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贝网:从网络学校,到“地产开发商”

2014-05-08 13:31:52发布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鹏   0条评论

  在多贝公开课网站上,陈广涛将自己的爱好和研究向社会公开,与学生们一同分享。

  这里有一群喜欢学习的人和有趣的老师,学习者都是“上进的平凡青年”,老师也并非都是一板一眼的学者。多贝网创建近3年,陈广涛所建设的盈利模式与传统的卖课程、卖广告不同。他更像是一个在线教育行业里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团队开发出虚拟教室,供老师、学生在这里上课。

  教育遇到互联网,需要“润滑剂”

  28岁时,陈广涛从惠普辞职,准备自己“单干”。涉足在线教育行业,是一种纯商业行为。在前期的市场分析中陈广涛看到,线下的培训市场,近六成的收入用于房屋租赁和招生营销,且招生受到地域限制。“超过5公里,学生就会选取另外的培训地点,相对应的招生广告就是资源浪费。如果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这就是市场空间所在。”于是,陈广涛带着3个全职员工、2名实习生,租下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公寓的一套两居室,创办了“醍醐网”。

  醍醐网搭建一个平台,借助互联网招收学生、从海外聘请外教、师生之间借助陈广涛团队研发的在线教学系统和虚拟教室开展活动。

  “编教材、写课件、安排老师、招生、发广告、定考核、培训,全是我们几个人做,这是线下教育机构不可想象的。”回忆起创业初的苦日子,陈广涛说:“困难每天都要面对,资金紧张,我自己在地铁发过传单,腰都要累断了。一份传单多少钱、需要雇多少人、一个小时能发多少我都非常了解。”

  当教育遇到互联网会怎样?答案是反复出现的摩擦。对此,陈广涛感悟深刻,“从事传统教育的人,永远觉得技术很简单。他们会质疑工程师,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开发这么久?互联网出身的人懂技术,认为技术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觉得,搭建一套非常牛的系统,只要把人放在里面学习就可以了,却忽略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情,个性化才是教育的本质之一。”陈广涛就是团队“润滑剂”,团队成员出于对陈广涛的信任,才一起渡过了痛苦的磨合期。

  从“网络学校校长”到“房地产开发商”

  一年半后,醍醐网开始盈利。最多的时候网站有一两百学生,每个月几十万元收入,团队开始考虑扩大规模。陈广涛坦言,那时候都不知道有“融资”一说,他带着醍醐网和虚拟教室技术四处碰壁。

  最终,陈广涛为他的醍醐网选择转型—突出互联网的思维,把虚拟教室技术用于服务—这就是多贝公开课的雏形。“醍醐网是建房子给自己开学校,现在我成了开发商,建房子给别人开学校。”

  多贝网目前包含两部分业务。一是多贝公开课,面向个体开放,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老师,在线讲授自己擅长、有趣的课程。至于课程是否收费,完全由授课教师说了算。而学生也能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公开课的用户可达1000多万。

  2014年,针对企业开发的多贝网校通业务正式上线。此业务为学而思、前程无忧、华图、金山等培训机构和企业提供定制版虚拟教室,帮助他们定制独立运营的网校,陈广涛向企业收取设计费用和“购置房产费”。而今,网校通的注册企业已经达到三四百家,每天在这里付费上课的学员有上千人。

  互联网最先可能改变“长尾”市场

  纵观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真正与体制内传统教育合作,解决传统教育问题的企业数量很少。陈广涛很感慨,他说,在美国,掀起在线教育风潮的是所谓体制内的传统教育,创新发动者是高校本身。因为高等教育有这一需求,而创业公司却都只是围绕大学需求制作产品。专攻虚拟化教室技术的Echo360,大规模学习系统Knewton,二手教材在线交易平台Chegg等等,非学历教育的在线课堂反而很少。

  陈广涛说,线上教育的未来在服务,而非传统的内容提供商。现有的教育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体制内的学历教育,从小学、初中到研究生、博士;二是围绕应试的非体制教育,如奥数、英语、出国留学培训等,这种需求养活了很多线下教育机构;第三类是教育的长尾市场,如摄影、心理技能、职业技巧等内容,目前线下很少有这样的培训班。他说,互联网最先可能会改变的部分,应该是长尾这一块儿。

  在其他在线教育企业急着扩张领土跑马圈地之时,陈广涛反而沉下心来反思教育的本质。最初是以做生意的心态从事在线教育,时间长了,人们思想中的深层诉求打动了陈广涛。“教育是个性化的,老师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的初心就是让每个人变得与众不同。”下一步,陈广涛准备着手“清理”自己的地盘:明确自己的定位,筛选出优质内容的课程提供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