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教育的人要有理想,要找到自己的明确的定位才能够把这项工作更加有成效。

教育成风口时需要靠底层本质突出重围,而非技术本身

2018-10-15 20:41:5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Penny  

  多知网10月15日消息,近日,“至暗时刻,绝处逢生——见证创业者的涅槃之旅”论坛暨真格学院一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

  在《教育成为风口的同时,怎样在众多竞争者中突出重围?》的论坛中,本场论坛的主持人是联合国妇女署青年项目官员李硕;嘉宾有:Minerva大学东亚及大洋洲地区经理莫书草、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VIPCODE创始人唐亮、天赋通教育创始人唐振华。


(从左至右分别为:联合国妇女署青年项目官员李硕、Minerva大学东亚及大洋洲地区经理莫书草、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VIPCODE创始人唐亮、天赋通教育创始人唐振华)

  新型大学如何培养人才?

  作为一所国际性民办大学的校长,俞立中谈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现状。

  根据俞立中介绍,上海纽约大学是我们国家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大学,这所学校从成立到现在,实际上是六年的时间,对一个大学来讲是很短的一个时间,但是这六年以来,上海纽约大学在社会的影响,包括在国外的影响应该说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很重要的一点,这所学校的办学,我们从当初思考这个学校的发展的时候,考虑了这个时代的变化,我觉得教要引领时代的发展,但是现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家都看到整个世界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是越来越多,合作也是越来越多。比如说信息时代,我们现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的技术现在发展非常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我们也看到在今天发展的背景下面,大学的学习已经不是一个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能够在人生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一直伴随自己,能够很有效的去学习,所以上海纽约大学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提出的要求,我们是在这么一个过程当中设计了我们的选拔学生的标准和选择的方式。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面设计了我们的培养模式,那就是把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和研究实践作为一个整体的平台来培养学生,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意识到教育、教学就发生在课堂里面。” 俞立中说到。

  俞立中认为:“上海纽约大学所有这样的一些探索,他最后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的公众认识到原来我们理解的教育不完全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实际上教育是有不同的模式,而且可能这些模式对我的成长是更有价值的,我们也希望让我们已经存在的这些国际学校或者私立大学能够看到教育本质的必要性,让学生和家长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人生的改变,我想这就是上海纽约大学我们探索的价值以及我们实现的成果。”

  俞立中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内容上面的考虑,我们怎么能够选择符合今天这个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大家都会觉得对人生是有帮助的。

  另外,需要在培养模式上动脑筋,同样的一个阶段学习,如果我们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内容、教育的内容,改变了我们培养的模式,可能闯出一条新的道路。

  上海纽约大学这些年来做的探索就是要改变我们传统对于教育的认知,包括他的教育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培养的模式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比如说人跟人之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让他更好的适合今天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我们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认为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构建一个多元化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比如,上海纽约大学现在学生来自80多个不同的国家,我们安排学生的寝室是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外国学生,如果是三个学生的话是三种不同文化,24小时的文化碰撞、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最后他们搭建了一个世界的网络,这个对他的一生发展是绝对有价值的,他不仅是突破了一个文化的突围,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跟人沟通交流,特别是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成长环境的人的交流,这种学习一生受益。

  俞立中介绍,上海纽约大学不存在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办学模式。

  “现在教育市场是很火的一个地方,而且实际上我真没想到整个社会上面有那么多的从事教育的机构,还有那么多的民办学校。

  但是办大学,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机构,他绝对不是一个商业模式,他只是一个办学模式。我是觉得上海纽约大学我们的理念以及做的事情很难赚钱,需要有各方面的投入。美国的一流的私立大学都是靠社会捐赠。

  同样,上海纽约大学不存在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办学模式,但俞立中校长表示:“我是很关注Minerva,因为他是一个教育的探索,另外又是商业模式,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网络,同时跟社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按照传统概念上的大学在运行,所以成本很高,学生学习的成本也很高,所以我一直不认为上海纽约大学是一个商业模式,他只是一个培养模式。”

  而“Minerva大学”作为一个“反传统”的大学,其在教育上也是具有其创新性和独特性。

  根据Minerva大学东亚及大洋洲地区经理莫书草介绍:“Minerva大学是第一所基于认识科学的理念、原则、方式所建立的大学,我们在二十世纪很多对知识论,对脑科学的研究已经得出了非常多的一些结果,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是最好的,是最有效的学习。什么样的领导能力,什么样的创造能力是可以被科学化切割下来,变成学习的能力和认知的能力。Minerva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学习切割成了120个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性概念,通过四年持续不断的方式植入到学生的脑子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我们人是如何做决定的,通过这一些知识他可以去改变、去影响教育。”

  Minerva大学一切围绕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培养人才:“世界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我们现在很多职业都会被AI等一系列的技术所取代,真的积累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让我们回到人能够为自己人做决定的时候,其实像马克思说我们现在有时间可以在自由的去想象、创造、沟通这么一个时代和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

  莫书草承认,Minerva存在商业模式。

  我们立足点其实是非常简单,只要存活下来就是成功的,我们先把Minerva大学这个模式先给做好了,我们明年会有第一届毕业生,其实我们现在有硕士项目,但之前一直是对内的,有十名毕业生,其中还有一名教育科技界一名大咖,他现在在Minerva读硕士,之前在剑桥硕士毕业生。

  等我们这个模式通了以后,我们大学建立起来,我们证明我们自己的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是有效的,课程内容是有效了以后,我们现在Minerva项目下面,我们这个系统里面能够把这个系统节推广出去。

  今年刚刚开始一个尝试,展开合作,我们把这个系统卖给了香港科技大学,所以我们跟香港科技大学建立起的合作培养人才的计划,由我们Minerva的教授培养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让这些教授在学Minerva的科技以及主动学习法,同时再把这些内容教授给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所以这是我们Minerva是一个盈利的公司,Minerva学校永远是一个学生只要达标了,他就可以进入,他是非盈利的模式,他有他很多的一些非常创新的办学理念,包括学生的学习在哪里的一些内容,通过科技想要改变的教育。

   那么,学校应该怎样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突出重围?莫书草把这个问题给反过来思考,她说:“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不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而是一个非常具有未来前沿,所有的资源都是唾手可得的。如果大家手里拿着这个手机,意味着所有的信息、知识都非常容易得到。知识是力量,但是事实上因为脑科学的发现,我们发现其实不是死的知识是力量,而是能够去转化,能够去学习能力,像刚才俞老师讲到的善于思考、善于沟通,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他人的这些能力,这些是力量,当你学会了如何去失败,如何能够去抗压的这些能力,如何去说服他人,如何在团队沟通能力的时候,你就具有了改变世界的钥匙。”

  至于哪些是硬知识和硬技能,哪些是软技能,莫书草认为这非常难以界定,比如,现在沟通也有时候是在云端完成的,很难说这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

  对于未来的发展,莫书草拷贝美国的教育部长曾经讲过的一句话“美国需要更多的Minerva”,莫书草也希望“中国有属于中国的Minerva”。

  俞立中认为:“在今天这么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凡是可以被人记住的东西,将来可能都可以被替代。而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够替代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感情、人的认知的过程,我觉得机器未必能够替代,所以现在为什么我看到在人工智能时代里面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几项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有创造性的,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知识,而他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各种各样的,他是培养学生在认知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产生自己新的思想,这是既是所不能代替的。我认为无论对于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哪一些是硬的,哪一些软的我觉得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这么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当中一个人就得到了提升,这是最重要的。”

  同时,俞立中指出上海纽约大学的很多理念跟Minerva是很相近的:“我专门研究过你们这个学校,而且现在影响也很大,可能Minerva整个学习模式更灵活,按照传统的大学模式去建构的,但是方法和培养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我想Minerva的探索对我们将来的教育未来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未来,俞立中与教育同行共勉:“不忘教育初心,瞄准市场需要,符合时代特征,探索探索探索!”

  教育产品能做成依赖于教育底层本质,而非技术本身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如何做好教育产品呢?

  谈及教育风口时,天赋通教育创始人唐振华幽默地说:“谈及风口,我相信大家都会不自觉的会想到另外一个词就是‘猪’,雷军说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关注猪,而不是风,所以很多猪在照镜子的时候都会偷笑。

  我在想尤其做教育的人,我们其实看明白一个事情真正重要的不是风,风口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飞的能力,所以比风筝更高级的是本身有羽毛能够飞的。

  在教育产品当中能飞的是什么呢?

  一是教育的本质,你和你的合伙人、创业团队是不是对你们所做的教育产品,从市场的需求,用户的体验到你的模式的理念等等,都有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理解,才有可能做出一只风筝来或者做出本身有羽毛的鸟,本身对技术他不是决定性的。

  至少在最初的时候,我们教育产品本身的教育内核、效果的内核是不是可以打通我们的学习效果、我们的反应层面、行为改变层面等等达成才是真正关键的。

  之后才是借助技术的手段,把我们刚刚所说的教育真正内核的东西变成我们可以外化的产品,互联网产品,我们看到的小程序或者我们看到的App等等一些东西,所以技术我觉得是一个载体,他对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内核的东西,没有这个1,技术有再多的0,也没有办法形成叠加的增长力量,所以我想讲的第一层意思,也是提到的“技术”结合起来,所以做教育的人一定要把初心找到,把你最开始的理解找到,这样才能借助风飞起来,而不是借助猪掉下来。”

  唐亮从少儿编程行业本身介绍了教育产品的关键点,他说:“VIPCODE是做青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在这个领域确实这两年确实是一个小风口,我们的理解是孩子为什么需要学编程教育?从这个话题展开,我们不是去培养程序员。

  我们给很多家长推荐产品的时候,家长有很多的困惑,六岁、七岁的孩子为什么学编程呢?在很多传统的观念里面,他们会觉得编程是一个特别专业的技能,他可能是有专门的工程师和程序员做的事情,但是我们通过科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不断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让我们觉得做编程这个事情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一、接下来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通用技能,可能很多人说人工智能程序发展起来以后,可能我们不需要程序员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人工智能能够解决一部分决策性的问题,但是很多创意性的问题,有很多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这些需要更多的去人机交互进行一些创意的东西,是人工智能短时间内是无法取代的,所以我觉得未来有很多编程的技能会成为越来越通用的技能。

  第二、编程我们不仅仅去培养他的技能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我们希望通过编程的培训,能够让孩子在创意性的思考,在解决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上的思考上能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我们觉得编程在这个方面是既可以锻炼思维,又能够呈现结果,还能够去给孩子有更大的动力促进的学科,是非常好的一个可以在很小的年龄就可以去完成的学科,所以这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一个出发点和初心。

  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特别是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出现,他会去改变很多教育的东西,但是教育最底层的本质短时间内可能是改变不了的。技术我觉得是能够带来更大的便利性,能够带来更好的人机交互,能够在我们传统的手动去统计或者手工做很多事情上,确实技术能够提升效率,但是在本质教育的理解上和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上,我觉得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完全通过人工智能和技术的方式能够去打破的一个情况和状况出现。这是我们的一些理解。”

   莫书草补充说:“如果打一个比喻,把技术当做是人的四肢的延伸,最终来去掌握技术的仍然是我们的脑子,教育就是把你的大脑做一个升级,最终回到教育应该教的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思考如何思考的能力,这样能够让你能够更好的知道如何再去掌握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掌握的。”

  “要突出重围,怎么去突出呢?我觉得还是要从教育的本质角度考虑问题。”俞立中说到。

  盈利目标与教育初心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又要不忘教育初心,又要存活,那盈利目标与教育初心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唐振华提到:“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老师说过一句话竞争使人堕落,我觉得放在教育的场景之下完全是可以的,因为教育本质是培育栋梁之才,是育人的,这样才敢说是做教育,否则说自己是做培训的。所以做教育培育栋梁之才,我们知道好的栋梁之才是周期很长,长的很慢的。竹子长的很快,但是竹子从来不会盖房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凡是以商业目的进入教育行业,奔着风口而来的教育机构,99%都会失败。真正做教育的,哪怕一分钱不赚的,像俞老师的教育家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我也希望我们做商业的教育工作者当中,我们有更多的秉持着教育的心做商业的事情的人,而不是有更多的有商业的心做教育事情的人,这样也许我们的成功概率会更高一点。”

   唐亮说:“我觉得最后盈利目标与教育初心这两个都能得到,但是以什么为出发点,这个很重要。如果是做教育的,最看重的是我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到孩子和家长?是不是真的让他能够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是不是真正能锻炼他的思维?是不是真的能够让他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当中给他创造价值,这个我觉得是做教育最先看重的东西。至于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你把这个东西做好了,商业价值我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那么重要的在前期去考虑这个事情,所以我现在在公司主要是负责产品、教研、品牌,后端的服务。相反前端的这些所谓的投放、推广、销售这些事情可能我并没有那么多的去参与,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平衡点,先拿到什么?剩下的就是顺其自然的。”

   李硕追问,在产品定位这块是要顺应潮流,还是要走出自己的那条路呢?

   唐振华认为,首先在商业环境做教育的人本身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同时追逐两个目标,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商业目标。我们知道追逐两只兔子,最后结局是一只也追不上,如果两者平衡我觉得是一个动平衡的过程,就跟走路一样,他不可能两只脚同时迈,但有谁先后的分别,一定是教育这只脚踏出去,这是我们拿投资的原因,因为我们比较多的投资才能支持我们先把教育根基打好,但是做完这件事情以后,我们不能够忘记我们还要追求商业的目的,得活下来,一个不能存活的教育公司是不能创造价值,然后追求动态平衡,永远亲近你的客户,就不会背离最初你的初心。

  “我觉得还是要追随用户,追随需求,追随你的产品真正能够去解决什么问题。举例来说,你要知道一个家长送一个8岁或者10岁的或者,让他去学编程的诉求是什么?他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他希望得到的肯定不仅仅是你要学会编程的技能,学会一种计算机语言,他希望得到的是孩子在上课不听讲,可能是他过于活泼,可能是家长希望他更专注,我觉得从教育产品的设计上可能是要去考虑我们如何通过我们的产品设计让孩子爱上这个事情,让他更专注的做一件事情,让他更有逻辑的做一件事情,这个我觉得至少像我们这样的教育的产品是我们的一个定位。我们希望是这样的,相反不太多看竞品,也没有太关注其他公司在干什么?可能我们更多的想我们的客户在想什么?我们的小朋友需要什么?可能更多的关注这些。”唐亮说到。

  对于新进来的教育行业者,唐亮的建议是:“不要太着急,我觉得教育这个是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他可能跟其他的互联网行业稍微有一点差异,我觉得在商业上最大的商业公司,在领域里面他的份额在10%左右,并没有达到很高的地步,所以我最想说的如果我们做一个教育项目,我觉得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下自己的产品,对教育这个事情怀有敬畏之心。“

  俞立中谈到:“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做的事情很多,中国的教育的市场是很大很大的,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别是很大的,没有一种教育模式他会适合所有的孩子。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因为我们社会上面的不同的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他的弹力很大,没有一种培养模式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我们从事教育产业的机构或者学校来讲,关键问题是想明白自己的落脚点,着眼点是哪一类的学生?哪一类的教育?总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是有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在今天中国这个社会的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教育机构不断的蓬勃发展,因为他都能够找到自己要想做的事情,自己要培养的学生。

  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教育的投入,特别像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那是不惜成本的,关键问题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能不能提供一种好的教育?这样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我们从事教育的人要有理想,要找到自己的明确的定位才能够把这项工作更加有成效。”

  唐振华坦言:“我觉得俞老师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做的事情至少目前来看只能叫做培训,但是我选择了培训当中我认为最符合我教育初心,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如果说大学是一棵树上开出的花和果,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根本。

  首先从思维科学角度来说,童年时候的很多印象,对头脑的开发对一个人毕生的影响。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说最重要的是幼儿教育,我们在这个年龄段做一些事情。我跟书草做的事也可以遥相呼应,我们做的事帮助小朋友提高他的思维水平,基于数学的计算能力,逐步进入他的提高计算能力和提高他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这相当于给人的头脑建构一个底层的操作系统,意义非常的巨大,我觉得是我一生我的追求,我认为这个事情非常的有价值。

   刚刚我们说到竞争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在红海的赛道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的话,追最大的价值是差异化,差异化非常的困难,所以差异化的终极的秘密武器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因为这个非常困难,即便我们做这个事,现在相对来说竞争比较少,也是被人创造过的价值,所以这时候就变的异常困难,你除非创造旧价值的时候可以给两倍与你提供者的效率或者是价值,因为首先我们要让客户选择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跟以前创造价值的效率、成本差太多的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或者你比他们好50%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需要新价值减去旧价值,还要减去客户转化到你付出的代价,这很难,但是教育这个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我们可以在旧的品类当中找新品类,找不到没有关系,可以从已经既存的品类当中找新产品,找不到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找新的模式,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着眼于长期,稳扎稳打,我们只要能活下来,我相信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的。我说的活下来,我们找到了一个着眼于长期的事情,有可能在现在还不是风口,但是你坚持去做他,有一天新价值就会拥抱你,就能够把他创造出来。”

  “要用教育的初心去做一件商业的事情,即便商业失败了或者商业注定要失败,我们最终还能变成一个教育家”,唐振华对于商业模式,对于教育创业非常豁达。

  李硕认为:“社会当中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气候变化,包括贫困,包括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当中有一群人会被落到后面等等不同的社会,教育恰恰是这些社会问题最终极的解决方案,这是让我们回到所有社会多样性问题最初的根源,从根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对于教育行业,他总结称:“初心、坚韧、多样化,把教育红海看成是一个合作的游戏,并不是一个竞争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