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如果说后面的写占30%,那前面采的内容就要占到70%。写的部分,尚可以修改,可以补救。但是采的部分,常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历时半年筹备《培训行业这一年 2015》的过程更加是一个苦逼,插曲连连,又斗智斗勇的过程。
文|邱珣
别看题目这么娱乐范,其实这是篇很正经的新书花絮兼记者手记。
要约老俞,务必两手准备
幸运的是,因为各方的配合与支持,这次所有的约访都比较顺利,老俞的专访算是其中最为曲折的一段。因为俞老师行程变化,原定的专访被推后了两次。
好在一开始,我就做了采访会被延迟的准备,定的策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先从其他新东方核心高层切入,把其他人挨个骚扰个遍。谁叫记者就是这么不怕麻烦…………….....别人呢?
只是时间被推后几次,加上书出版节奏的紧迫,有点火烧眉毛了,最后摊上的时间点确实不好:在一个活动结束后的VIP贵宾接待室,而老俞刚做完了一个长演讲,还有点发烧。
从报道角度来看,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报道对象,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有没有PR腔。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俞老师要是说high了,那绝对是相当的没有PR腔,非常随性,加之其讲故事讲段子的水准一直宝刀未老,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可是问题在于,这首先要让他进入到这个说得很high的状态里,而显然此时此刻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场合—大厅围着一圈的人,等着找他签字的,等着他握手合影的,等着我采完把他架到其它活动上去的……
“你对新东方很了解啊”,他落座后就和我打招呼说道。
我心里一个咯噔,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个梗:
原来有位政府媒体的同行,准备在政协会议期间抓访到老俞。为此精心准备了满满几页纸的问题和材料,就等着老俞过来一一提问。最后,老俞终于在人家满心期待下出现了,于是这位同行一个箭步冲过去。
结果,老俞笑眯眯地看着他,亲切地抚了抚他的头(可以自动脑补这么有长辈感的画面…),然后说:“哎呀,我们那点事你们都知道的,不用采啦,你直接搜百度就可以了。”然后就匆匆走掉了,留下这位同行彻底在风中凌乱了……
所以,对于老俞的这种认可,断不可大意,要是也让我“直接去搜百度”可就惨了。
幸运的是,虽然老俞当天谈话兴致不高,但也没有要把我直接扔给百度的意思。问他实际的业务当然不行,有些他也不是特别清楚,最适宜的自然是等他慢慢进入状态,再问他一些真实的状态和感想。
抛出1、2个常规问题后,终于问到了反思性的话题上。我问,“如果有一次重新转型的机会,会做哪些改变?”
他想了想,先是直接答道:“可以更大胆、更快一些。比如成立一个O2O公司,专门和线下对着干。”可他刚一说完,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也不行,这毕竟不是我的商业模式。”随后,又接着说道:“没什么要重来的,我也没什么后悔的。”
单是这几个简单的转折,他内心真实的矛盾感已可见一二。
记者PK数学老师,从来就是要打硬仗的
在较短时间内,和多位个性不同的管理者接触,他们表现出的个性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很多的对话也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和好未来联合创始人白云峰的第一次对话。
白老师谈话和思维的方式是独特的,非常具有理科生特点。让我不由得深深感叹,我从小数学学得差绝对是有原因的。
今年学而思培优和优能之间的“价格战”成为K12领域里非常受人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我想问这位镇守培优业务的要员是如何看待今年几方“价格战”的?
按照我的设想,不管是谈目前几方的市场格局,还是简单明了的说“价格战只是一种营销手段”都是很正常的回答。
显然,我还是too young too naïve了。
白云峰用近半个小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白式逻辑基本是这样的:1、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教育行业创新慢,进化慢(佐证:摩尔定律被发现后硬件技术行业的迅速飞跃,而教育行业从孔子到现在都用一样的形式);
2、“价格战”只是观点1的表症。具体原因是,2012年开始培训行业尤其是北京地区,课程同质化越来越大,势能差被填平(佐证:在此之前,学而思在北京从0到8万做起来并没有影响到其它公司的壮大);
3、分析观点2现象之下的不同,“价格战之下,机构之间的品控能力差别很大”(佐证:2万学生、5万学生、10万学生规模公司之间的金字塔分布);
4、前3点长铺垫完毕,终于开始说正事。学而思只有很少产品线尝试这种营销方式,拼的是品控能力,顺带把家长的需求分析了一遍,并将教育和餐饮团购做了对比。
在讲述以上的4点中,他随时要“举个例子”,然后扯得老远,在我估摸着他应该基本忘记我问了啥时,他又径直再把逻辑扯回来。
这种逻辑特点贯穿于他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里。这环环相扣,深刻又复杂,和期望的答案相关又不相关的混沌之感将原本记者都怀抱着的八卦之心浇个透心凉。
除了以上两位之外,还有很多个性鲜明,又十分有意思的人物。比如周成刚老师,见面刚寒暄完毕,就两手一摊,相当坦率地说道:“想知道什么,尽管问。”这配合度,绝对是杠杠滴…
历时近半年的准备过程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加之我又爱厚颜无耻的最大限度占用人时间,经常一天采访结束,两耳朵嗡嗡作响。但是,也正因为前期准备过程,让我们的新书里有了更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们亲历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