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9月11日消息,LILY英语,一家有18年历史的少儿英语机构,曾经以“没有市场部”在业界闻名。不急于扩张、线下零投放、纯靠口碑驱动……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LILY英语显得有些另类。近日,多知网专访了LILY英语创始人武海云,听她讲述这18年来LILY英语 “感性”的发展过程。
感性的教学:创造英语使用环境
武海云,北京人,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公立学校任教,1997年离职创办自己的英语培训机构。
彼时,英语还没有成为和语文、数学并列的主科,市场上也没有成熟的英语连锁机构,连剑桥少儿英语都是刚刚进入中国。武海云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发了一套“感性”英语的教学产品,它的核心就是,不以语法、词汇等传统教学模式教孩子学英语,而是以大量的听原版故事、看原版电影和动画片、模仿说口语……等较随意、快乐的方式,让孩子融入英语的氛围中,慢慢掌握英语。Lily老师为她的机构命名为“Lily快乐英语”。
Lily快乐英语以武海云自己辅导的学生为主,这些孩子7岁的时候,武海云发现,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听懂英文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等故事,这样的教学效果令她十分吃惊。后来,经过对教学效果和教材的反复打磨,LILY英语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听956个故事、看68部英文原版电影、说1700小时的口语、读45部英文原版小说,学以致用”的课程。
武海云笑称,自己的英语教学是“反理性”的,在她看来,市面上按照语法、词汇、听力等不同科目,以背诵、做习题、考试等方式学习英语,没有给孩子一个融入英语思维,拥有英语潜意识的过程,导致孩子掌握了词汇和语法,却不能流利的使用英语。她认定自己的课程产品,主要为了建立孩子的英语思维和潜意识,但并不直接对接应试教育。所以,在以应试教育为唯一准绳的地区:即一线城市以外,LILY英语的市场空间有限。
武海云觉得,今年国家出台的英语中高考改革,对LILY英语是一种利好。她认为,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如今人人必备的一项技能,英语在应试教育中的权重下降,将使家长不再将少儿英语培训直接与考试这样的短期成就挂钩,而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着重提升孩子的英语能力。
至于近年来在市场上颇为流行的学科英语的概念,武海云并不太认可,她认为,英语学习一定要遵循语言规律,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孩子而言,在学习学科知识之前,首先要打好语言基础。
感性的市场与运营:14年没有市场部
谈及市场和运营,以及利用资本的力量异地扩张和规模化,武海云表示,LILY英语在这方面同样是感性的,她并不急于这样做。LILY英语创业18年,只在北京开设了18个校区。
在2010年之前,LILY连续数年都稳定在每年培训5000人次。而且,在2010年之前, LILY英语多年以来一直靠口碑招生,没有设市场部,没有进行过市场投放;LILY英语并未追随全行业的标准,进行奢华的教室装修、增加服务人员。武海云老师认为,教室有白墙和课桌椅就足够了,除教学之外的服务除了提高学费增加家长负担之外没有太大价值。
有家长回忆,2010年之前,在工作日打通LILY英语的招生电话,会有录音提示,此时段非工作时段。显然,由于不愁生源,对于各家教育机构挖空心思做的“维护客户”这件事情,LILY英语没有投入太多。
到了2010年中,LILY英语突然感觉到招生比往年困难,实际上,那一年有众多少儿英语机构进入了市场,市场供给增加了好几倍。自此,LILY英语增设了市场部,LILY英语才开始做当时整个少儿英语行业都做的市场推广:印传单做地推,举办市场活动,网络推广等等……在一定量的市场投放之后,当年招生人数仍然超过了5000人次。
后来,武海云觉得,自己的机构定位高端人群,发传单地推的市场推广方式拉低了品牌格调,于是市场部在2014年进行调整,LILY英语的所有市场推广统一由“信息部”负责:减少地面推广,转向网络推广。
感性的两次更名
在LILY英语的“感性”教学体系形成之初,武海云去广播电台做节目,广播电台一个主持人问她,您的教学方法不就是着重培养英语思维吗?为什么不改名叫思维英语?她觉得很有道理,于是2002年,Lily快乐英语,更名为Lily思维英语,直到2013年。
2013年,武海云觉得,市面上的少儿英语机构的增长速度太快,而且,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slogan:“全景英语”、“学科英语”、“概念英语”,还有各式各样的“思维英语”……Lily思维英语,这个最初让LILY英语在用户中形成口碑和区分度的品牌,反而开始缺乏辨识度,甚至有家长反映,看到思维英语,就以为是LILY英语而去报了名。
在这种情况下,武海云决定第二次改名,直接叫“LILY英语”,她认为,直接以LILY英语号召市场,简洁清晰,能够和后进的其他“思维英语”保持区别,能够提升品牌辨识度。(多知网 王雨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