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学而思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如果不是近年来节节攀升的股价市值、频频发力的教育科技产品以及与教育改革有关的热点话题,学而思可能会继续低调潜行。
现在很多人有种种好奇与揣测:学而思是谁?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上市不久的《学而思故事》一书中找到答案。
《学而思故事》首次公开学而思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学而思从2003年创立至今,如何从1个学生到100万学生,从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到在70个城市设立几百个教学中心……
这些成长通过很多个“第一”的故事呈现出来,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败的反思,伴随着民办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学而思不断在创新与试错中前行。
(张邦鑫在为早期家长做讲座)
其中,学而思延续至今的“小班教学、开放课堂、随时退费”的传统,缘自创始人张邦鑫创业之初的朴素想法。当年,张邦鑫在做家教时教过一个学生杜杨,连续三次数学考了100分,孩子父亲很高兴,给他介绍了一拨熟人的孩子过来,这就是学而思的前身,杜杨也成为学而思第一个学生。
由于担心学生水平不一,张邦鑫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班;由于担心教不好学生,他提出允许家长旁听,不满意随时退费。也是第一拨家长的口碑相传,让学而思一步步成长壮大。
(2008年,学而思高校招聘巡讲)
书中也谈到学而思严苛的招录标准,从它招收第一批老师时便可见端倪。第一批应聘的60位老师都来自重点大学,最后只录取了3位,联合创始人刘亚超是其中之一。随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张邦鑫萌发了吸引天下英才做教育的信念。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白云峰,就是被吸引过来的一位。
此外,书中全面讲述了学而思第一个网校的征途。相比眼下在线教育圈的波谲云诡,学而思网校12年前便开始在互联网教育道路上扑腾了,长年高投入、重亏损,从光盘到录播再到“直播+辅导”,几经迭代,屡败屡战。但在几个关键拐点,都完成了转型,甚至比行业快上半步。今天,在剧烈的行业变革面前,学而思网校还在乘风破浪。
(当年的学而思光盘)
(学员在体验学而思网校的VR技术)
第一批员工,也是《学而思故事》的一大看点。17年来,他们平均以每半年或一年换岗的速度,不断跳出舒适区,突破了自我,也促进了学而思的成长。他们背后是大时代的更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浪潮迭起……他们和学而思赶上了这个时代,还在继续追赶。
在这些“第一”的故事底层,是学而思的教育理念,它是一家教育机构的灵魂。书中详细阐释了学而思从2012年延续至今的教育理念,它正驱动着学而思从“教”走向“育”,从“学”走向“习”,也让课外辅导与学校教育产生着奇妙的“乘法效应”。
(学而思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通过《学而思故事》了解到,哪怕目标是为了提高成绩,也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方法,还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格。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问题。”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序言中写道。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学而思故事》显示,即便在制度化学校体系占主导的情况下,教育仍然是多样性的,一个人能否依据自己真实的成长需求进入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状态和历程,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
还有关于“学而思”的名字,几乎所有人在看到“学而思”三个字的时候,都会联想到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思故事》解释了学而思名字的由来——当时刘亚超送了一本《学习改变命运》的书给张邦鑫,张邦鑫随口说了一句“思考成就未来”。这句话促使了学而思名字的诞生,也孕育了今后的“好未来”名字。
此书正在天猫、京东热卖,感兴趣的读者请点击下文中的二维码直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