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为他点燃内心的灯塔。

两种视角下的金晓宇:《我的天才儿子》有不平凡的守护,也有教育的矛盾

2022-01-20 15:34:14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文|张蔚斐

  图|pexels

  来源|成长的可能

  1月17日,《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刷屏全网,一时间,父亲金性勇口中的这位不为人知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让全网读者为之动容。幼年不幸眼部残疾、长大后又确诊为躁郁症的他,以翻译为武器,和命运不断抗争。

  而在文章走红以后,1月19日,金晓宇本人也接受了媒体采访。父亲和儿子,两种视角,两种叙事,或许能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这个故事。

  #1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母规划了他的方向

  “对未来没什么打算,能活一天就这么做一天。”金晓宇这样规划他的未来。

  相比父亲在《我的天才儿子》中描述的苦难与天才,金晓宇的自述显得更真实、克制,生活真切地给予他钝痛,他在逆境中成长起来。

  有人说,金晓宇的自述中,总带着些淡淡的遗憾,故事中缺失的那一部分究竟是什么呢?读完金晓宇的一程人生,我们发现,漫长的五十年里,他很少有自己主动的决定。

  在父亲金性勇眼中,儿子是“翻译天才”,但是在金晓宇的自述中,他对于翻译,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走上了这条路。诚然他做得很好,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但金晓宇说,对于翻译这件事,目前只把它当工作,有时候用力过猛也不好,不可能每本书都用同样的力气来翻译。

  妈妈曹美藻在很大程度上规划了他的翻译人生。

  “大学报志愿我本来想读历史系,妈妈让我一定读英语系,找工作好找。其实我没想到最后做翻译,以前我喜欢围棋。”金晓宇说。历史系,是他提到的为数不多自己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

  从他的文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淡淡的遗憾。金晓宇提及,他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家会服从爸妈,他们会告诉他一个答案。

  他反复提到了“妈妈管我很严”,在金晓宇的记忆里,母亲是他人生方向的把握者。“小车不倒只管推”,是妈妈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他一步步往前。

  “妈妈在我人生的道路几次关键环节像火车轨道一样,(替我)扳动轨道。例如大学填志愿,坚决不让我填历史系,而是填英语系。从树人大学国际贸易肄业后,又让我去自考的英语系大专,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浙江大学新址开放大家排队申请借书卡时,又极力催促我去排队。后来又辛辛苦苦地为我一些翻译社和翻译活计......”金晓宇说。

  金晓宇父母的包办式教育,极具时代特色,学历史没“出路”,学英语有前途,是当时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

  父母成就了一个“翻译天才”金晓宇,或许也同样使他失去了更多可能性——也许他潜心所热爱的历史研究,也能有一番成就。这一切都未可知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母替他选择了方向。

  父亲金性勇和儿子金晓宇的自述之间,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或许是记忆年久失修,出了偏差,也或许是父与子之间的代际差异,让他们在看待事物上本就有所不同。这种矛盾感,同样也体现在家庭教育的观念碰撞上。

  以金晓宇父母为典型代表,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眼光更长远,为孩子做的选择也更切实际。他们对于孩子的人生轨迹有严格的把握,也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一个“天才”。所以,在金晓宇的人生轨迹上,是存在矛盾感的。一方面,我们庆幸他的天赋、努力、机遇都没有被浪费;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隐隐期待,如果当初他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历史,以他的聪敏和努力,未必没有一番成就。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幸福感”的重视开始觉醒,现在的教育,也更提倡对人性的尊重。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发现孩子热爱并擅长的事物,他们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社会的家庭教育理念正在被重塑。

  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励建书曾对成长的可能说:“选择专业不能只考虑就业问题,专业的选择还是要有一些激情和梦想在里面。激情和梦想就像火箭发动时的燃料,无论飞到哪里去,燃料很重要。”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社会所推崇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的教育理念,往往局限于“读书是为了奔赴一个好的前程,过上更好的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为了现实因素而放弃理想。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教授曾在讲座中提及:“教育的第三层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个人特别爱这个世界,跟世界有很多联络,他的为人处事、情绪管理、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很好,就由不得他不成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

  虽然在人生的道路选择上有矛盾感,但是金晓宇父母的付出是超越常人的。正是这样的付出,成就了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

  #2

  一个高知家庭不平凡的守护

  金晓宇的一生都镌刻着苦难。幼时因意外导致右眼残疾,高中时突然厌学,情绪大变。由于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因素,导致他高中以后就没有再正经上过学,期间尝试过高考复读,却因高中缺课问题而不被大学录取;辗转进入树人大学后又因发病而休学;也曾自学两年,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

  但是,文凭作为社会上的通行证,前提是要先步入社会。金晓宇形容自己“不太适应上学上班,一到外面就想着自己有没有说错,别人在说些什么。”显然,他连步入社会都做不到,学历如何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不想上学,那么工作呢?然而,尝试过书店售货员、排气扇厂工人,不同的工作种类他也都不能适应。

  金性勇提到,在拿到了浙江大学自考文凭以后,金晓宇吃安眠药自杀了。自此,金性勇终于确定,孩子的这些表现已经不是性格问题了,他通过看书找原因,发现孩子的症状符合精神类疾病。

  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这是医院对金晓宇给出的诊断。金晓宇厌学,情绪低落,晚上不睡觉,甚至自杀,这些都是在抑郁期;无端猜疑指责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坏行为,是转入了躁狂期。

  情绪无法自控时,金晓宇会出现暴力行为,推冰箱、砸电视机,家里的电器被他砸了个遍。金晓宇的妈妈曹美藻曾绝望地问:“他是疯了吗?”很长时间里,他们不知道孩子是生病了。直到在医院确诊。

  2010年,曹美藻去南大参加同学会,南大的一位教授听闻金晓宇因病没有工作以后,主动抛出橄榄枝,问他是否愿意在家做翻译工作。

  机会是留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的。金性勇感慨到:“我忽然觉得,这些年和孩子一起经历的事,就像是一个训练营。”现在,机遇到来了。

  金晓宇并不是随便就接下了翻译的工作,他有深厚的语言积累。时间倒退回上世纪90年代,金晓宇从小喜欢看书,他最大的要求就是买书。即使生活困难,孩子治病、闯祸都要花钱,金性勇依然尽力满足儿子看书的愿望。1993年,金性勇花了一万两千块钱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电脑成了他的另一个世界。他也不玩游戏,主要就做两件事:自学外语、看原声电影。他用了六年时间自学了德语、日语,巩固英语。

  除此之外,金晓宇出门就往浙江大学图书馆跑,这些年,学习每一门语言他都至少看20本原文小说,英文小说看了不止这个数。在图书馆里,他把德语和日语的教科书差不多看完了。

  良好的储备在机遇到来时为他打来了一扇窗,从此,金晓宇开始了他的翻译人生。十年间,金晓宇一共翻译了17本书,第18本正在翻译。有时他会去网上看评价,读者的认可让他很受鼓舞。

  金晓宇在家做翻译工作,很多事情都依赖于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父亲金性勇在他的生活里扮演了很多角色,联系出版编辑、助手、校对、修改等工作,父亲都会耐心地完成。金性勇形容自己“最有幸的是在这十年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助手。”每本书从样稿到出版,父亲都是第一读者。

  很多人对孩子的付出体现在金钱、物质上,可事实上,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为他点燃内心的灯塔。金晓宇的父母对患病的孩子付出了极大的耐心、时间,并且始终坚持引导他往正确的道路上走,在他迷茫时拽一把。“如果她不管我,我可能混到毕业,在社会上瞎混了。”金晓宇感念母亲的管教。

  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是自己生病,还是孩子生病,都是毁天灭地的打击。尤其是精神疾病,似乎患者就失去社会性了,成为一个“不正常的”、需要躲藏的个体。其实,他们只是生病了。

  一位同样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网友留言到:“在这次留言里,我不再称自己是‘患者’,我也认为不必称金晓宇为‘天才’。我们只是有些特别的人罢了。

  很多人对自己缺乏肯定,认为精神疾病是世界末日,像金晓宇这样,在逆境中生长出生命之花的人,仍然太少。而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没有母亲为他的人生“把握航向”,没有父亲如同助手、朋友般的陪伴,金晓宇或许早在很多个难以入眠的深夜里选择放弃。

  在金晓宇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不屈服于命运的“翻译天才”,也该看到父母的爱是如何一点一滴浸润着饱受摧残的青年,推着人往前走的。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爱能催生出强大的意志,正是金性勇和曹美藻的坚持和信任,才让他们的孩子迎着苦难向阳而生,在任何时候,父母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金晓宇、金性勇接受采访内容来源:杭州日报、极昼工作室)

  END

  本文作者:张蔚斐

da5003e5342cbf9415880362db438a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