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总结的互联网精神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被所有的互联网/非互联网公司奉若经典,面对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该如何善用这七字诀?

培训机构,该如何理解雷军的互联网精神七字诀?

2014-05-01 11:05:05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茅非@能力天空  

        上个月,为了帮助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转型,我们特别组织了在线教育创业者沙龙杭州站,一共13位嘉宾分享,淘宝同学负责人裴滨峰阐述了他理解的《教育行业的互联网精神》。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云网校服务商的一线顾问,同样也是沙龙组委会的一名组织人员,我精选一些我单位与淘宝同学共鸣的,同时是传统培训机构可以切实落地的那些价值观进行发散。
 
        在30分钟的淘宝同学运营数据揭秘之后,裴滨峰说道: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培训转型互联网时的极致是啥?我觉的教育的内容一定是慢的,你要去积累很多东西;但是传播的手段,尤其是互联网上产品的发散一定要快,现代人群的消费习惯的变化也特别的快。

        你认同吗?在线下,培训机构与服务业无二,细节决定成败,这涵盖了从招生到售后的方方面面的精细化。而在互联网世界的理论下(各种XX为王理论),在线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在线学习产品的视觉逻辑与操作逻辑的感性体验,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最先接触的不是人,而是产品。在需要慢的时候,专注于内容的产品化,服务的产品化,细节决定成败就在于你内容的细节,用户体验的细节,甚至包括了你视觉营销的体验细节。当你越来越需要屏幕来与市场沟通的时候,那么这个细节能够建立多快多高的信任度,反而比线下的人来传达的细节更容易标准化。

        你可以将积累的东西或整合,或分别,整合成独具优势,分别后精品包装。演讲嘉宾认为快的是传播与发散,可李彦宏的快或者雷军的快,不止于此。那在线教育产品,比如一段视频,上传到我们的学习平台上,或者借助淘宝同学、百度、微博这些互联网工具去快速传播,也是仅限于此吗?我的经验里面,慢的内容已经积累很久了,那么产品化后,内容中的元素更新可以快些,内容的展现形式变的可以快些,内容的组合或拆分可以快些,内容的附加值新陈代谢可以快些……能力天空的老板经常说的那本书叫啥?《创新者的窘境》,哪个观点能够让他百讲不厌?那就是:创新不求完美,快速迭代至不断超越。这是不是符合传说中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多知网注:雷军总结的互联网精神七字诀)呢?是不是也是自然生发之道呢!
 
        亮眼的观点呼之欲出: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与分享。互联网精神决定互联网思维!教育本质是啥?传递好的内容、影响、唤醒灵魂。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啥?服务体系。

        虽然各种“我认为……”听听也都有道理,但您可能乱花渐欲迷人眼了。比如,我会钻下牛角尖认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不是服务体系,但服务体系却可以是培训的核心价值。您也有权创立自己的观点,听众自选!我曾经听有观察家说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提高效率,我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因为和所以。如果读者有更精准分析,欢迎加微信后分享。“我认为”或许就是互联网世界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快速体现吧。

       第三个值得分享的观点是:互联网的协作可以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共创,要让用户参与进来。淘宝同学会邀请一些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人士一起参与讨论,共创一个方案。

       (纳尼……互联网平等精神中的平等、与用户平等的平等,难道不是同一个平等吗?)邀请外界知名人士参与咨询越来普遍了。市场经济一般都讲供与需这二元角色的关系。用户(学员-求),参与产品(学校-供)的共创,不仅以人为本而且还高效。如今,技术强大到足以从二元角色中分离,成为独立的一个角色。比如,在共创这点上,我们单位也是一种商业性的三元协作:在线教育平台方案(技术提供方)主动参与到线下机构(技术需求方、教学服务提供方)转型的协作,目的是让在线教育方案融入线下教育方案,直至融合后的这唯一的方案的最终受众(教学服务需求方)。这个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线下机构的服务体系,而是三方同时都在变化以适应各自用户或需求的变化。从2006年起,我们就是这个变化的促进者与协调者,当然,有实力的线下机构可以自行组建在线教育团队,比如学大、比如新东方,这样三元又统一成二元了。

       比较而言,三元的优势在哪儿呢? 以能力天空为例,明显的一点是已经通过规模化和多年的积累,收集大量的产品需求,不断将功能更新到极致,开发新的功能并且根本停不下来;二是云计算的在线教育平台服务,使得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成本压力,按需付费,便宜又透明——口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为0——快,解放学校—专注内容,用户体验好—极致(如此匹配纯粹是为了证明成功学里面,生搬硬套是否也能让人觉的有(dui)道(bu)理(qi));最后一点,就是作为促进者,可以调动营销、管理、资本等等资源来提升线下服务的速度与质量,以践行我们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这就是传统协作在互联网思维的理论下,对于中小线下机构,相对更具有价值的商业形态。技术服务提供商参与共创时,考虑的是用户以及用户的用户两者的利益。

      淘宝同学将流量,引导至卖家,从战术上,推动在线教育营销的进程。而另外这家单位,将在线教育“工具型平台”引导至线下教育,融合更新服务体系,推动在线教育战略或品牌体系的进程。新东方、学大都在自我改变,那谁来推动和帮助中小机构呢?所以网络上有分析这家单位的文章都把俺们归错类了,只能说调研不够。全国仅此一家,服务机构数量2000以上(国内最多),这是不是另一种被市场认可的极致呢?
 
        第4个共鸣就是:请拥抱变化。用户习惯变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变了,传播方式变了!

        如果您是传统培训机构的校长,您现在阅读本文是通过什么工具?那么,您是否要重视下行业以及学生的互联网化呢?    

        我们要怎么变?淘宝同学十分用心的用互联网思维的四点来说:从以用户痛点为核心-专注,注重用户体验-极致,用好互联网传播路径-口碑,重新解构病传播课程内容体系-快。

        互联网思维大有成功学之势。我们可以看出,淘宝同学在他自己分析的四个点里,目前主要价值体现在传播路径这一个角色。各位校长,你的问题也可以从这样四个维度去思考。比如,转型的痛点是什么:

        1.没有在线教育的概念,怎么构建新的服务体系——口碑在哪儿啊?

        2.知道自己要怎样效果的在线产品吗——专注,口碑才有基础。

        3.不同平台的用户体验有何区别——极致也得有质量!

        4.在线教育产品或者体系怎么推向市场——如何快?

        再次随便匹配一下,这四个维度并非没有逻辑和因果关系,但很难区别或组合,也就意味着互联网思维也是如此,你中有我,和合共生。不同的问题,你可以有自己的互联网维度去分析。
 
       这个时候回到本文最初的那个演讲嘉宾设问却没有正面回答的问题:传统培训转型互联网的极致是啥? 我的回答思路是:用互联网思维分析出的4个痛点的解决方案所实现的效果就是了。用互联网思维提问,也就只有互联网思维回答才不会在概念和逻辑上又自添一把混乱。答案详解请各位自己补充成文了。

       本文作者:茅非@能力天空 个人微信:mfeduonline,公众微信:eduonline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