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地,中公教育开了场发布会,只为了对外宣告自身的最新定位:从“多品类职业教育机构”,到“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
这并不是中公第一次提到这个定位。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中公便将其定位进行了如上调整。而这次的发布会,中公显然更想告诉外界的是:带着新使命、新定位的中公正在“再出发”。
对当下的中公来说,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战略定位升级?
一方面,从中公的业务发展看,这家成立了25年的公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
中公成立于1999年,自2004年以来找到了通过考试培训、传授知识的方式寻求生存之道。但一直也在思考“考试培训这种方式到底有没有给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坦陈:“从1999年成立到2004年,我们需要活下来;从2004年到2010年,我们希望坚持活下来;从2010年到2020年,我们需要更好地活下来;2020年以来,我们发现活下来好难啊!过去这4年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虽然我们1999年到2004年也吃不上饭,但那个时候只是几个人的生存问题。现在我们是上万人的企业,这是我们面临的生存问题,它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确实压力山大。”
也恰是过去这4年,让李永新看清楚了企业发展最本质的问题:“作为一个企业,要永远回归商业的本质,不能追求虚的东西;作为一个企业,要永远把制度建设放在重中之重,要用制度管人管事;作为一个企业,要永远如履薄冰,要永远把困难和问题想在最前面;作为一个企业,永远要解决的是飘和不飘的问题,一飘就走下坡路,不飘就永远走上坡路。”
认清这些本质问题后,李永新表示,当中公再出发的时候,“特别希望围绕国家战略,围绕社会需求,围绕着工作的痛点,扎扎实实地在某一方面满足需求,创造价值,这是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从宏观环境来看,李永新判断,“综合就业服务趋势势不可挡”。支撑其判断的是:
其一,借助政策支持和城镇化、人口结构变化的契机,就业服务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
其二,由于供需错配和就业难度的增加,零散的就业服务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系统化、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是未来趋势。
其三,阶段性就业成为普遍现象,就业服务也不是一次性的生意,有机会为客户提供长期持续服务(再就业服务)。
其四,随着AI时代的到来,科技加速教育生产力提升,内容和工具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五,就业重心下沉,二三四线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就业选择的新方向。
基于此,中公要做的是为18-45周岁的群体提供成长+就业服务。
关于就业,李永新认为,当前的就业市场是1.0、2.0、3.0时代并存的情况。就业1.0时代是简历时代,集合招聘企业与应聘人才,低效地建立人才供需;就业2.0时代是网站时代,效率较高,但信息筛选有限;就业3.0时代是AI就业时代,通过算法匹配的方式,全面呈现求职个体的画像和企业的职位,实现精准匹配和推荐。
显然,中公要做的是第三种类型的就业,即通过AI的方式,把学员的学习、实践、信息推荐、就业推荐等需求嵌入全流程的服务中,把这些情况生动地展现在企业前,也把企业岗位的需求和感知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人和岗位充分匹配。
关于成长,中公将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让求职者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职前、职中、职后,通过系统化一体化的方式来提升,不是一个简单零碎的提升。“我们要挖掘一个人的潜力,以便其更好地符合专业职位的要求。这本来就是我们之前擅长的,未来我们也一定会把它干得更好。”
在明确了定位后,中公表示将会开展两个关键行动:
其一是搭建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网络。
中公将在原有的遍布30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的自营渠道网络的基础上,还要在3000多所高校、2800多个县区中布局轻资产网点,以建设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
其二是建设数字化AI+就业服务平台。
中公将结合全息维度人才测评、职业路径规划咨询、精准就业与岗位推荐、高效成长蓝图等方式,塑造学员的数据化形象和企业职位的数据化形象,最终实现供需匹配。
李永新还透露,2024年,中公的发展目标是“五新”:
一“新”:产业链升级,拥抱时代发展新机遇,深度布局就业服务全产业链,提供一体化就业服务产品;
二“新”:数字化升级,将智能化AI技术与业务场景高效结合,启动“AI+就业”应用变革,促进传统就业服务产业改造;
三“新”:渠道升级,启动新潜力网点,高质量拓展高校和县域市场,深度拓展下沉市场中直接用户就业服务需求;
四“新”:平台升级,强化全方位的产业平台服务,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步推动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五“新”:组织升级,推进核心人才储备计划,做强平台型组织建设,做深垂直领域额专业化建设。关于组织,李永新还表示:“中公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人才组织落后造成的。”
“我们的愿景是推动就业的全链条服务,成为全国就业服务的领航者。”李永新最后说道。(多知 徐晶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