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对学生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即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三科,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这三科成绩以等级呈现,一般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为A、B、C、D、E。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人才需求决定K12教育方向
对于以学生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规定与之前高考相比虽然有跨越式的变化,但在2012年发布的教育“十二五”规划来看,2015年即将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现在制定以综合成绩等级作为高招依据也是落实十二五教育规划之举,特别是在十二五教育规划中特别提到:“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
而现在占据主流的单科目标教学、分层次目标教学以及三维目标教学都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逐年增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和兴起的如达内、好学等职业教育也反证了我们当前教育体系的低效,不能向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正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才推动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
其实,在教育部发布高考改革之前,北京市11月中旬公布的《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在教学目标评测方面明确规定不能以统测分数为依据,而是选择综合性主题,整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采用观察、实验、制作、参观、调查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依托CMIS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参加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和反馈。
从以上公开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将不再以考试分数(更多是记忆技能)为唯一目标,是要让学生从学习中解放出来,去学习自己更多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作为老师无论教学能力有多么强大,都不可能记录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数据进行评估,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持,这正是K12在线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技术重新定义多目标教学
当前的教育场景下,我们熟知的分层次目标教学即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虽然没有人明确提出多目标教学这个名词,但当前我们的教学设计正是按照多目标教学来进行。(即知识、技能和情感)
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这些教学目标,可最终都是在围绕分数在展开,分层次目标教学正是以最大化的程度让所有学生所有科目都考得一个好分数,此时的学习就是各个科目的成绩都是“最优化”,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导致学生厌学。电视剧《绝命毒师》杰西·平克曼兄弟的故事正是展示当前教育的失败。剧中的杰西·平克曼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以牺牲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老师指定的科目获得奖牌,而自己的兴趣——做小木匣子,无论做得多么完美都不能成为“优等生”,最后厌学成为坏小子。同样教育环境下,杰西·平克曼的悲剧又一次在弟弟身上重现,虽然他弟弟达到各种学习要求以获得更多奖牌,但其内心却无比厌烦。
正是基于当前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目标教学则是记录下学生的所有数据,综合性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执行详见拙作《K12在线教育突破之系统的学习报告》)这么做的好处则是鼓励人们根据兴趣进行多领域学习,只要基础课程保证及格,其他任何课程、领域的学习都会被计入总成绩,不仅有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扩大了教育的范畴和内涵。
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对教育的一种解放,如同互联网在零售业应用中使一个“店面”有更多机会面向更多顾客,扩大人类的交易范围。同样,在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和内容也在无限延展。在遵守法律、道德的前提下,一个人只要能完成自己兴趣领域目标的学习,都能视为接受教育。这样才能给人更多机会,才有知识具有更多“复合”的可能。
K12阶段作为人类学习的黄金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目标教学才能让学生有知识复合的可能,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正是在线教育的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