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往往是政策的风向标和指南针,2014年地方两会全面闭幕,代表们都提交了哪些教育相关的议案呢?

那些地方两会上关于教育的“中国好声音”

2014-05-03 20:59:58发布     来源:人民网     

        中高考改革

       上海:英语中高考分值绝不能降

       上海市政协委员吴玉华说,上海常住外籍人口超过17万,在全国排名第一。他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要提高全球国际竞争力,更要重视英语教育。英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相辅相成,不能相互对立,千万不要取消小学英语教学,否则上海将再培养不出优秀的外交人才。

       重庆:高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一中党委书记欧健说,英语所占比重太大了,统一考试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减少英语学科可以给中学生减负。欧健认为,把学生从学习英语的困局中解放出来,可以使他们学习更多的其他学科知识,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广东:将体育纳入高考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认为,体育高考可把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以运动竞赛为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优势,有效扭转青少年体质下滑局面又能以运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解决起到长效作用。

       浙江:个性发展取代分数至上

       “当美国学生做飞机研究的时候,我们最聪明的孩子在做题,当韩国在雪地里进行魔鬼训练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是做题,单一用分数评价学生,直接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浙江人大代表沈小玲认为,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

       教育公平

       陕西:出台政策吸引名师“下嫁”

       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认为,大学区制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环节,要充分考虑人性化。“比如让西安城区的教师交流到蓝田,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河北:杜绝掐尖招生保障教育公平

       河北省提案起草人杨慧敏她认为招生制度改革应该进一步深化。首先不给予小升初择校者优质高中的统招名额,公示和通报公立中学的择校生、民办中学的超计划招生以及跨学区和跨校的借读生,引导学生家长在学区和学校的选择上理性回归到正常渠道上来。

       甘肃: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

       甘肃省人大代表魏丽红提出,明确规定县域内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职达到一定年限(6年)必须交流,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城区教师职称晋升必须要有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通过强有力的措施鼓励和吸引广大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

       江苏: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

       江苏政协委员戚若予认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比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各阶段入学率、减轻民众教育负担等;二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公平,是指在基本实现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

       减负

       天津:别再让孩子拖着拉杆箱上学

       天津政协委员陈进梅在政协会议呼吁别再让孩子拖着拉杆箱上学。在学校层面,校长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减负"不能不要教学质量,应该标本兼治,有“减”有“加”,要减少重复性的机械训练,增加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艺术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

       辽宁:制定小学生减负“五年规划”

       辽宁省政协委员刘宇说,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还比较普遍。刘宇委员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起草《辽宁省小学生减负工作五年规划》,以规划推动减负工作的落实

       黑龙江:素质教育从不补课做起

       黑龙江人大代表何文辉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学校首先在观念上重视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同时,提高课堂质量,控制学生作业负担,禁止校内补课。
青少年成长。

      来源:人民网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