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果壳网推出教育O2O平台“在行”,用户通过在线预约,与行业专家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在行为每一个有专业技能或具有某方面资深经验的人提供了经验分享平台,如同打车软件为有车一族提供了做专车司机的机会。本文为投稿,作者从产品评价体系、定价方式和市场前景解读"在行"三大痛点。
以下为文章全文:
“What’s mine is yours”, 共享经济主张把社会闲置资源通过租借、交换等方式重新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交通上,它是专车服务,变革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如果共享的资源从有形的汽车变成无形知识,会是什么样呢?果壳网孵化的“在行”,就是一个希望用共享经济理念改善知识服务效率的产品。它是一个O2O+C2C的经验交谈平台,当你遇到个性化问题想得到专业意见的时候,(比如,初创企业如何利用社交网络做营销?) 可以在平台上寻找匹配的行家,交付一点费用,获得一对一见面交谈机会,让行家为你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匹配“行家”和“学员”:让陌生人碰撞火花
“在行”把在某一领域有经验的“行家”和希望在某一领域得到发展的“学员”进行匹配。如果我们简单的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成买卖关系,那么交易的物品就是“知识”。这里的知识是广义上的,它既包括某一领域具体的专业技能或特殊经验,也包括处理问题的方法论。然而,“行家”和“学员”交换的又不仅仅是知识,两个陌生人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我们分别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行家”和“学员”的预期受益。对于“行家”而言,是金钱(Money)、名声(Reputation)和社交人脉(Network)。“行家”出售自己的时间为“学员”提供知识服务,得到金钱上的回报。除了物质上的回报,“行家”也希望打造个人品牌,建立自己的业界名声。同时,和“学员”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交流、积累人脉和发现潜在合作伙伴的过程。对于“学员”而言,是知识(Knowledge)、经验(Experience)和社交人脉(Network)。“学员”希望从“行家”那里获取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可以是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启发式的灵感。但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这也是拓展人脉的好方式。试想,一个某领域的“小白”能够和该领域的“行家”面对面交流,本身就是一场美妙的体验。
有人把“在行”称作一场重构陌生人关系的社会学实验。那么这场带着善意的实验到底靠不靠谱?我们从产品评价体系、定价方式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来解读它的三大痛点。
评价之殇:清一色好评为哪般?
“获取经验”和“社交体验”构成了“学员”对一场知识交易的预期。那么,当“学员”在对服务进行评价时,他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次交易是否达到他的预期呢?我们先把场景换成专车服务,车技好又不绕路的Uber司机,按时把你从出发地载到目的地,你给他的服务打五颗星。如果这个Uber司机颜值高又健谈,你们一路聊得很愉快,你觉得美好的社交体验为这次旅途锦上添花,再加一颗星。然而,如果这个Uber司机车技差又不认路,害你赶不上一场重要的面试,除非这位Uber司机颜值赛过金城武,否则这次旅途是很难有任何美好可言了。对于Uber这类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服务,用户可以用几个简单有共识的标准对服务本身进行评价,社交体验算是附加惊喜。
然而对于“在行”这类提供“个性化产品”的知识社交类服务,用户评价是一件令人为难的事。首先,对于“获取经验”这个预期的评价是由匹配程度和互动结果共同决定的。一个在某一领域很出众的“行家”,如果与你想要“获得的经验”并不那么匹配的时候,他的“出众”将难以转换成你想收获的“经验”。你约见一个和你很“匹配”的“行家”,但在约见之前你并没有做足功课挖掘自己的问题,在约见时你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于是你并未获得预期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评价这次约见的体验呢?
其次,“社交体验”对于“在行”的用户来说,不像Uber是附加的惊喜,而是重要的构成。比如你约见了一个“行家”,交谈过程中发现他并不能为你提供想要的经验,但双方却因其他共同的兴趣而很聊得来。和一个“行家”成为朋友的体验,是不是比单纯在一次交谈中“获取经验”来得更美妙呢?
哪怕你既没有“获得经验”也没有“享受社交”,你是不是就会给“行家”一个差评呢?显然不会,毕竟“行家”们大多在特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大多数“学员”还是想跟他们维持一个不错的关系。
因此,现阶段对于“在行”所提供的服务评价还是很片面的,我们很难从清一色的好评中判定服务的体验究竟如何。未来,“在行”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
定价之难: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虽然物质收入只是行家们预期收益中的一部分,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对“行家”付出的时间和分享的知识的一种衡量。但是,你无法像坐专车一样,依据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之间的距离,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来计算价格。
现阶段,“在行”定价方式的主动权在“行家”手中,约见一次(1到2小时)的价格从100到1000元不等。为自己的服务“标价”是很主观的过程,“行家”在标价的过程中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在该领域的硬件背景,但是一个硬件背景得100分的“行家”就该比一个硬件背景得80分的“行家”标价更高吗?当然不是。我们把场景换成专车服务,你愿意为名牌轿车付更多的价钱,因为它与乘车体验的舒适度和心里满足感高度相关。但在“在行”,“行家”的硬件背景并不一定与他所提供的服务质量高度相关,“行家”与“学员”的匹配程度和“行家”对约见的重视程度都对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这里标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是“行家和学员”的匹配程度以及“行家”的付出程度。
我们来看两个比较极端的定价方式。一边,是将时间视为等价。“技能银行”是一个知识分享技能交换的社交网站。 “技能银行”创造了“课币”这个新的货币单位。每个人都可以用“线上发布课程,线下一对一面授教课”的方式去赚取“课币”。然后就可以用自己挣来的“课币”去学习平台上任何一堂别人开设的课程。在“技能银行”中不存在定价问题,因为付出的时间就是衡量的标准,每个人的时间都被赋予相同价值。另一边,是让“用户”来为时间竞价。“时间拍卖”的平台上,用户通过竞价的方式购买名人的时间,与他们见面交谈。“时间拍卖”相信,愿意付价(willingness to pay)最高的人,就是最需要的人。
当然,这两种方式只是为如何定价提供一些有趣的视角。未来,“在行”需要探索一个能够权衡“行家”与“学员”期望与体验的定价方式。
市场前景:使用频次or用户规模?
扩大市场,其实就是一个扩大用户规模和增加用户使用频次的问题。
我们先看频次。一般共识是,O2O是一个高频打低频的模式。Uber为什么成功?因为打车是每个都市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发生频次高。“在行”提供的经验类分享服务属于低频行业,一般来说,同一对“行家”和“学员”的约见次数是比较少的。如果把C2C的共享知识产品按学习的系统性/时间的付出程度由弱到强从左到右在光谱中排列,百度知道、知乎这样的问答类平台在左边,“在行”位于中间,“多贝网”这类在线教育平台位于右边。如果同一对“行家”和“学员”约定定期见面,那么“行家”提供的服务将不仅仅只是经验分享,而是更系统的课程。那么,“在行”在产品分类中将从中间光谱向右移动。
我们再看用户规模。从地域上看,“在行”最早从“北京”开始,逐渐扩展到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从用户群体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学生、年轻白领和创业者。当然,这也与线上“行家”提供的知识领域有关。现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创业、产品和职业规划。想要扩大用户规模,“在行”面临的是一个市场培育的问题。滴滴打车通过大量补贴的方式让司机和乘客通过打车软件来打车。而“在行”需要培育的市场是:让人们通过付费,约见陌生人,从他们那里获得想要的知识经验。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二三线城市,对于思想相对保守的人而言,如何进行市场培育?如何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感?
这样看起来,做知识领域的专车司机似乎并不如想象中容易:有辆车、会开车再装个APP,就能上路了吗?
(本文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公共政策研究生,关注教育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