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hana,网名:4次元土鳖豆豆。一位在多贝上活跃的韩语老师。
个人小站地址:http://www.duobei.com/site/1553361581
豆豆老师2013年开始在多贝上讲课,半年的时间,目前已经月收入近万元。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豆豆的故事,因为每一个豆豆可以获得成功的细节背后的逻辑都值得思考,都对我们课程的设置和推广可以有所启发帮助。
第一阶段:免费内容的宣传与反馈
怎样的内容学生喜欢听?
怎样的讲课方式又受欢迎又不让自己别扭?
怎样的推广才有最好的效果?
谁来告诉我这些信息?!
这些是众多老师在做网络课程时的一大难题。
下面谈谈豆豆老师的例子。
豆豆老师是半路出家做老师的,这个点特别重要。因为在一开始,豆豆就是互联网化的,就是很深刻了解互联网用户喜欢什么内容的。
这个点是很多做传统教育的老师卡壳的地方。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豆豆讲课,听了2分钟我就被吸引了,当时豆豆在做自我介绍,豆豆说:“大家好,我叫土鳖豆豆,因为个子比较小,所以叫豆豆,但是大家经常叫我土豆憋憋…”一下子我在电脑那边就乐了。她讲话很有意思,我愿意继续听下去。
然后,做免费内容特别重要。免费内容投放到互联网上,有三个作用:
首先你的课程是否被大家喜欢,需要市场来反馈。你放上去,大家都来点赞、去转发,说明课程具备有料、有趣、有传播性这三个关键条件。如果你不确定哪种方式好,很简单,用不同风格去讲课,投放到市场去测试,最优的结果就是你的方式。
其次是免费内容是增加关注度的重要方法。内容足够好,并且在课件中放上老师的微博、多贝小组或者qq群的信息,会全天24小时有人来加你的关注。这些为未来收费打下了基础。
还是就是可以帮你测试积攒合适的渠道。互联网可以宣传的渠道和方式太多太多了,你要把合适的内容放到合适的地方去,才有可能得到垂直受众的关注。一个韩语的课程,你丢到学中医的圈子里去,是不好用的。怎么知道哪个渠道对于你的课程最好用?简单,拿免费内容测试呗。
通过免费内容的投放,你在赢得关注度的基础上,还完成了讲课风格内容和宣传渠道的测试。
看似一无所获,实则一石三鸟。
你想想,有了人,有了合适内容和展现方式,有了垂直有效的渠道,要赚钱,不过是铺设内容梯度和修改课程价钱而已。
而换个角度想,你有了这样的市场调研,后面的收费内容才能真正让付钱的学生有所收获。
第二阶段:收费课程上线
免费课程怎么向收费课程过渡?
那些收看过我免费课程的人都是我的收费目标么?
收费课程我又要怎么推广呢?
不少免费课程受欢迎的老师在开设收费课程时也往往会遇到这个瓶颈。
还是拿豆豆老师举例子。
因为豆豆老师的免费课程足够有意思,所以在各个渠道获得了很高的分享和转发。不到3个月时间,豆豆老师的关注度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光是1000人的QQ群就有了7个。
豆豆老师的免费课程讲的都是相对基础和娱乐化的内容,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认同豆豆的学习方法,所以希望和豆豆进行进阶的学习。于是,豆豆在和粉丝交流后,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开始录制收费课程。可以说收费课程是不适合推广宣传的,因为学习内容难度大了,对韩语零基础的人看不懂了,所以这些课程是针对认可豆豆讲课方式的、想深入学习的人而制作的课程。
然后像豆豆所说的,课程是一定要收费的,不收费她吃什么。各取所需就是。况且,一套发音课¥69块钱,这个比线下班去上课,时间更自由,价格更便宜,何况是大家都上过豆豆老师的免费课,对课程质量是放心的。而有了这样的学生,他会主动地将课程推荐给他身边适合的朋友。所以你发现了么?你的收费课程在免费课程的内容宣传基础上,已经自动开始了口碑宣传。
还有一个地方要说一下,豆豆的课程时间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半小时是人们学习精力可以集中的时间,如果我打开一个课程发现2个半小时,我可能马上就会关掉了。
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细节问题,但是这些细节非常的重要。
最后,下面这种图,把豆豆运营和宣传的整个过程可视化给大家看。
1.一定让内容有趣、有料
没料就没有价值,没有营养,内容的价值不会叠加,也不会沉淀。没趣就没有观赏性,在互联网中,10秒内你没有吸引人,你的页面就被用户关掉了。
2.一定从始至终都要得到用户的反馈
永远不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去猜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用各种方式和用户交流,得到关于内容质量,甚至收费课程他们需要讲什么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用户的问题,做的事情才有价值,才能收费。
3.一定给自己的宣传设置转化路径,把用户导入到社区里面去
费了很大力气准备的免费课,划不划算要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如果每天都有人去关注你,问你能不能跟你进阶的学习。那免费课就是非常非常划算的一件事了。况且,你要知道,免费课制作完成后,你不需要再付出精力了,而好处会不断的迎面而来。
这是从豆豆老师的例子里面展开来的思考,也希望各位老师在看完帖子后也谈谈自己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课程质量和受欢迎程度,也能帮助和你一样的老师解决问题。
文/张君(发布于公众账号elearning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