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发展,经过几番投资热我们却还在努力寻找盈利模式和突破口,对于在线教育的执行障碍,我们一些人想当然地把问题归咎于学生,尤其K12阶段的在线教育,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K12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完成在线学习”,按照现有师生互动理论来看,这是一种很“坚固的现实”,可是我们考虑到互联网对人与人的互动沟通所做的改变,会发现这不过是掌握话语权的“数字移民”的自我辩解,实际上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已经具备利用互联网学习能力,只是我们的教师和教育方式没有做好准备而已,所以,要将K12在线教育顺利进行,就需要对教师、教育方式进行一次革命性的改造。
数字移民与数字原住民
在谈革命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这两个概念,目前较为公认的是著名学习软件设计家Marc Prensky于2001年发布的论文《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中提出。“数字原住民”(又称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指和高科技一起诞生、学习生活、长大成人者;“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指因为出生较早,在面对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时,必须经历并不顺畅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数字技术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发展,无孔不入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浸染其中,每天看到的是闪烁的荧光屏,听到的是IM、SMS的滴滴声,敲击着形形色色的键盘,在电脑、电视、掌机前游戏,用E-mail、MSN、手机交流,他们生活在其中,这也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大到小,从里到外,广而深。“不同的体验造就不同的大脑结构。”拥有不同大脑结构的这一代就被称作“数字原生代”。而在这数码狂潮袭来之前就完成社会化的那一代就被称为“数字移民”。
在《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论文中,Marc Prensky考虑的主要是教育系统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突变,基于传统思想和内容的旧的教育系统已不再适合。”学校凸出的问题是“恰是移民在为原生代授业解惑。纵不是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算是鸡同鸭讲,跨种族的对话了。教者,大呼一代不如一代,摇头不止;习者,难忍沉闷缓慢呆板,委屈抱怨。”
【相关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维基百科:数字移民】
K12在线教育老师首先改变
Marc Prensky写于十几年前的论文,今天读起来仍旧振聋发聩,因为经过十几年的变化,作为数字移民的老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还是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向数字原住民进行知识传输,其教学效果不佳并不是学生不行,而是我们的教学没有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习惯。
对于老师的改变,之前笔者曾经设想先让老师通过在线的方式学习,只有用互联网来学习,才能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去教育学生,才能知道哪种网络互动方式效果更好。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从“自下而上”开始,完美结束却是“自上而下”,因此在今天看来,这不能再是设想了,而是马上要执行了,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抢占k12在线教育的先机。
除了教师的改变,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或互动方式要进行变革,现在的网络教学无论是MOOC还是清华大学推出的学堂在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仍旧是用PPT讲课,尤其录播视频的方式和几十年前的电视大学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把线下直接搬到线上而已,而要适合数字原生民的学习,正如Marc Prensky所建议:“教学方式更生动、直接、灵活、快速,强调互动、卷入,例如引入游戏的方式。”
不过,值得让我们高兴的是虽然中国的“数字原住民”比美国要晚了十几年,可在教育领域,大家的变革却几乎同步进行。即使我们没有开启这个数字学习的时代,却有很多机会去主导这个时代,互联网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但需要我们足够多的勇气!
大家对K12在线教育的讨论热烈而不乏真知灼见,这篇文章从老师、学生和互联网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抛砖引更多的玉!
发表评论