许出现所谓的失误——因此,教材的美丑之争,只是表象

  真正令外界质疑和气愤的,是编委组对于教材内容编写本身是否足够严肃、是否足够专业、是否足够深刻地认知到教材对青少儿的深远影响。

  

图片

  所以,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次的事件中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图片上国旗内容的错误与相关细节的恶俗。

  那么,抛除错误的部分,这些画本身是否可以理解为是绘画风格本身呢?这也是大家集中讨论的另外一个热点。

  即,艺术风格是否适合放入教材。

  人教版数学教材所使用的图片风格,在业内一般被定义为儿童插画。

  儿童插画人物和物品一般造型简单、概括,动作简约,有可爱的表情,色彩丰富鲜明,普遍会适当加入幽默、想象的画风。

  (90年代语文教材插图)

  人教版数学教材图片内容中,如眼距过宽、鼻梁塌陷、眼神呆滞、秃顶或高发际线以及诡异吐舌等形象,显然与上述风格有一定差异。

  美术行业从业者叶灵就此事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分析,数学教材插画使用的工具近似钢笔或者蘸水笔,这样的笔触线条稍显“老派”,画作中的设计和绘制技术并非出自初学者之手,或许出自一个没有做过偏儿童内容的画家。

  一些同行们也有较为一致的意见:画有一定风格和水平,但不应该出现在教科书这样的场景中。

  资深从业者、宝贝计画创始人杨帅解读:“在绘画本身或艺术史来看,有达芬奇的古典主义美,也会有毕加索抽象或表现主义美,或者杜尚等极具个性化的理解等等,无数的中外艺术从业者也都呈现多元的探索,所以这种绘画如果作为艺术家本人的一种个性化风格探索,大众是可以多包容的。

  “但就作为孩子的课本本身来说,这的确是不美的,或者是不严谨的,绘画的艺术风格,也是基于孩子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发挥,发挥的过了,或者是偏了就不科学了。”

  无论是怎样的艺术风格,放在教科书中,首要的是建立在正确、严谨的导向之上。

  “你要知道你的画会用在什么地方,这一点应该要明确”,另一位从业者石青在近期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也分析道。

  青少年读物在内容生产、内容审核、效果追踪等层面是否有全面、严肃的机制去保证整个流程质量,这正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

  由此,审核机制也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把控标尺。

  (教材教辅出版行业报告)

  青年画家黄国想曾绘制了新版教材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的110首古诗词插画。

  他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从被选中到为教材作画再正式发表,全流程中覆盖了项目部、出版社、美编、编辑、画家多个参与者以及多轮沟通。

  这一点在他的采访内容中也可感受出来:

  “最难画的应该是为《清明》的配图。新版的教材会用一幅场景比较大的画展现多首诗的意境。比如要体现《清明》的意境,也要体现同一个单元《元日》和《十五夜望月》的内涵。这幅画前后画了三四个星期,反复修改了很多遍。”

  “从三年级开始,古诗量会增大。国画跟其他绘画作品不一样,是手绘用毛笔加水墨画在宣纸上,然后再通过扫描或者拍照发给编辑。编辑根据编委办和评审老师的反馈,再给出修改意见。”

  “日韩风格漫画时代感更强,我创作的时候就会考虑怎么用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去影响这一代的孩子们。作画时会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创作出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带有现代感的水墨画。”

  同一家出版社,同一个年龄区间的教材,让外界更难以理解为什么语文课本的插图能够精细到如此,而数学课本却问题重重。

  而这也让社交平台上的不少人怀念起从前的教材。

  当时的教材插画中,既有中国山水,又有经典童话。

  一些插画甚至画出了许多幻想中的场景。而这些幻想,曾扎根在孩子的心中。

  也正是这一批孩子,亲自把图画变成了现实。

图片

  在央视纪录片《新中国课本》中曾提到,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叶圣陶先生兼任社长、总编辑;1951年秋季,人教社完成了第一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的编写。

  在这版教材中,无论是选文还是插图都呈现出昂扬向上的新气象——用心酿蜜,如琢如磨——是其几代教研人对内容选取的要旨。

  也是编写者们广泛的阅读、细致的求索、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铸就了一套又一套具有国民集体记忆基因的经典教材。

  或许这次的事件也帮助大家提了个醒,不要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忘却了曾经。

  #2

  真正的美育,需要多方努力

  杨帅对成长的可能团队介绍,这次的教材事件能够引发广泛讨论的另一面,是家庭与社会对内容的审美要求已经真正地提升了起来。

  “经济发展这么多年,人们的眼界、尤其是广大群众的眼界打开了。”

  杨帅分析:“年轻一代的家长们,比如大量的70、80后和90后父母们,他们是见过好的审美的,例如他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连环画,老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那些就是很经典的审美,生了孩子之后又见了很多优秀的绘本插图或者是带孩子参观各种画展等等,见到的大部分画面依然也是很美的。”

  当大家见识过好的、美的、赏心悦目的内容后,低于审美眼界、低于对教育属性预期的内容,自然也会让家长们在静下心的时候察觉到那种“不对劲”。

  这种变化,也是“美育”发展至今的一个真实成果。

  这也让内容从业者们,在美育的课题融合上,有了新的压力和任务。

  “现在的孩子们的眼界很宽,知识面也广,天天看好的东西,接触美好的画面,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必然会要求更完美,举个例子,现在的女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就是迪斯尼的《冰雪奇缘》,都希望自己是爱莎和安娜公主,大家不要忘记,《冰雪奇缘》的画面审美那可是获得了无数奖项和好评的。”杨帅分析。

  “我们国内也逐渐出现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如《哪吒》和《大鱼海棠》等,画面也是很美的,换句话说,孩子们经常接触这种中外经典和好看画面的审美熏陶时,在面对课本里的那些插图选择时,不妨也要跟上的孩子的眼界啊。

  

  杨帅建议,美术内容的设计上要加强三点:

  1、美术画面设计上的审美要超越或者引导孩子的眼界,千万不要低于孩子的审美要求;

  2、内容设计上要注重想象力,做到生动和与众不同,毕竟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而不是“千篇一律” 的唐氏综合症;

  3、就画面本身的“美的标准”而言,要鼓励多元和开放,也提倡个性和想象,但是并不代表不能没有审美底线,更要做到思想正,品格正,专业正。

  “真正的美育,是不管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都应该抓住表象背后那些能够激发起人的情感、情绪和幸福感的存在。如果只留于表面,不仅不会使人产生美感,还会成为人的负担甚至是产生厌倦。”北京某资深教研员刘老师向成长的可能解读。

  艺术类内容作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同样也给学科内容的艺术性融合带来了挑战。

  诚然,学科类课本里,知识是最重要的,插画往往只是锦上添花。但少儿的美学教育也正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因为说到底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也在于审美与品位

  “学科整合是趋势,不能孤立地、单一地去看某个科目,孩子们可以在语文里看到美妙的图片,在数学学习时也同样应该看到,在素质类学科中也应该看到学科的影子才对。”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一直都在,还是要充满信心。”刘老师最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