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机构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今年初,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张捷曾抛出话题——“教育企业的未来是智能公司”。
当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品牌日渐重视科技研发,转型为科技公司、智能公司已成为新的趋势。
多知网将推出系列文章,讲述教育机构的时代变革。本文将讲述一起教育科技的技术进阶。
文|王上
8年前,一起教育科技从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环节切入教育市场。
8年后,这家公司早已不是只针对作业场景了,它正在以技术为支点,撬动“校内+校外”整个K12学习行为链条。
今年1月,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在年会上指出:“2019年校内校外两手都要抓,要做好校内,做大校外。”
这并不是一句慷慨激昂的空口号。
围绕“校内和校外”,一起教育科技正搭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产品生态——针对校内,有免费作业产品“一起小学、一起中学”,针对校外,有收费学科辅导产品“一起学网校”,以及家长学生共学平台“一起学”。
这是一条长线路径,背后需要技术去做底层构建。
对于技术,一起教育科技技术负责人杨康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提到:“我们重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老刘(刘畅)讲了‘ABC’三个层次,A是AI,B即Big Data,C是Content, 也就是我们会通过‘AI+数据+好的内容’去赋能学生和老师,让他们体验到更好的课程,体验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一起教育科技在赌一场属于自己独有的K12模式。
以科技打通校内和校外的闭环
形势在变。
去年年底以来,进校收紧,但一起教育科技不会放弃大本营,“做好校内,做大校外”是其2019年的战略目标。
实际上,一起教育科技早已开启“校内校外”两端的布局,在整个教育链条中,“学校+家庭+社会”是三个圈,而这家公司试图通过连接三者真正影响学生。
一起教育科技正将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教育角色串联起来:学生和老师在校内使用“一起小学、一起中学”,学生在校外使用“一起学网校”,学生回到家后可以和家长共同在“一起学”进行巩固。这是一条完整的学习链条。
基于这样的产品思路,一起学网校采用的是本地化招生和本地化教学。
杨康告诉多知网:“本地化的考虑其一是,同班同学距离感更小一点,互动性更强;其二是,可以更针对性根据班级原来的教学情况去匹配网校的课程,并更针对性地去讲题。”
一起学网校同样采用“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模式,强调大班授课,小班服务。
当前,一起学网校主要针对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还在继续丰富学科。对于素质教育的学科,如科学和编程等,一起学网校会引入第三方机构。
而作为起家的科目,英语是一起教育科技最为熟悉的。针对英语,研发了创新性产品——AI少儿口语产品薯条英语和一款AI伪直播产品。前者针对C端,后者针对公立校。
可以看出,一起教育科技所有的产品都围绕“校内+校外”做加减法。
校外产品并不是冷启动,尤其是前四五年,一起教育科技从校园起步,一步一脚印地积累数据,从小学到中学,从英语到全科,大批用户在这段时间内留存下来,形成一起教育科技的流量池。
“沉淀更好的技术,沉淀更好的数据,呈现更好的内容。”这是刘畅常常对技术团队所强调的。
截至2019年5月,已经积累了7900万用户,这被一起教育科技看为是未来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重要的是,随着科技不断深入,尤其是AI技术趋于成熟,一起教育用科技打通 “校内+校外”闭环的可行性提高。
“智取未来”,AI开始当道
2018年是一起教育科技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其官方总结为“智取未来”。
这一年,为大众所熟知的“一起作业”更名为一起教育科技,正式打开技术升维的路线。
同年11月初,在奇虎360工作了13年的No.59号员工杨康选择加入一起教育科技,他逐步尝试AI在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
杨康认为,AI方面的工作分成两种,一种是AI助教,一种是AI老师。前者更多是帮助老师、帮助家长做辅助教学的工作,后者则可能是担任主讲老师的工作。
在杨康看来,在当前这个阶段,AI老师一定不如真人老师效果好,因此,一起教育科技更偏重在AI助教上,但AI老师也会尝试。
基于更好地辅助学校,一起教育科技的AI技术已经在全方位铺开:
针对英语学科,通过语音识别解决英语口语打分的自动评测问题;
针对数学学科,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解决各个学科学生练习册的自动批改;
针对语文学科,通过自然语言技术解决作文批改问题;
此外,将大数据和AI结合,解决学生做错题后的错因分析和诊断问题,并通过自适应学习技术,解决学生个性化练习需求。
目前,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正在打磨的有薯条英语和AI伪直播产品。
薯条英语定位于校外C端,以录播课的形式让孩子练习口语,也是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轻课产品,类似于英语流利说,只是针对的是K12阶段。
相对于其他AI英语产品而言,薯条英语加重了视频比例,且有视频点评。
视频点评即学生学习发音后,当天家长就能收到一个视频的片段,这个视频片段其实是系统合成的,里面既包含学生上课的片段,也包含英语学习水平的定级。
也就是说,视频点评即视频形式的学习报告,它像抖音类的小视频一样精短,仅几十秒或一两分钟。
之所以要加入视频点评,杨康解释:“一是让孩子学习口语的过程可视化,增强家长的信任感;二是视频点评就是课堂的精华,不像视频回放那么冗长,会节省家长的时间。”
(一起教育科技语音评测体系)
正在研发的AI伪直播产品则聚焦于校内,定位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也就是针对学生在学校上课前和下课后使用。
一起教育科技的AI伪直播产品采用的是一对四的AI小班课,四个学生是在线上双向视频直连,AI老师是录播的。但在这样的场景下,老师和学生有很多交互,比如有竞答环节,老师也能点名表扬,会给学生一种直播的逼真感,而这些其实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当前,AI伪直播产品正在小范围测试阶段。
总体而言,薯条英语和AI伪直播产品背后均运用了一起教育科技自研的AI口语评测引擎,打分过程主要评估学生语音的完整度、流利度。同时,在流利度本身中也会遇到一些细节性问题,比如流利英语发音会考察韵律、重音、语速等。
未来,技术在不同的品类之间融合将成为可能,如视频点评功能未来有望应用在网校和其他产品中。
大量的数据是一起教育科技的核心竞争壁垒所在,杨康透露,一起教育科技每天超过将近2亿次的调用请求,有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语料,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做标注,因此,引擎打分精准度在第一梯队水平。
在AI的贯穿下,所有产品都成为一起教育科技“校内+校外”场景下的组合拳,在杨康看来:“我们可以说是唯一能完整地将校内校外学情跟踪下来的在线教育公司,因而能因地制宜地去给学生推荐不同的内容。”
AI背后的人才体系
在互联网教育公司,AI都成了武器,如何在惨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人才必不可少。
当前,一起教育科技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技术团队。公司员工2000余人,500人为技术团队,仅AI团队就有约50-60人。
一起教育公司采用“技术中台”的架构,中台包括AI团队、大数据团队、内容团队和教研团队。
“技术中台”的组织架构始于阿里巴巴,当前很多大型科技驱动的公司如好未来等均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
杨康对多知网解释:“中台”的技术架构适用于多条业务线的公司,利于各个部门去配合,利于创新。
“如果业务线多元的情况下,把技术团队放在业务里面会造成资源浪费,比如公司有五个业务,如果分五个技术团队,容易重复造轮子,一项技术有可能A部门人做了,B部门人也做了,很难去复用,因此,很多多元业务线的公司会设置技术中台。”
在一起教育科技,“技术中台”包含算法师、工程师、运维、测试以及教研。
教研设立在技术中台之内是因为教研懂内容,能把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比如AI口语评测引擎,工程师可能没有办法对发音做人工评测,而教研能第一时间做评测。
也就是说,评估发音准确度需要机器打分跟人工打分要去对比,一起教育科技内部会有相应的技术指标,如GOP (Goodness of Pronunciation) 算法,通俗来讲就是,教研专家打的分数跟系统引擎打的分数越趋同,发音就越准确。
只有前期去做这样的一个测试,才能去做迭代提高。因此,技术中台的设立使得产品进展效率更高。
(“中台”架构下员工配合度更佳,提升效率)
在杨康来到一起教育科技之前,公司的技术中台已经有一定规模,来后主要是一方面加强AI和大数据的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和研发效率等;另一方面加强中台跟各个业务线的配合,进一步把一些能力提炼出来。
杨康判断,未来,教育公司尤其是在线教育公司还是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来的,因为:
一,消费互联网的增长并不像之前那么明显了,未来偏产业互联网方向是大趋势;
二,互联网在教育的渗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线化教育行业的,用产品技术来提升效果能覆盖更多的用户。
从公司而言,去年,为邀请杨康加入一起教育科技,刘畅与杨康深度交流了三次,杨康被这家长期有耐心的教育科技公司所打动。
走到这一天不容易,一起教育科技曾经历“生死边缘”。但刘畅说:“不把最后一颗子弹打光,我自己绝不会下战场。”
在2012年年底,“一起作业”用户近100万时,服务器却因此整整宕机8天。刘畅在公司内部邮件提及这次宕机事件时无限感慨:“我相信所有人和我一样绝望,那8个夜晚,我几乎每夜都失眠。”
令人欣慰的是,第9天网站重新恢复后,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居然有几十个老师瞬间就刷进来布置作业。刘畅打电话咨询,老师哀怨地回答:“我天天刷,天天刷,刷到第9天终于打开了。”
这个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加入一起教育科技的人“抱有初心,永不言弃”,也令团队更加重视打磨产品和技术。
杨康认为,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当前在线教育公司受到了年轻人欢迎,“去年,刘畅在哈佛做了一个小规模的演讲,结束后,很多学生围上来问能不能加入这个企业。现在,我们AI团队有很多是留学回来的。 ”
而这家企业除了对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选拔人才时还有一条特别的标准:“如果觉得教育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那不一定能够特别适合我们。”
未来去哪儿?
未来,一起教育科技仍然围绕“校内+校外”的组合拳死磕。
从互联网跨入到教育领域后,杨康深刻体会到了教育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不同:
一、消费互联网的链条很短,产品上线后几乎就结束了;教育行业的链条很长,尤其K12阶段,因为K12的消费主体和学习主体分离。
二、教育行业效果要后验,比如一个人从来没用过抖音,可能下载用了五分钟以后就能决定明天要不要继续用,但是教育不一样,听几分钟课程明天有没有效果是不知道的。
三、教育行业学生的学习问题不只是产品的问题,还包含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场景等。
这就决定了教育企业在战略上提前制定好方向,在产品上要足够好。
在方向上,一起教育科技会坚持聚焦在“校内和校外”两端,杨康提到,“这将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从技术角度而言,一起教育科技的着力点仍然是AI的应用场景,包括AI助教和在AI老师,主要是辅助老师。
AI助教方面,尽可能去解决学校老师的一些痛点,更流畅地解决老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口语打分的问题;此外,AI助教会帮助网校的辅导老师去提升效率,包括答疑、批改作业和常规提醒等。
在AI老师方面,主要是应用在付费产品上,会逐渐尝试,目前这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过程。
根据杨康的设想,等到技术非常成熟之时,可以做To B业务,为其他机构输出技术能力,这块还比较早期。
眼下,To C的战场硝烟弥漫,尤其是网校赛道风起云涌,除了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之外,猿辅导、作业帮一课和跟谁学旗下的高途课堂等都在发力。
显然,一起学网校是一起教育科技正在重点发力的业务之一,“同班同学都在学”的模式给这个赛道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多知网 王上)
系列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