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讨好型人格、问题少女……《女心理师》中值得反思的家庭教育问题

2021-12-08 10:22:4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文|张蔚斐

  图|《女心理师》

  来源|成长的可能

  近日,一部聚焦“心理”的电视剧《女心理师》频频登上热搜。一个个触及心灵的案例故事,让很多人找到了共鸣。身边追剧的朋友也说,他们在这部剧里好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家庭关系导致的问题少女、职场上的讨好型人格、没有梦想的青年……很多都是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人在成年以后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都是由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引起的。在青少年培养性格习惯、逐渐对世界产生认知的过程中,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很多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前段时间,“看完女心理师我妈道歉了”这一词条登上了热搜。不少网友真诚地说:“希望家长都可以看看《女心理师》。”

  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家庭教育片”,成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儿时经历造成的。

  #1

  家庭关系恶化导致的问题少女

  女主角贺顿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剧中第一个案例是即将高考的艺术生尤娜,她打电话向自杀干预中心表示,她想自杀。

  1.png

  原本专业成绩突出、家庭条件优渥的乖乖女尤娜,最近突然和同班同学小哲发生了严重的矛盾。据尤娜描述,小哲在一次演出中把她推下了几米高台,造成了尤娜受伤,但小哲不承认自己做了这件事。而小哲的西装随后被涂满红色颜料,小哲就冲到尤娜宿舍打了尤娜一巴掌。

  尤娜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极端偏激,多次产生自杀倾向,老师建议尤娜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尤娜妈妈认为,孩子不敢自杀。这或许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心态。

  2.png

  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的心理活动呈现矛盾状态,他们一方面渴望摆脱生活中的痛苦,一方面又保留着求生的欲望,当自杀者产生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时,也是在向身边的人发出一种求救信号,可一旦自杀者发出的信号被忽视,便极有可能导致无可逆转的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每年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

  在尤娜有自杀倾向时,心理师教尤娜用数数控制情绪。

  原本不以为然的尤娜妈妈,看到尤娜半夜突然从床上坐起来连扇自己巴掌,这才下定决心带尤娜去做心理咨询。

  3.png

  在层层剖析下,贺顿发现,尤娜的反常行为,很有可能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变化有关。

  当父母的亲密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孩子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此时,也是他们的心灵最敏感脆弱的时候,而父母选择隐瞒、欺骗的做法,更是让孩子不断猜测怀疑,自我脑补,陷入更深的恐惧和怨恨中去。

  在剧中,尤娜看到父亲送给小哲妈妈一套小哲的西装,父亲欺骗尤娜自己还没到学校门口,这样的画面,在不知情的尤娜和观众看来,难免猜测尤娜父亲是否有了出轨行为,这也是尤娜针对小哲的原因。实际上,尤娜父亲只是回报恩情,说了善意的谎言。但是缺少沟通,让家庭关系迅速降到冰点。

  4.png

  其实,尤娜父母因性格不和,在尤娜高二时就已经离婚,准备等尤娜高考后再告知,父母自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将对尤娜的伤害降到最低。

  但是,尤娜偶然听到了父母争吵、父亲准备离家的消息,这也是尤娜第一次出现反常行为。为了留住爸爸,她到超市偷了6包薯片,进了公安局。

  5.png

  如果亲子之间能多一些沟通和交流,尤娜就不会产生怀疑,通过在学校里诬陷同学、偷窃、伤害自己等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6.png

  尤娜偷窃、割伤自己、从高台上摔下、和小哲起冲突,都是为了留住爸爸,父母对尤娜的爱让尤娜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她把家庭关系恶化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真正影响尤娜心理健康的不是父母离婚这件事,而是父母的做法,他们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忽略了孩子需要的爱和关注,让尤娜内心没有安全感。

  7.png

  心理咨询师贺顿认为,劝解有自杀冲动的尤娜放弃一次自杀行为,只是解决了她一时的困境,只有真正了解她的心理活动,找出症结所在,才能真正帮助她。就像最后她对尤娜说的:“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而我们早晚有一天都要从那个保护壳里面钻出来。”

  #2

  校园霸凌导致的过度“讨好型人格”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不会拒绝,有时候甚至还有一点“讨好型人格”。这类人群,习惯讨好别人,忽视自己的感受,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到了职场,不会拒绝的讨好型人格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而这种性格的养成,大多和儿时经历有关。

  《女心理师》中,打工人小莫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只想理发,最后不仅做了烫染,还充值了5000元的卡。

  8.png

  在工作中,他不拒绝同事下班后硬塞给他的工作,同事聚餐不通知他就换了包厢,面对同事的忽视和敷衍,明明是同事不告知他就换了聚餐地点,他却在第二天请同事们喝奶茶。即使是别人的过错,他也理所应当地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9.png

  为什么小莫会成为一个不会生气、不会拒绝,不自觉迎合别人、讨好别人的成人?

  10.png

  原来,小莫在学生时代经历了校园霸凌。后来,霸凌对象从他换成别人,他作为旁观者,一边庆幸自己不用再被欺负,一边懊恼自己没有勇气站出来帮助被欺凌的同伴。他怕再一次被排挤被欺负,只能旁观着别人欺负其他同学,这让小莫陷入长久的自责愧疚中,让他痛恨自己,认为自己现在遭遇的一切不公平都是活该。

  “人真的可以保护自己而不管别人吗?”小莫向心理咨询师问出了多年以来一直困住他的心魔。

  贺顿告诉他:“你当时没有保护他,是因为你要先保护好自己。”在校园暴力面前,没有人能幸存,即使小莫后期成为旁观者,依旧是受害者。

  11.png

  他在懦弱和罪恶感中长大了,长成一个极端的讨好型人格,对同事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都予取予求,无法拒绝,怕被排挤。

  小莫也曾求助父母,但父母不重视、缺乏方法,导致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小莫不仅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也是旁观者,他没有能力伸出援手。在他因校园暴力受伤和愧疚寻求父母帮助时,父母告诉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忍忍吧。

  12.png

  这样的家庭教育,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即使家长开始反思,其实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影响,为时过晚。小莫因此习惯性讨好他人,也不相信父母对他的爱。

  最后,导演用艺术化的手段,让成年小莫和儿童小莫对话。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自己经历的一切,但我们可以好好长大。

  成年的小莫拥抱儿童时期的小莫,告诉他遇到校园霸凌时要告诉父母、老师、警察,要保护自己,霸凌不是玩笑,是故意欺负。

  13.png

  这本该是父母的角色,家庭教育在小莫的成长中是有缺失的。

  14.png

  如何才能在家庭教育中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的特约心理咨询师张璇提到,针对不会拒绝的孩子来说,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话。

  举个例子,孩子跟你说:“妈妈,我不想上这节课。”家长立刻反驳他,应该去上课。孩子说:“妈妈,我喜欢这件衣服。”家长又说:“男孩子怎么能穿这个颜色呢?男孩应该穿这样的风格。”

  孩子跟家长的交流是最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应该”,孩子慢慢学到的就是:“反正我说什么都会被反驳。”那他慢慢地都不会有意识去想:“我想怎么样。”

  培养自我意识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所以,建议家长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给予肯定,比如点头、总结、重复孩子的话。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交流、协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学会形成、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璇还提到:成年人要鼓励自己,要成为自己的父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成年人对于自己的社恐比较困扰,有很多机会想要争取,想改变自己的状态,那么,成年人就要成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鼓励自己做出改变。

  就像电视剧中小莫跨越时间长河的拥抱一样,长大后,如果对自己的状态感到困扰,就要积极寻求帮助,无论是心理咨询也好,还是其他专业治疗也好,要做自己的父母,学会治愈自己。

  “只有当你先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别人才有机会喜欢真实的你。”小莫能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从被霸凌和旁观霸凌的痛苦自责中走出来,才能接纳自己,逐渐改变此刻的“讨好型人格”。

  15.png

  #3

  被完全控制安排的木偶人生

  三十岁的蒋静是钢琴家,但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通过暴饮暴食、抠吐等行为发泄自己的情绪。

  蒋静从小生活在母亲强势的管控下,她形容自己是母亲的木偶。她必须按照母亲的意思学钢琴、剪刘海、扎马尾辫、穿白色连衣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个人意愿。

  16.png

  蒋静妈妈严格控制女儿的人生轨迹、人际关系,不允许女儿早恋、结交摇滚乐团的朋友,对于蒋静妈妈来说,女儿是她的“第二次人生”,是附属品,不是“独立的人”。母亲把自己过往的失败和未来的理想都寄托在蒋静身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

  17.png

  “妈妈是为你好。”这句话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是枷锁。

  母亲无疑是爱她的,由于自己的人生有过失败的经历,蒋静妈妈控制着女儿走她认为“对”的路。蒋静一边痛恨这样的生活,一边又爱着自己的妈妈,因为不愿让母亲伤心失望,蒋静一直在顺从、忍耐。可是这样的忍耐总有一天会爆发。

  18.png

  蒋静无法向母亲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向内发泄到自己身上。因此,蒋静时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在感到焦虑、难过、紧张时,她就会暴饮暴食,摄取大量食物后,她又担心发胖,陷入新的焦虑。母亲的批评和打击,也让她失去信心,觉得自己的人生“烂透了”。

  19.png

  蒋静提到最近一次抠吐行为,是在她听到身边的朋友一遍遍重复提到钢琴术语时。由于母亲从小一遍遍地训练她弹钢琴,导致她对钢琴术语产生了应激反应。

  在母亲看来,现在的蒋静是钢琴家,能收到音乐会的邀请,她的培养是成功的。可是,蒋静认为自己是一个失去自我的失败者。

  蒋静提到自己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蒋静通过玩摇滚、穿吊带、烫头发等行为表达自己的喜好,其实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控制欲的反抗。

  虽然蒋静和母亲的案例更为极端,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失去自我掌控能力的青年人。

  20(1).jpg

  蒋静告诉心理咨询师,母亲从没有放开过她的手。她最渴望的生活,是自由的样子。

  即使已经30岁了,蒋静依然处于母亲的控制中。如何才能从这样畸形的家庭关系中摆脱出来?剧中,心理咨询师建议,首先是要尝试与父母分离,建立界限感,学会主导自己的人生。在贺顿的鼓励下,蒋静向母亲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21.pn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金色摇篮教育创始人程跃此前在接受“成长的可能”采访时曾提及,当下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主要是一些行为的度无法掌握。导致过度替代、过度限制、过度保护、过度强迫、过度溺爱、过度陪伴、过度依恋等一系列过度行为。再有就是家长过度情绪的传递,如过度焦虑、过度关注、过度在意等。

  要避免这些,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从认知角度进行改变,因此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父母的教育。什么样的孩子背后一定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实际上,无论是蒋静还是蒋静妈妈,都应该明白,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

  22.png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和童年经历、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女心理师》中提到了很多案例,主人公都是直到成年以后还依然在为儿时经历的影响而受到困扰。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

  欢迎大家就家庭教育相关话题

  投稿邮箱

3d45531783b3e0fc8d5bbb99bb1acc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